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中华之本体

尤崇遐:周易与西方哲学三范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19: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之本体 于 2012-2-24 09:33 编辑

(第三段)
宋代郭雍《释说卦》云:“阴阳者,天之二道也;柔刚者,地之二道也;仁义者,人之二道也。天地人之道各二,所谓‘三才而两之’也。《易》能兼三才,则皆兼其两之之道,此易之画所以六而后成卦也。”《总论》云:“故包羲氏始画八卦,其意若曰:是道之一,列而有三,如是而天,如是而地,如是而人。天道主覆,故画于上;地道主载,故画于下;人道财成辅相,故画于中。于是自任以财成辅相之道,而配天地焉者,包羲画卦之道也。”
八卦三爻,爻位分上、中、下,爻数有一、二、三,似有深意。所谓爻位,就是以上爻代表天道,以下爻代表地道,以中爻代表人道。所谓爻数,就是以一爻代表天道,以二爻代表地道,以三爻代表人道。位于上爻的天道所指的两仪各为一爻,而一爻含有绝待的意味;位于下爻的地道所指的水、火、金、木也即四象均为二爻,而二爻含有对待、关系的意味;加上位于中爻的人道方才完成八卦的三爻卦画。)
【识者论曰:“相参”、“中爻”、“人道”,不仅说明了人与天、地并立为“叁”才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而且揭示了人参与天地之化育、促成宇宙演化、运动的实在过程。比较起来,与西方人发展了机械论的物质主义的宇宙论不同,《周易》的宇宙论思维是有机主义的、人文化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之本体 于 2012-2-29 19:06 编辑

(第四段)
网上亦有说法称:这是一个阴阳互动五行生克的活体,横也三才,竖也三才,一才为信,五行互动,一才为心,九宫互制互推的活体。天地人三才制约,每层次再分三才,成九宫图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完整体系。(横也三才,即阴、阳、中或太极,可诠释为本体论之有、无、非有非无或物质、精神、中介也;而竖也三才,即天道、地道、人道,可诠释为认识论之认识、生命、实践也;纵横交错亦有三才,即价值论之宗教、经济、政*治之文化三向度也。而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者亦构成天地人三才,不可不察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之本体 于 2012-6-27 20:51 编辑

好文章,先自己顶一下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2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体先生列出了五种对待中西哲学的观点,其实,小生虽也教过几年哲学,实际上,一直对哲学是二传手或N传手。也就是说,很少有自已的见解。今天,小生也略述已见。
1、中西各有哲学,中西之哲学各有发展历程,在各自的发展阶段,多有不同。但,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这是共通的,其观点必有互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2、以中统西,或以西统中,前提是能统,即有共同话题,一方研究的方面多于另一方面。否则,只能是相对的比较研究而已,说不上“统”。
3、目前,马哲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西方哲学中的优秀的东西,我国是向来不拒的。取长补短,没有什么不好的。
4、不同的哲学,是有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取法西方哲学中的精华为我所用,但不能忘记我们中华的哲学中同样有精华。当然,也有不合理的哲学观点和理论。
5、中外哲学,批叛吸收,这是基本的学术态度。
6、可以以西释中,也可以以中释西,只要能释得了。
7、民族的,往往是世界的。哲学有历史性,有创造性。新时期,我们应创造新时期中国的新哲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22: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看不懂?你们说的是《周易》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22: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35# 照天君 照天君,第一次来吧,欢迎。
我们说的是与易有关的一些东西,不过,海了一点。欢迎先生发表意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8: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体先生列出了五种对待中西哲学的观点,其实,小生虽也教过几年哲学,实际上,一直对哲学是二传手或N传手。也就是说,很少有自已的见解。今天,小生也略述已见。
1、中西各有哲学,中西之哲学各有发展历程,在各自的发展阶段,多有不同。但,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这是共通的,其观点必有互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
乾坤客 发表于 2012-6-27 22:26


