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青竹大哥

[原创]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校勘·中解 ——为《老子》初文与思想蒙尘二千多年而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德篇之四(相当于传世本第四十章)



【甲本释文】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1: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本释文】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1: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订文】

  反也者[1],道之动[2]也。弱也者[3],道之用[4]也。天下之物生于有[5],有生于无[6]。


【订文说明】

  本章甲本不能释读的字较多而乙本齐全,订文从乙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译文】

  相反、回归,这是道的存在方式和作用。柔弱、细微,这是道的功用。

  天下的物事都是由人们所能感知到的存在产生的,而人们所能感知到的存在又是源于人们无法感知的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7: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1]反也者

  反,与之相反;违背。《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国语·周语下》:“言爽,日反其信。”韦昭注:“反,违也。”

  反,还归,回。后多作“返”。《书·五子之歌》:“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这里的反字兼取以上二义。

  反也者,与此相反、回归这些属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7: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2]道之动

  此处的动字,取如下三义:

  ①活动。《诗·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鷄振羽。”这里引伸为存在方式。

  ②引动,招致。《孟子·梁惠王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③感应;感动。《吕氏春秋·具备》:“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高诱注:“动,感动化。言不诚不能行其化。”

  因活动、引动而被感知,故“道之动”相当于说是道的存在方式和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7: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3]弱也者

  弱,柔弱微细的省略说法。帛书本《老子·德篇》云:“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故,柔弱微细指的是微不可察的生机。

  弱也者,柔弱微细为存在方式和作用的生机。


[4]道之用

  用,功用。“道之用”,道的功用、效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7: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5]天下之物生于有

  天下,原是天子治下的意思,指当时中国的疆域,《老子》这里可能是指天所覆盖的区域。

  物,事物,既包括物质实体,也包括物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事件。

  生,产生、发生。
2012_06_26_170322.jpg

  综上,《老子》中与“无”相对而言的“有”这一概念,指的就是视之可见、听之可闻、摸之可得的存在,而无则是指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不可得的存在。

  所以,“天下之物生于有”的意思就是,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都是产生于可以感知的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7: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6]有生于无

  如上,《老子》中的“无”这个概念,指的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不可得的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感】


一、关于章序问题

  帛甲本的这一章,被传世本的编撰者与上一章掉了个。这虽然对于整体把握《老子》作者思想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可毕竟与帛甲本作者的构思不同。

  统观帛甲本德篇前面的这四章,我们不难发现,本章既是对前面三章的总结,同时也是为后面的论述所做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德不德”章通过对德的有与无、得与失的陈述,首度诠释了“反也者,道之动也”的至理。

  依照常识、常理,物是要守的,不守则失,而《老子》作者却指出,德与物反,守是下策,因为守是守不住的,因而也是不需要保守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道是与时俱变的(非恒道),而德是对道的契合,所以只要合于道,便会不断有德。不保不守者得,保者守者反而不得。这既指出了道与人们常识、常理相背的至理,同时也包含了劝导人们回归道并与道合一之意。

  “昔之得一者”则通过“得一”与“其致之也”的陈述告诉人们,失一的后果是怎么样的,进而提醒、劝导首领们要回归其所得的一,再度揭示了“反也者”是“道之动”的至理。

  “上士闻道”章同样也是对“反也者,道之动也”的最好诠释。《老子》作者告诉人们,“下士闻道”之所以会“大笑”,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明道如拂,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谷。大白如𪑾,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这些道与物反之理,故而以恒道为真并执着之,以非恒道为谬并大笑之。

  因此,帛书本的章序是作者的精心构思,不宜轻易变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的适用范畴

  《老子》一书是借“昆成”之道以言政*治的政论文集,离开了“政论”这个范畴去理解《老子》的每一句话则常常会出现困惑,甚至以为《老子》的话是谬论。

  以“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为例,如果我们无限扩大这个结论的范畴就会发现,《老子》的这个观点似乎很荒谬。比如,常识告诉我们,人必需要吃饭,否则就会被饿死。如果你按照《老子》的“反也者,道之动也”也来反一下,从此不吃饭,以便回归大道,与道合一,那你迎来的就不是回归大道,而是归西了。再比如,你现在的身体很强壮、很健康,看了《老子》的“弱也者,道之用也”之后,为了回归大道与道合一,于是便买回大量泻药猛吃,以让自己弱一点,再弱一点……乃至于不省人事,这样做的后果同样不是归道而是归西。

  所以,《老子》的话是不可以无限推广作为普适真理的,即使要用到个人的修行养生,也得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变通。

