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故我在

[思想综合] 国学与国学复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8# 唐启正

唐先生客气了,谢谢鼓励。
在下感觉有必要把国学的气魄再扩展一些;
有了更远大的追求——也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目的——或许也有助于我们更恰当地对待传统经典。
请唐先生指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1: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27# 窗明几净
久违了,窗明几净先生好啊!

儒家克己的目的是复礼,或许有其思想禁锢的一面;
但“消耗”一说倒也颇有商榷之处;
我更倾向于把克己理解为对“内力”的某种方向性的调整。
人的天赋内力本身或许不是个“矢量”;
但理性却可以将其矢量化,对其进行方向性的规定。
克己的目标至少可以不是力的减弱乃至消除,而是为其确定运用的领域;
就力的有限性而言,这种集中化应该是一种增强,甚至是升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21: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27# 窗明几净  
久违了,窗明几净先生好啊!

儒家克己的目的是复礼,或许有其思想禁锢的一面;
但“消耗”一说倒也颇有商榷之处;
我更倾向于把克己理解为对“内力”的某种方向性的调整。
人的天赋内力本身或 ...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8 21:19

故兄好。

  我大致的看法是,力一旦经过调整,就有熵的产生,熵就是废物的程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启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8 21: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28# 唐启正  

唐先生客气了,谢谢鼓励。
在下感觉有必要把国学的气魄再扩展一些;
有了更远大的追求——也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目的——或许也有助于我们更恰当地对待传统经典。
请唐先生指教。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8 20:59

"中国知识分子真正的梦想是像老子和孔子那样站在人类时代文明的顶峰与各方圣贤把酒论道;
而决不是仅仅带着祖先的墨宝去炫耀数千年前曾经的荣耀;"

这是第一条道路,放下一切包袱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道路——

我数十万字的《雪泥鸿爪》,这你是知道的,早已开辟了第二条道路——就是迥别于独尊以来所有古籍解读的道路。

希望在复兴国学这两条道路上努力奋斗的同志们早日会师,共同创造国学的辉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2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孔子当初的“克己复礼”是对颜回说的,那么我们从颜回的一段话先来看看“克己”:
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克的就是这个:勇和辩。一将功成万古枯,这些社会精英无论主观上看如何,客观上已经给社会造成了灾难。就数数《战国策》里有多少战争是因为一个“贤主”或一个“说客”而引发的吧。

再来说说复礼。
在孔子之前的时代,礼几乎贯穿了全部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礼,孔子自己都没有去复,这些显然不会是孔子的目标,且看论语中的一段话: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可见,孔子主张的不是无原则的复一切礼,而是只复他认为值得复的那些礼,只能列举几项已知的:
祭祀之礼显然是其中之一,《论语》中多次提到,不祥述。
葬礼应该也是其中之一,比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及孔子观“季札葬子”,都是值得去复的礼。
婚礼也是其中之一,礼记中提到:
鲁哀公问孔子:“冕冠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答:“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程之主,君何谓已重乎?”

以及
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

战争之礼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就看看战争之礼为什么如此重要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0532287.html
春秋时的战争主要是争霸,宣示国威,并且春秋时期的战争几乎没有涉及到诈谋的运用(只有晋秦的崤之战和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国人利用了诈谋),那时候的人连打仗都讲究奥林匹克精神的。可到了春秋后期战国初,因为战争的性质已经变了,变成了主要以兼并为主的战争,那样伤害就会更大,所以各国都学会了利用诈谋击败敌人从而保存自己的实力。