中西观点何以“必有互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通常的回答是:世界共通,视角各异。
然若深究,则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其一,世界本无矛盾,矛盾源于不同的哲学观点;
其二,世界本就是悖论(也即矛盾),而哲学则是去悖的努力。
前者(西哲)主旨在于认识世界,后者(中哲)主旨在于创造世界。
在下持第二种看法,愿就此向乾坤兄求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读论坛转帖孙铁骑《当代易学研究的哲学转向》之二 转向《周易》哲学的体系化研究,与在下本主帖同一旨归,录以备忘。该帖说:

当把易学研究转向代表孔子儒学宗旨的生命之道的哲学研究,必然要求整个易理阐释的哲学化与当代化,以现代哲学的理性语言阐释孔子易学的生命之道,构建起符合现代哲学理性思维进路的生命哲学体系。这一《周易》哲学的体系化研究必须满足“通古”与“贯今”的双重要求,“通古”是指这一研究的学理基础必须绝对遵从孔子作传解经之后的易理自在,将《周易》通过“象、数、理、义”所表达的易之理、易之道真正“外化”为现代性的哲学体系,也就是以现代哲学的理性语言将易理与易道表达出来;“贯今”是指这一《周易》哲学的体系化研究不只是要将孔子易学的生命之道用现代理性的哲学语言揭示出来,而且要以之对治和解决现代哲学所无法解决的哲学问题,这才是当代易学哲学化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按照现代哲学的理性思维,一种完备的哲学理论体系必须具有坚实的本体论根据、明确的价值论承诺与恰当的认识论方式。《周易》原典是通过卦爻系统与《易传》互证、互释的方式阐释易理,是与现代哲学的理性思维完全不同的理论架构,故当然不会明确给出现代哲学理性思维所追问的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但这不等于说作为《周易》原典的经传系统中没有自在的(内在的)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故转向《周易》哲学的体系化研究就是要将内在于《周易》经传体系中的自在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外化”出来,以当代哲学的理性语言明确给出《周易》哲学体系的本体论是什么,价值论是什么,认识论又是什么,从而构建起完备的现代化的《周易》哲学理论体系。
前文已经论述,《周易》整个经传系统都本于“生生”,“生生之谓易”,故可以明确《周易》哲学的本体论根据为“生生”本体论;亦由《说卦传》第一章可知,《周易》整个经传系统的核心宗旨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周易》哲学的价值论承诺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为了安顿现实人生的身心性命。理、性、命由“生生”本体一体贯通,而“生生之理如何穷、生生之性如何尽、生生之命如何至”方是《周易》哲学体系化研究之关键。鞠曦的“形而中论”就是对这一关键问题的当代性哲学解读。
《周易》哲学的认识论方式就是从人作为“形而中”存在的特殊地位而确立的“中道”的认识方式,标志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本质性区别。西方哲学是横向的主客二元的对象性思维,而中国哲学则是从人之“形而中”出发而贯通形上与形下的整体性、立体化的中道思维。具体而言,此中道思维根源于“形而中”之人的存在,表现为“形而中”之卦的形式,发用于“形而中”之“神”的运用。
《系辞传》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形”为分界,形之上为无形的生生之道的发用流行,形之下为有形的器物世界的存在,但无论形而上还是形而下,都不是存在于人之主体意识之外的对象性存在,而是由形上贯通形下的整体性立体思维,从而区别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对象性思维。而区分此形上与形下的正是人之存在,人位于此形上与形下之“中”,故此人之存在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作对象性观察的主体。因为西方哲学的主体总是在“认知”或“征服”的意义上与客体相对而存在,而在《周易》哲学的形上与形下之分中,形上之道才是真正的主体,人只是在被道给出的意义上才具有灵性,从而能“为天地立心”,以示人之存在超越物之存在,但人并没有西方哲学意义上的超越于万物之上的优先性,故老子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故万物不是受制于人的客体,而人亦不是高于万物的主体,人不是对万物做对象性“认知”或“征服”的存在,而是“划分”形上与形下的特殊存在,此“划分”不是认识论的“认知”,而是存在论的“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传》),人不是对象性认知天、地、人之道,而是“立”天、地、人之道,即以自身之存在区分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人立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中”,故可名之为“形而中”的存在,故有“形而中者谓之人”[④]。
