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28|回复: 68

[百家论战] 【原创】孔子的“精神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1 15: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的“精神故乡”

西方学者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今天,日益掀起世界范围的儒学热……
中国人也开始寻起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孔子。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凄凄惶惶,只为一个目标:“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祖述尧舜”的“述”即“述而不作”的“述”,
而“述而不作”的“作”指“制礼作乐”的“作”,也就是“宪章文武”。

从孔子所传道统来说,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祖述尧舜”兼“禹”则为“尧、舜、禹”,讲的是文化传统,
“宪章文武”兼“周公”则为“文、武、周公”,说的是礼乐制度。

孔子非“不作”也,“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孔子欲“为东周”而终不果也。
于是,一生事业就集中在“祖述尧舜”的事业上

“祖述尧舜”述什么
在《论语》中,孔子对尧最为推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一方面因为尧效法「天道」,颁行了历法,对于农业社会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尧在政*治方面开创了被称为「禅让」的尚贤制度。
而舜则以孝道著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祖述尧舜”怎么述?用何种语言
《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说的是孔子讲学都用的是“雅言”。“雅言”又是何种语言呢?
「雅言」是相对于地方的口语、俗语而言的,指书面语言。
《诗经》大雅、小雅的「雅」字,上博楚简都作「夏」,说明「雅言」就是最初的「夏言」。
「夏」指「华夏」的「夏」,地界就在今天的晋南一带,「夏言」就是山西话
「雅言」是以「夏言」(山西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书面语言,即今天所说的“古汉语”。

孔子使用雅言,《诗经》、《尚书》以及在礼仪方面,都用雅言来表达。
孔子一边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教学,
一边编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六经,
并为其中的部分经典作了《传》。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为什么要使用雅言(山西话)呢?原来尧、舜、禹都是山西人

西方学者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在孔子,
而孔子的精神故乡在山西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2 14: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作为文化的纯粹,在道路的岔叉处,很容易为前行者所利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15: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的“精神故乡”

西方学者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今天,日益掀起世界范围的儒学热……
中国人也开始寻起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孔子。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凄凄惶惶,只为一个目标:“祖述尧舜,宪章文 ...
朝千里 发表于 2013-2-11 15:07
这种雅言以《诗经》、《尚书》等文献为开端,
后来用以作成《左传》、《论语》、《史记》等文献,
一直到清代为止、形成长达三千年基本不变的文章语,人们至今读来依然朗朗上口


口语则不同,因时、因地而变化,
广东话北方人听不懂,元朝话明朝人听不懂,台*湾人说的话胡适之听不懂


中国近代所谓“白话文运动”,看似对复杂的语言进行了简化,
实际上放到更大的时空背景中去观察,反而徒增许多麻烦。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简化字也一样,越简化越复杂,
拿第二套汉字简化方案的字来看看,恐怕只是给整理那个时代文献的后人增加麻烦而已。

现代汉语,则是以东瀛「和制汉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作为现代汉语中核心词汇的数千个双音节词汇,
大多都是来源于明治维新之后引进西方概念时,
为了翻译的需要而活用汉字形成的「和制汉语」。
从梁启超的时代开始,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间,
陆续将其成批搬回中国,通过洋书、报刊等形式的大众传媒传播开来。
不仅引进了大量的「和制汉语」词汇,同时还引进了「和制汉语」的造词法。
这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15: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载尧、舜、禹的活动范围在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太岳山,
山西南部的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及晋东南的中条山之间。

尧始建都于太原盆地之「晋阳」,后迁于临汾盆地之「平阳」。
史称“舜耕历山”,今历山有舜王坪,位于晋东南中条山东端晋城境内。
禹则建都城于平阳、安邑(运城盆地)或晋阳。

《诗经•唐风谱》:“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太原晋阳,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
《太平御览》卷百六十三引《帝五世纪》:“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

《史记•五帝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
《史记正义》: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宋永初《山川记》云:“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枣山,亦名猪山,亦名狗头山,亦名薄山,亦名吴山。此山西起雷首山,东至吴坂,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历山南有舜井。”

《史记•夏本纪•集解》引皇甫谧:禹“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大禹治水的核心地区在黄河支流的汾水流域,
禹别九州,自冀州始。(禹贡九州,山西属冀州)
大禹治水,始于壶口,“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尚书•禹贡》)

岳阳者,山西太岳山之阳也,近临汾盆地北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2 20: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人行 于 2013-2-12 21:01 编辑

西方学者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否需要标明出处,哪个学者说的?