  其实,“反也者,道之动也”也好,“正言若反”也好,都是针对失道的政*治而言,因为对于契合于道的政*治,已经不存在反的必要了,此时再反那就会又失道了。

  那么,什么是失道的政*治呢?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按照《老子》“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法,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已经先后经历了“仁政”、“义政”和“礼政”。礼政虽然是“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但在仁、义特别是礼政长期的高压压制和教化下,人们已经误认为这些才是政*治的正道,亦即,人们(主要是国人)以为人分三、六、九等是很正常的,君王世袭统治并拥有天下也是很正常的,自己穷也好富也罢那都是天命、天志所致,于是在认命之余,唯有日复一日地期盼所谓的“明君”,希望自己能少受一些压*迫和剥削。

  而《老子》作者就是要告诉人们,这些“很正常”的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想法,真正符合道的政*治应该是与现行的政*治相反,即民众才是道政的主体和主导,首领们只是政*治活动的主持、组织和实施者,是为实现民众“之心”服务的。在道政体制下,明道的首领(圣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志通过言教强加给民众的,他们在道政活动中会完全放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而“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他们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统治者,而是与民众在人格(道格)上完全相等的首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于“有”和“无”

  有和无是《老子》用于指代事物存在方式的一对重要概念,而本章则是帛书本首次使用有和无这两个概念的章节。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谈谈这一对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有”、“无”这一对相对而立的概念中的“有”与“有德”、“无德”的有、无义涵是不一样的。“有德”、“无德”中的有、无,义涵为拥有和不拥有,“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的有、无则是表示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

  如前面注释[5]所述,甲骨文有的寓意是人通过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存在,而无则与有相对,是人凭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的存在。比如,“大音希声”中的“希”,指的就是人们凭感官无法感知的无。关于“希”,在帛甲本《老子·道篇》中,《老子》作者有专门的界说:“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也就是说,“希”其实也是一种存在,只不过这种存在已经超出了人们的听了范围。

  因此,《老子》中的“无”并非是一无所有的绝对虚无,“有生于无”也不是后世的人所理解的“无中生有”,而是说人可以直接感知的存在(有),乃是根源于无法感知的存在(无)。

  《老子》所述的昆成之道就是这样一种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无”,所以,基于道的“玄德”也是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相反的(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因为《老子》有“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样的说法,历史上许多没有真正理解《老子》有、无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人,常常把无理解得很玄乎,以为无是一种很神秘的存在。

  事实上,从文字学和《老子》文本对于有、无的说明来看,不管是有还是无的存在都是没有任何神秘可言,特别是,用现代的眼光和知识来看老子的有、无更加是一点也不玄。

  首先,从文字学上来看,有的本义就是人通过感官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存在,那么,与有相对的无自然就是指人无法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存在。即,无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只是人暂时无法感知而已。

  其次,帛书本《老子》对于有、无及其关系也作为了说明:“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也即,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叫有,与此相反的则分别叫做微、希、夷,可见,微、希、夷这三种无并非没有,而只是人们无法用感官感知而已。

  此外,上一章的“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所说的“无隅”、“免成”、“希声”、“无形”、“无名”,都是基于人的感觉而言的,并不是极大的方形真的就不存在角落,极大的器皿就真的不成为器皿,超出人听觉极限的乐音就真的没有声响……。

  其三,《老子》所说的有和无指的是同一类事物,因为《老子》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意思是说,有和无这两者都是同出于一类事物,只是人感觉起来的形态不同(异名)而已,因此,它们有着同一个称谓。

  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说,人类可以听见的声波叫声音(有),听不到的则叫超声波和次声波(希,无),但声音(有)、超声波和次声波(希,无)尽管给人的感觉起来的形态不同(异名),但它们是属于同一类别,因而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机械波(玄)。

  再比如,人类可以感知的光叫可见光(有),不可感知的光叫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无),但它们是属于同一类别,因而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电磁波(玄)。

  总而言之,《老子》把人类直接可以感知的存在叫有,反之叫无,而有和无则是属于同一类别的事物,《老子》把二者合称为玄。

  关于玄,笔者将在相关章节再具体解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12: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竹 于 2012-6-30 13:05 编辑

 "《老子》一书是借“昆成”之道以言政*治的政论文集,离开了“政论”这个范畴去理解《老子》的每一句话则常常会出现困惑,甚至以为《老子》的话是谬论。"
我们读解道德经应该有一个中心,有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好像我们读文学作品,所能发掘的最深刻的内容就是作者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他是用一种怎样的眼光和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的。
立足点,视角不同,读解道德经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道德经的核心是道,而非政*治,政*治只是老子用来阐述道的一个方面的应用。
以政*治作为出发点,不能说错,但毕竟没有抓住根本,不免狭隘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4: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74# 大竹
我们读解道德经应该有一个中心,有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解读《老子》或《道德经》之前就选定了一个中心,找好了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你便无法客观地进行解读。
比如,如果你事先认定《老子》是一本修身养性的指导书,然后从修*炼这个角度出发去阅读《老子》,你就会把《老子》中的所有文字当作是修身养性的解释,或者把那些你认为与修身养性无关的文字(比如“三绝”、“三弃”、“三去”、“不言之教”等等)有意或无意地过滤掉。
这样的解读只能是主观地、牵强地、有选择地将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主张附会到《老子》之中,或者说是借《老子》来“证实”自己原有的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主张。
先入为主的解读方式,是完全无法了解《老子》的原本意旨和志趣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4: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74# 大竹
好像我们读文学作品,所能发掘的最深刻的内容就是作者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他是用一种怎样的眼光和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的。