而人何以能有此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划分,能立天道、地道与人道呢?因为“形而中”之人有“神”,“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系辞传》),“神”使“形而中”之人具有了“为天地立心”的主体性,使人可以立天、地、人之道,可以划分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也正是在“形而中”之人的主体性之中呈现出、报出“神”的存在,故谓“形而中主体之谓神”。[⑤]
形而中之人通过形而中之神的运用推演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以确定人在天地之中的存在位置,安顿人的生命存在,在理论形态上就表达为《周易》哲学所揭示的生命之道。天道与地道皆为自然,只有人道才是自为,故《周易》哲学虽有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变化,但其宗旨无非以人道为中心,指导现实之人的生命如何安顿,如何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周易》哲学的卦爻系统就是“形而中者谓之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理论化、体系化表达,就是此人道中行的演示形式。此人道中行是上贯天道,下通地道,中行人道的立体性生命存在演示,而不是简单定义何为人,何为理、性、命。故《周易》哲学有“象、数、理、义”四种综合演绎的生命表达形式,“象”为生命存在的形象性演绎,“数”为生命存在的律动性演绎,“理”为生命存在的规律性演绎,“义”为生命存在的价值性演绎,“象、数、理、义”综合为一个生命存在的整体性有机系统。《周易》哲学不是对象性告诉我们生命的定义是什么,生命的规范是什么,而是具象性的将生命之理演绎在我们的“神明”之中,故将《周易》研究区分为象数派与义理派本身就是对《周易》原理的割裂。故可以说《周易》哲学由八卦以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推演过程就是对人之生命存在之道的推演,使君子可以“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指导自己的生命存在,故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故《大象传》多言“君子以……”,即君子根据此卦象以确定内在的生命之理。故卦即为标示形而中之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表达方式,卦即为“形而中”之人存在的理论形式,故可说“形而中者谓之卦”。[⑥]
如此外化出来的《周易》哲学就以“生生”本体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形而中”的中道认识论构建起了完整的《周易》哲学理论体系,从而可以使现代人以现代哲学的理性思维方式走进博大精深的《周易》哲学之中,实现《周易》哲学的当代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1 0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0 1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最重此帖,全方位展示了中西于形上层面之根本对决,惜应者寥寥。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2-1-23 19:35
读本体先生的“最重此帖”,很是欣慰,从本版贴子来看,不必“惜应者寥寥”。中西文化模式不同、理路不同,本无可厚非,但如今话语权问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让人不得不着急!在下觉得,先生的“最重此贴”是想让咱中国人“喘过气来”,故而可喜可贺!虽有中西模式不同,但地球人类本是一家,必有相通之处,否则就是异类。正如先生所言,西方重分析,中国重综合,故而西方分别走了几个阶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中国文化自始至终把握着人类文化的本性,这是我们的文化优越性所在,理当自重。现在的问题是中西文化怎样结合,这个“结合”,不仅是“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里仍是中国心”,而首先应是“互释”、“互通”。从这一点而言,先生的这个帖子值得“最重”,不过,在下也觉得,“话语权”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统合”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0 2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之本体先生好
小童浅见,略说一二。
《周易》哲学是归纳哲学,先生之三范式“