考之春秋史实,春秋时期战争礼不仅确实存在,而且作为“国际战争法”为当时的作战双方所掌握和遵循。战争礼贯穿着战争的每一个阶段,起着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汉书·艺文志》著录《军礼司马法》155篇,至今仅存文5篇,绝大部分亡佚。然从现存5篇文章中,我们仍可窥见彼时的军礼(战争礼)。如书中《仁本》:“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衰怜伤病,是以明其义也;成鼓而列,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天子之义》说:“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古者逐奔不远。”“古者贤王明民之德,尽民之善。”类此等等当是《司马兵法》中出于“大夫追论古者”的部分。《司马法》保留了上古时代战时作战双方所应共同遵守的规则,即战争礼。它是我国现存兵书中反映商周、春秋以前军事思想、作战特点、军事制度实际情况最详实最充分的兵学典籍,可谓是早期战争观念、作战方式及其特征的历史缩影,使我们看到了三代战争的基本原则。正因为书中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军礼,所以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法》时将其出兵家而入礼家类。但是,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一系列巨大变革的重要时代。战争也相应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集中表现为战争规模的扩大、战争方式的变化和作战指导的进步。当时的一些战争指导者,开始较坚决地抛弃上古战争礼的束缚,已不再追求道德上的诚信,现实中的利益成为他们的唯一目的。加之时代的流逝,各国之间的宗族关系日益疏远,战争礼不再受重视了。春秋末期随着兼并战争的需要,常备军和职业军官先后出现,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消灭敌军敌国,以求占有他国的土地和人口。所以战争日趋激烈和残酷。由《孟子·离娄上》的记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一斑。于是,战争礼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人们所遗忘了。正如顾炎武所指出的:“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春秋中期以后战争的最大新特色还在于当时作战指导思想的根本性变化。这就是“诡诈”的战法原则在军事活动领域内的普遍流行,过去那种贵偏战而贱诈战,“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的堂堂阵战法遭到全面的否定,冲破了所谓“正道”的羁绊,成为斗力、斗勇、斗智的较量。对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里说:“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社会呼唤着新的兵法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用以更好的指导战争。《孙子兵法》应运而生。它明确提出了“兵者,诡道也”、“令半济而击之,利”、“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等新时期的战争精髓要义,是孙子对战争本质特征的深刻理解。与先前的《司马法》迥然不同,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时代鸿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17# 顾如
今天下午有点俗务,顾如的这个帖子又较长,没能仔细看,非常抱歉。
这个事例形象生动,兼且融汇墨家主旨于其中,受教了,谢谢顾如。

这是个大题目,容我消化消化,明天回复。
我想先说明一个前提,其实是13#的重复:
‘我是谁’‘你是谁’‘我们该怎么相处’与“我们应该怎么做”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
伦理学的“应该”并不考虑对象,甚至也不考虑实际的自己,而是针对于普遍的一般的“人”;
人应该怎么做只是由人自身的先天性质规定的,而不受制于他人的在场;
而人实际上能怎么做却几乎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受到前者的制约。


我借用顾如的创意,不妨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老子、孔夫子、墨子、商鞅、庄子这五位坐下来研究如何与这些首次谋面的外来者打交道;
这或许能够直观地看出不同伦理认知决定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孰先孰后或可一目了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34# 窗明几净

我对熵的理解与窗明几净先生略有不同。
熵原理的前提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没有方向性的力似乎更容易相互消解,以致于体系塌陷;
而如果受到体系外的某种规定性的调整而构成方向,则有可能形成对封闭体系的突破。

只是如何定位这个“封闭体系”,倒是物理学能否应用于伦理学之上的一个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2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方向性的力”、“熵”……这些概念混合在一起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物理学中没有“没有方向性的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竹先生批评的是。
我理解的非矢量的力是指一种数量众多的力的集合;
在这个集合中,由于各个力的方向处于随机状态,以致于就这个集合而言,力的方向性就消失了。
比如窗明几净先生所说的欲*望之力,它理论上可以指向任何方向,却因此反而失去了总体的方向。
至于“熵”也就在这些力的相互抵消中产生出来。

我对物理学所知有限,请二位批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22: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方向性的力”、“熵”……这些概念混合在一起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物理学中没有“没有方向性的力”~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1-8 22:19
您说得对,应当是“不考察它的方向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22: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窗明几净 于 2011-11-8 23:47 编辑

