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青竹大哥

[先秦诸子] 《中庸》中的“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特邀龙在田先生赐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5 09: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小论下

《中庸》开篇里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又有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来,有个学者注(忘记是谁了)说,“庸者,用也”我觉得有道理。所以,我个人认为,中是本心的一种状态,庸是如何去体现这种状态,即“内圣外王”。

至于中庸的具体意旨,就是文中所说的五达道、三达德和九经。如何达到“中庸”呢,文中也用了慎独、忠恕和至诚尽性三个办法。而我看来,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对中庸思想最好的阐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1: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国学的哲学性其实很有探讨的空间;
我认为儒家的理性高度是诸子中较为高级、成熟的;
中庸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其中包含的哲学意味极为深厚;
但有一个与现代哲学语言接轨的问题;
如果仍然以传统的表述形式进行阐释,其结果将是又需要一个阐释的阐释;
而一种过于特殊的表述形式是无法进行世界性传达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