恐有洋瓶装国酒之嫌。
《周易》不论是对世界的认识,描述的方法,得出的结论都与西方哲学不同,甚至可以说两者没有可比性,更 ...
读易小童 发表于 2012-1-9 11:49
支持您的观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20: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本体先生的“最重此帖”,很是欣慰,从本版贴子来看,不必“惜应者寥寥”。中西文化模式不同、理路不同,本无可厚非,但如今话语权问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让人不得不着急!在下觉得,先生的“最重此贴”是想让咱中国人“喘过气来”,故而可喜可贺!虽有中西模式不同,但地球人类本是一家,必有相通之处,否则就是异类。正如先生所言,西方重分析,中国重综合,故而西方分别走了几个阶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中国文化自始至终把握着人类文化的本性,这是我们的文化优越性所在,理当自重。现在的问题是中西文化怎样结合,这个“结合”,不仅是“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里仍是中国心”,而首先应是“互释”、“互通”。从这一点而言,先生的这个帖子值得“最重”,不过,在下也觉得,“话语权”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统合”问题。  
aha79 发表于 2012-10-20 18:53


刚刚看到aha79兄的跟帖,甚慰。
在下原以为,本主帖所论只能留待数百年之后人予以评说了。
今观学兄所言,有天不亡华之感,令在下又萌生了希望……
{: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20: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您的观点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10-20 22:04


向好想国学兄致谢!
{: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9 23: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体先生于中华哲学已初步切入,希望大家就此主题能细致而论,不搞假大空。先探索一下,中华易学有哪些较适用于当今的概念,如果历史上有不同解释,能不能规范一下。然后,将这些概念串一下,形成一些基本的哲学理论观点或推导,慢慢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2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闻稻 于 2012-10-31 21:48 编辑
本体先生于中华哲学已初步切入,希望大家就此主题能细致而论,不搞假大空。先探索一下,中华易学有哪些较适用于当今的概念,如果历史上有不同解释,能不能规范一下。然后,将这些概念串一下,形成一些基本的哲学理论 ...
乾坤客 发表于 2012-10-29 23:05


同意乾坤兄对本体先生的评介。
窃以为,对周易,囿于诸如二进制等方法*论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反倒是被“二进”的阴阳(0、1或1、2或 — 、--)本身是什么?乃至此二者之有无、分合、多少则更为重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5: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aha79兄的跟帖,甚慰。
在下原以为,本主帖所论只能留待数百年之后人予以评说了。
今观学兄所言,有天不亡华之感,令在下又萌生了希望……
{:soso_e183:}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2-10-29 20:37

古人将易概括为象数理占四个方面,实际上是从形下而致形上的思想方法,因而有经与传相合的《周易》版本传承下来,故易之价值主要在于形上一面。只可惜两千余年来人们没搞懂象数关系,因而对于“义理”之学找不到根基,而今许多人从哲学角度去论易,本是可取的,应该的,必须的,但说不清缘由,不能服众,又回到了象数派与义理派剪不断理还乱的老路上。易之形上学很重要,是易之价值所在,生命所在,所以本人有感而发,跟上楼主一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7: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感慨:
在下最重此帖,全方位展示了中西于形上层面之根本对决,惜应者寥寥。
乾坤客先生倡议:
本体先生于中华哲学已初步切入,希望大家就此主题能细致而论,不搞假大空。先探索一下,中华易学有哪些较适用于当今的概念,如果历史上有不同解释,能不能规范一下。然后,将这些概念串一下,形成一些基本的哲学理论观点或推导,慢慢来。