问题就在这里,《老子》一书并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艺术作品。《老子》一书有着自己鲜明的政*治元素和独特的政*治主张,全书也是紧紧围绕政*治这个主题。在《老子》一书的论述当中,虽然间或使用了赋、比、兴等文学手法,但这都是为了阐明相应概念和思想主张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14: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竹 于 2012-6-30 14:46 编辑

有的人说《老子》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有的人说政*治论文集。有的人说是军事著作,有的人说是处世修身格言录。都是,又不全是。其实老子是一部以天道的感悟为基础的,涉及到人生方方面面的大百科全书。是一部沟通天人关系的无上宝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4: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74# 大竹
立足点,视角不同,读解道德经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道德经的核心是道,而非政*治,政*治只是老子用来阐述道的一个方面的应用。


读者可以选择自己的立足点和视角,但《老子》文本的主旨和中心却不会因为你的立足点和视角不同 而改变。
道是《老子》政论的依据,政*治则是《老子》一书的主题,只要我们不先入为主,这是不难从《老子》的文本中看出的。
以政*治作为出发点,不能说错,但毕竟没有抓住根本,不免狭隘了。

狭隘与否不是取决于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人站在太平洋一个小岛的山顶上了望大海,其立足点不可谓不优越,其视角也不可谓不广大,但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未必就能看出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来。
还《老子》政论文的本来面目,按照政论文来解读《老子》,其实并不会影响我们对《老子》一书形而上内容的理解。相反地,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老子》的政*治思想、理念和主张,对于理解抽象的道理论却是大有裨益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4: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说《老子》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有的人说政*治论文集。有的人说是军事著作,有的人说是处世修身格言录。都是,又不全是。其实老子是一部以天道的感悟为基础的,涉及到人生方方面面的大百科全书。是一部沟通天人关 ...
大竹 发表于 2012-6-30 14:40
《老子》的智慧恰恰是体现在其与众不同、至今仍无人能真正理解的政*治理论之中。
《老子》的政*治理论与其为阐述这个理论而构建的宇宙本源和事物本体——道,其实是完全融洽的,无视或有意撇开《老子》一书的政*治主题,可以说是无法真正理解《老子》所构建的道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14: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竹 于 2012-6-30 15:03 编辑

我们要研究的核心不是政*治,而是老子对天道的理解。比如为什么居卑处下,尚弱,不争,无为符合天道,反之违背天道。不仅从政该如此,养生,治学修德,打战也是如此。政*治只是枝节而非主干,只是末端而非根本。简单把老子解成政*治论文和以养生宝典解是一个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4: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说,《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是在《老子》道理论下的必然结果,理解并接受了这三绝三弃,你才能说自己理解了《老子》的道理论。反之,如果你所理解的《老子》道理论与此冲突、矛盾,那就说明你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再比如,《老子》认为:“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如果你不能理解和接受这种古今中外都还没有先例的理念,你说你理解了《老子》的道理论那只能说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5: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6-30 15:21 编辑
我们要研究的核心不是政*治,而是老子对天道的理解。比如为什么居卑处下,尚弱,不争,无为符合天道,反之违背天道。不仅从政该如此,养生,治学修德,打战也是如此。政*治只是枝节而非主干,只是末端而非根本。简单 ...
大竹 发表于 2012-6-30 14:54
没错,《老子》的政*治理论是其道理论的延伸和应用,你也因此可以认为《老子》的政*治理论是其道理论的细枝末节,但是,连细枝末节都砍掉了,你认为主干还能存活吗?或者说连细枝末节都无法理解,你能说自己理解了其主干和根本吗?
比如,你认为《老子》的主张是“处下,尚弱,不争”,你能把这个结论扩展到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连日常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民众身上吗?换言之,如果你是这样一个游走于社会底层、挣扎于生命边缘的人,你还会信守“处下,尚弱,不争”吗?或者说,信守“处下,尚弱,不争”会改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境况吗?
为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15: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并没有否定老子书中阐述政*治的内容,也没有要砍掉细枝末节的意思。政*治只是道德经的一方面,不能涵盖全部。如果你只能从政*治的角度,现实的层面来理解处下,尚弱,不争,那我只能说,你把老子理解死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15: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子看来处下,尚弱,不争符合天道,上至王侯,下至庶民都应该遵从,而不是单单要求庶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83# 大竹
我并没有否定老子书中阐述政*治的内容,也没有要砍掉细枝末节的意思。政*治只是道德经的一方面,不能涵盖全部。如果你只能从政*治的角度,现实的层面来理解处下,尚弱,不争,那我只能说,你把老子理解死了。