38# 故我在
正象青竹先生说得那样,这样的讨论很混乱,主要是我把讨论引上另外的话题,而这个话题是个“混乱的话题”。对“熵”的考察是应当有个“场论一样的范畴”,虽然在本帖中将“熵”借用在“意识的物理领域”。
  如此混乱的话题我之所以要抛出去,是想试着聊聊“国学”的“学”与“行”的关系。往一般里说:诸子时代各派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是怎么样的?它们发生了多大的作用。往前再说:所谓的“国学复兴”不与“行”结合能有多大实际意义?再往复杂里说:人的意识是如何通过“信息”与“物质世界”发生作用的?而“信息”在什么样的范畴之内属于“物质”什么范畴之内不属于“物质”呢?
  这样混乱的话题咱们放长线来聊吧,想聊的时候就聊。

  请朋友们沿着正题继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9 00: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唐启正

对上次老唐贴的文,俺是又佩服又惋惜。

你使用中学的语言系统化表达了儒教等主流中学观念。。而且表达得相当准确。。系统化也做得很好。。我似乎没见其他人能将主流中学观念系统化表达的。。

惋惜的是儒教害人,将你这样的大才陷进粪坑,空废了一辈子。由于你对主流中学的忠实继承,反而使你的东西从根子上就错了。你用毒猪肉做了一道外表光鲜的菜罢了。在贫乏的年代,毒猪肉或许也是很好的营养品。可是现在已经不是贫乏的年代,毒猪肉已经经不起学理的考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1# 故我在

故我在兄好,阅读先生帖子,由衷赞叹先生真明白人也。

国学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乎于我们自我的体现,而这是多角度评价的问题。经济、科技、军事、道德、民*主、法治、缺一而不可,而它们又是互为根基的,而且整体看来,只有更,没有最,自己不能评,他人心里知的问题。

经典的学问必须有所取舍,西学不能作为国学的对立面,舆*论开*放,实事求是,是必要的手段。
至于团体或个人的私心,经典的学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23 收起 理由
宁南山 + 3 只能加3两了
故我在 + 20 视野宽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0: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36# 雪狼

“克己”是儒家理论的一块基石,其伦理价值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具有世界水准的概念之一。
即便克己的目的就是复礼,而“复礼”就其时代性而言也是有相当的合理性。
况且,克己是一种源自伦理法则的道德工具;
在世界古典圣贤哪里有着广泛共识和应用。

儒家的这类达到极高甚至是至高理论价值的概念、原理还有一些;
当然其他传统国学中也多少有一些;
我以为,我们对传统国学的理解不妨把这一点作为一个考察的视角。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可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而多为鱼龙混杂,垃圾多矣、曲解多矣。所谓正统的儒家文化,在“家天下”的王朝时,可以为治。现在是何年?消极乎?颓废乎?自有公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44# 浑沌道长
道长视野开阔,所指广泛。

我把“国学复兴”的重心推向“中国思想成果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的复兴”,
其中暗示着对传统国学在“国学”整体概念中的某种定位;
这个说法或许会触犯一些正统学者的忌讳,
或许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请道长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1: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45# 故我在
“克己”有如“以堵治水”,不如疏导使之通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1: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己复礼”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出问题的是把他推向极端,变成了禁欲主义。如程朱理学般扬理抑情的行为,是偏离儒家根本的错误,把克己复礼推向极端则是违背中道的错误。

36# 雪狼  

“克己”是儒家理论的一块基石,其伦理价值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具有世界水准的概念之一。
即便克己的目的就是复礼,而“复礼”就其时代性而言也是有相当的合理性。
况且,克己是一种源自伦理法则的道德 ...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10 10:2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2: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49# 雪狼

克己的目标至少可以不是欲*望的减弱乃至消除,而是为其确定运用的领域;
就人类心灵力量的有限性而言,这种集中化应该是一种增强,甚至是升华。


这是我前面给窗明几净先生回帖的概要。
看来如果想达到雪狼先生所设想的“诸子百家的洁净版”,
则有必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区分;
比如干脆将朱子、二程等与先秦百家并立,自成一家,或许会给讨论剥离一些搅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46# 天山石

天山石先生所言极是。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终究有其时代局限;
想把儒学或其他古董全盘应用于今天的社会,是背离了起码常识的。
古董就是古董,它只应该具有古董的价值;
蔑视古董的价值固然是不理智的,它至少可以陶冶我们的心力;
但打算将其直接应用,则未免太不体恤古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应该剥离开,汉朝的儒术、宋明的理学偏离先秦儒家已经太多了。
克己的目标当然不是欲*望的减弱乃至消除,而是引导人正视自己的情感(欲*望)、理性,引导两者良性发展,当个人的情、理这两项内驱力与社会的公共行为准则相一致的时候,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49# 雪狼  