因为我的哲学知识有限,对楼主的主帖虽然多次读,但一直读不明白。主要是我存在着知识与思想方法,表述方法方面的障碍。不懂本不该说什么,但看了乾坤客先生的倡议,觉得还是应该说点什么,以表对本体先生的崇敬,及对乾坤客先生的支持。
我个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哲学的。我们现在讨论的古代中国哲学,或者说我们现在一些研究哲学的人认可的中国古代哲学,都是用西方哲学体系在中国古籍中寻找出来的与西方哲学体系相类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古籍中都是片断,或者部分的表述。可以说,在明清学界引进哲学概念之前,在浩瀚的中国古籍中没有一部是西方哲学所能认可的哲学专著。但没有所谓的哲学专著,不等于没有类西方哲学体系研究的内容。我只是说这些类哲学的内容是散存在各种不同的古籍中的。关于人的思想,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认识世界的方法等类哲学的内容,在古代的书中都可以找到中国学者自己的表述。只不过没有人冠之“哲学”的帽子罢了。
从西方哲学系统的标准来看*中*国的任何一部存在类哲学的古籍中,对哲学的表述都不是全面的。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哲学的代表著作周易,老子等,都没有西方哲学那样系统的表述。这是中外哲学差异的根本原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7: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以周易来说,通行本周易本经部分,纯哲学语言的东西并不多。出土的汉帛书易,有人说它是早于周易通行本的,其本经部分也很少有哲学的语言。现在我们所说的两部易本经里的哲学,都是后人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框出来的,都是后人从他们的表述中理解出来的。是对古代作者语言翻译的结果。这种理解和翻译,可能与作者原来的认识有差异。这也是周易哲学与西方哲学对比研究中的一大障碍。上述我只是想说这种研究是相当难的。尽管如此,本体先生还是做出了如此深入的研究,是可喜可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8: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本体先生所言中西哲学谁统谁的问题,先生举出了“四象”。我赞成融合说。文化,包括哲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本来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各国的贡献来说,只能是谁贡献的大一些,谁贡献的小一些。但从维护各国的利益来说,文化包括哲学在内又都具有工具的属性。这就出现了谁统谁,谁侵谁,谁防谁,谁灭谁……的问题了。我不赞成用西方哲学统一中国学术,也不赞成用周易哲学去统治西方哲学。我主张各说各话,谁对就承认谁对,谁高就说谁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8: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本栏是易学研究专栏,也就易与哲学谈几句。
我认为中国的易学中有哲学,但不全是哲学。喜欢研究易里边的哲学的人完全可以研究其中的哲学。建国后中国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说周易是哲学,不是什么什么。就有点以偏概全了。孔子的易传把周易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就到了谬误的边缘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8: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惜应者寥寥。可能是研究易哲学的易友少一些。楼主不必在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8: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格尔,爱因斯坦及杨振宁先生对中国古人思维,逻辑及周易的评说,都是错误的。不是中国古人的缺少什么思维,缺少什么逻辑,不是因为多了周易才少了什么,而是中国古代文人不需要如西方文人的那种表述方法。杨振宁先生谬说后,反方在公开场合的辩论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可惜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aha79、乾坤客和郭志成诸学兄对主帖的首肯。
在下对诸如“易之形上学”、“中华哲学”和“易学中有哲学”的提法深表赞同。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哲学亦然,在西方则为哲学,在中国则为易为道。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问题是今人只知橘为橘,不知枳亦为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2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aha79、乾坤客和郭志成诸学兄对主帖的首肯。
在下对诸如“易之形上学”、“中华哲学”和“易学中有哲学”的提法深表赞同。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2-11-2 08:56

或许还是那个老问题,经*文中没有阴阳的文字,为何人们总说易为阴阳之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07: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还是那个老问题,经*文中没有阴阳的文字,为何人们总说易为阴阳之学。  
宣传的需要。宣传的本质是推介自己,影响别人。擅长哲学的说哲学,擅长数学的说数学,擅长画画的说美学,擅长黄历的说历法,擅长占卜的说卜筮,……与瞎子摸象有些类似,但不如那些摸象的盲人。他们没有教育(影响)别人的想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2-11-3 11:33 编辑
宣传的需要。宣传的本质是推介自己,影响别人。擅长哲学的说哲学,擅长数学的说数学,擅长画画的说美学,擅长黄历的说历法,擅长占卜的说卜筮,……与瞎子摸象有些类似,但不如那些摸象的盲人。他们没有教育(影响)别人的想法。

郭志成 发表于 2012-11-3 07:59
呵呵


“擅长哲学的说哲学,擅长数学的说数学,擅长画画的说美学,擅长黄历的说历法,擅长占卜的说卜筮,……”
淺龍認為:在這每一種表面功夫之下,都深藏著各種理解古人思路的方式與方法。只要還有能力,能夠認真而深入地研究下去,相信自己,不被前人設下有
局限的思路所引導,就會進行在各種思路上的選擇與排除法,最終都會走到一個目上去,那就是要做到去通讀古經文!以人類學的人文精神做為溝通基礎,就沒有解不開的謎!