兄台虽然“没有否定老子书中阐述政*治的内容,也没有要砍掉细枝末节的意思”,可从兄台中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兄台至少是没有重视这些你所谓的“枝节”的,甚至还可以闻到一股鄙视这些“枝节”的味道。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兄台力劝青竹把握《老子》的根本,直奔道这一本源。兄台的这一用心虽然是良好的,但却恕青竹在本帖不能接受。
首先,青竹本帖的主题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校勘·中解”,校勘是为了还其文本的本来面目,中解则是忠实于原著。所谓忠实于原著,意思就是原著字面说什么,青竹就解释什么。
其次,在本主题之外,青竹并不仅仅从政*治这个角度来理解《老子》,只是青竹不能在这里随便谈政*治领域以外的理解,除非是帛甲本《老子》述及非政*治的内容。原因很简单,青竹不希望歪楼,所以自己得带头不歪楼。
只从政*治层面解读《老子》固然会把《老子》读死,但青竹想说的是,不正视《老子》基于道理论所构建的政*治理论,那就很容易把《老子》的道理论读歪。只在精神层面理解“处下,尚弱,不争”而不能以之解释现实问题,这其实是与《老子》作者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老子》虽然构建了一个高深的道理论,但这个道理论却是作为其面对现实所构建的政*治理论的基础,亦即,《老子》的道理论是希望读者在实际中“堇能行之”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进行思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6: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子看来处下,尚弱,不争符合天道,上至王侯,下至庶民都应该遵从,而不是单单要求庶民。
大竹 发表于 2012-6-30 15:35
兄台并没有正面回答青竹上面提出的问题,是不能还是不屑?
兄台上面的结论可以说根本就不符合《老子》本意,因为“处下,尚弱,不争”的建议一直是《老子》作者对王侯们说的。无限推广开来,就会导致青竹上面向你提出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接73楼】
四、传世本分章的不妥之处

  按照文意,本章的“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应归入上一章,作为上一章乃至前三章的总结;而“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则应归入下一章即“道生一”章,传世本不仅将帛书古本的章序打乱,而且将这两部分并没有直接关联的文本生生捏合在一起作为一章,这是很不合理的。

  不过,为了照顾大多数从传世本《道德经》了解《老子》的朋友,本章仍按传世本《道德经》的分章习惯进行校勘和解析,从下一章起,青竹将按帛甲本 《老子》的文意重新划分章节,特此说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03: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85# 青竹大哥 ,研究道德经最重要的就是公正而无偏见。治国大道本就是道德经中“道理论”应用的重要方面,何来鄙视之说。我不认同的并不是道德经中的有关政*治的内容。而是不赞成不管什么章节均冠之以政*治解,就好象某些道家学者,不管什么章节都冠之以修道养生解一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04: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86# 青竹大哥 不是不能,,也不是不屑。这涉及到对道本体理解,及其在治国大道方面的应用。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再说,读道德经更多的是自己的感悟。这与个人的知识偏向及经历有关。即便我长篇大论的论证,阁下也不会认同,我又何必多此一举。其实,道德经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能读出不同的内容吗。对不少人来说,道德经真正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3: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85# 青竹大哥  ,研究道德经最重要的就是公正而无偏见。治国大道本就是道德经中“道理论”应用的重要方面,何来鄙视之说。我不认同的并不是道德经中的有关政*治的内容。而是不赞成不管什么章节均冠之以政*治解,就好 ...
大竹 发表于 2012-7-1 03:56
青竹在85楼说了:“中解则是忠实于原著。所谓忠实于原著,意思就是原著字面说什么,青竹就解释什么。”因此,青竹决不会“不管什么章节均冠之以政*治解”,毕竟《老子》中有些章节是专门陈述其道理论的。比如,青竹将要解析的“道生一”章,就不会从政*治的角度和层面去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3: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86# 青竹大哥  不是不能,,也不是不屑。这涉及到对道本体理解,及其在治国大道方面的应用。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再说,读道德经更多的是自己的感悟。这与个人的知识偏向及经历有关。即便我长篇大论的论证,阁下也不 ...
大竹 发表于 2012-7-1 04:07
青竹在82楼提出的问题,如果真正理解了《老子》其实是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说清的。
《老子》的主旨是守中。守中,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所以, “处下,尚弱,不争” 是针对上位者和强者而言的,故而不适用于下位者和弱者。大竹先生以为适用于任何人,这是没有正确理解《老子》,所以很难说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