克己的目标至少可以不是欲*望的减弱乃至消除,而是为其确定运用的领域;
就人类心灵力量的有限性而言,这种集中化应该是一种增强,甚至是升华。

这是我前面给窗明几净先生回帖的概要。
看来如果 ...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10 12:4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3: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52楼的解释一样是扼杀人性的结果...与你所批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3: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就是内驱力一词..

现代只讲行为遵循准则...脑子是自由的..拜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6: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论自由,特别是脑子的自由,那是一个艰苦的话题;
与顾如讨论这样的话题就更加令人生畏了。
不过看到他把行为准则与思想自由几乎是对立起来,又感到实在是为他惋惜;
顾如要是有兴趣,我们倒是可以就此聊聊;
但必须遵守准则,并付银子20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启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10 16: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唐启正

惋惜的是儒教害人,将你这样的大才陷进粪坑,空废了一辈子。顾如 发表于 2011-11-9 00:48


谢谢顾如关注——
儒教只是我研究的一个小分支,墨家也是我研究的一个小分支,我的主攻目标是《老子》《庄子》。
祝我们携手共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16: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44# 浑沌道长  
道长视野开阔,所指广泛。

我把“国学复兴”的重心推向“中国思想成果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的复兴”,
其中暗示着对传统国学在“国学”整体概念中的某种定位;
这个说法或许会触犯一些正统学者 ...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10 11:08


搞定自我的吏治,使人民各得其所,各施所长,安居乐业,其中学问非经典可以提供的,经典只可以作为借鉴。
中华文化并非单元文化,其多元乃至针锋相对,全为国学。域外文化不会研究中华经典的正确性或方谬性,只看中华民族的自我表现,以此确定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

至于“克己”,虽然出发点不同,却几乎是所有文化的必然,只是克己的手段和目的有所不同而已。
诸家百子乃至中华文化,必须掌握的是自大与自卑的尺度,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必须反省自己的缺点,才是前进乃至融合的道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7: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57# 浑沌道长

我对复兴的期望值倒是没有道长这么高;
以中国社会的全面长足进步为标志的大复兴是更加令人期待的;
但作为一个求学者,我也仅仅是立足于思想文化领域言之而已;
这种复兴或许较为现实或者说是一个较低的目标。


记得钱学森建议国家先搞三弹后搞飞机;
其原因是三弹需要的多半是头脑,而飞机则是一个国家总的工业实力。
我想,确立一个较弱的目标,或许有助于保持激*情;
我们的知识分子群体可并没有多大的凝聚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2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58# 故我在

长进,使人心中由衷仰慕中华文明;刚武,使人不敢正目而视中华文化;游利,使人不得不承认中华经典。
此三者,皆可获得诸国尊重。三者虽然同功,然缓急不同,道路各异,成效不等。
前者见效甚缓却即时可行,利及民生;再者见效稍速却惹来祸端;后者速效见功却无诚意,妄付金钱而已。

若只论道而期望他国尊重,首先自我无法确立啥家为道,恐怕得先来一场无血内战;再者只是学说而无现实支撑恐为谎言;更甚者恐怕招来刺言,徒招羞辱而已。

天何言哉,万物并作。学者自当扩展视野,去缪存精,改进求新,启发人民。至于尊重与否,乃自然之事,求之不得,来之难却。
知识分子群体亦然,只要学术严谨,行之见效,能人之所不能,解人之所不解,又何愁学术不凝聚哉。

先生自然可认为浑沌所说皆乌托邦之言也,但作为道人,只问耕耘,不问收成,乐安天命,是谓德性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21: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才看了招叔的帖子,觉得先生所言极是。不过在这个唯钱是问的社会里,什么价值观都没有金钱来得实在,题什么复兴与尊重皆是空话。

浑沌隐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22: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道长兄。有空教我怎么做面膜。^_^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