只有大膽地去通讀經文,不怕嘲笑、不怕謬論、不怕解讀偏差、不怕理解水平有高低,更不怕所謂前人掌握資訊比今人多的說法,只相信我今人掌握的知識與認知世界的手段要比前人更先進、更精準,再去合理地、科學地還原上古人類應有簡樸思維能力與行為,就沒有通讀不了的經文,而會有那麼一天,達到可以走向統一共識的目標上去!相信我們現代中國人有這個能力,而且一定有這個能力去排除各種各樣解讀經文的說法。


只有解讀透了古經文才會有真實的上古說法,無論它來自民間的還是官方的信息,才有可能形成全人類的、全民族的更權威的說法與定論!


{: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1: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2-11-3 11:21 编辑
黑格尔,爱因斯坦及杨振宁先生对中国古人思维,逻辑及周易的评说,都是错误的。不是中国古人的缺少什么思维,缺少什么逻辑,不是因为多了周易才少了什么,而是中国古代文人不需要如西方文人的那种表述方法。杨振宁先生谬说后,反方在公开场合的辩论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可惜呀!
郭志成 发表于 2012-11-1 18:40

信而好古沒有錯,但總是以古人章句至上論從而唯唯諾諾,其實質就是自我道德水平上的不自信性、不求上進性;總說他人荒謬倫的人,自己才是最荒謬的人!這就是所謂“反方在公开场合的辩论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的節點與原因,卻暴露了他們自己騎牆矛盾的心裡而膽小慎微、不講實話的人性性格,一點兒也不可惜!


嘿嘿


{: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2-11-3 12:09 编辑
或许还是那个老问题,经*文中没有阴阳的文字,为何人们总说易为阴阳之学。
aha79 发表于 2012-11-2 20:12
“......经*文中没有阴阳的文字,为何人们总说易为阴阳之学。"


帛書經文中確實沒有“陰陽”二字的相對講解,但是有陽光普照下的陰面與陽面的關係;帛書經文中確實沒有古人認知“五行”關係的學說,但是有自古至今仍然圍繞恆星旋轉而排列整齊各大星球的同一命名,就藏在六爻準確定義中;帛書經文中確實沒有古人曆法的學說,但卻在解讀中您會發現藏有古時候在地理、氣候影響下的各種動物與植物生長過程與鮮活的形態,可以被解讀者分辨出季節的存在。......

但是無論如何這些被解讀出來的內容都不是原作者所要反應出的真實內容,它們都是以易的形式與基礎派生出來(陰陽、五行、術數、哲學、科學等等學說)其它學問,不歸易經經文原意所有!


{: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8: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以为,阴阳无非是先人对—爻与--爻的文字表述而已。
按照本体先生《论人类的原型符号系统》,爻有可能是先于语言而出现的。
这样一来,无论先人用何语词表述此二爻,后人总有对之质疑的可能性。
结论是,重要的不是--与—是否可以名之以阴阳,而是此二者的根据与关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本体先生所言中西哲学谁统谁的问题,先生举出了“四象”。我赞成融合说。文化,包括哲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本来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各国的贡献来说,只能是谁贡献的大一些,谁贡献的小一些。但从维护各国 ...
郭志成 发表于 2012-11-1 18:10


先生将在下有关中西之辨的说法归纳为“四象”,很是准确。
从超时空的视角看,融合说是对的——“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而就特定时空而言,中西各说各话乃至以西统中或以中统西,都是“四象”应有之义,不足为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