今天,日益掀起世界范围的儒学热……
如何证明?有什么数据能显示?

中国人也开始寻起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孔子。
中国的文化之根是孔子?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凄凄惶惶,只为一个目标:“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这个定论如何得来,至少该引用下孔子的原话吧?

“祖述尧舜”的“述”即“述而不作”的“述”,
作为一篇文章,这里是否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述”?

而“述而不作”的“作”指“制礼作乐”的“作”,也就是“宪章文武”。
到底是要说“诉”还是在说“作”,两者的关系似乎都没交代清楚,就突然转到了“宪章文武”上边,即使您可以思维跳跃,但是文章语言也可以跟着跳跃?

从孔子所传道统来说,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如何得出?写文章是给别人看还是在喃喃自语?

“祖述尧舜”兼“禹”则为“尧、舜、禹”,讲的是文化传统,
尧舜禹是文化传统,讲尧舜禹就是讲文化传统?片面还是全面?

“宪章文武”兼“周公”则为“文、武、周公”,说的是礼乐制度。
如何得出?

孔子非“不作”也,“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孔子欲“为东周”而终不果也。
于是,一生事业就集中在“祖述尧舜”的事业上
???。。。。

“祖述尧舜”述什么
在《论语》中,孔子对尧最为推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一方面因为尧效法「天道」,颁行了历法,对于农业社会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尧在政*治方面开创了被称为「禅让」的尚贤制度。
而舜则以孝道著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

“祖述尧舜”怎么述?用何种语言
《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说的是孔子讲学都用的是“雅言”。“雅言”又是何种语言呢?
思维继续跳跃

「雅言」是相对于地方的口语、俗语而言的,指书面语言。
《诗经》大雅、小雅的「雅」字,上博楚简都作「夏」,说明「雅言」就是最初的「夏言」。
竟然如此就可以推出结论?

「夏」指「华夏」的「夏」,地界就在今天的晋南一带,「夏言」就是山西话
「雅言」是以「夏言」(山西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书面语言,即今天所说的“古汉语”。
哈哈哈,笑死我了

孔子使用雅言,《诗经》、《尚书》以及在礼仪方面,都用雅言来表达。
孔子一边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教学,
一边编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六经,
并为其中的部分经典作了《传》。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

孔子为什么要使用雅言(山西话)呢?原来尧、舜、禹都是山西人
又一次思维大跳跃?

西方学者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在孔子,
而孔子的精神故乡在山西
……


喊口号乎?




通观楼主全文,把需要详细考证论述的十几个重要问题,用自己的美好想象穿缀起来,和什么学术不沾边,更像是一篇小学生的命题科幻作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0 銀子 +5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50 + 50 点评与发问之高端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2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学者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否需要标明出处,哪个学者说的?

今天,日益掀起世界范围的儒学热……
如何证明?有什么数据能显示?

中国人也开始寻起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孔子。
中国的文化之根是孔子 ...
竟然如此就可以推出结论?

哈哈哈,笑死我了


三人行 发表于 2013-2-12 20:58

不笑不足以为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1: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祖述尧舜”述什么?

《论语•尧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本义:
尧王将「天命」传给了舜,同样,舜王又将其传给了禹。
这是第一种天命变更方式,即「禅让」的方式。
在孔子的思想和理念中,这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也是孔子毕生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天命」其实就是民*意。正如《尚书》所说的那样,“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白川静《孔子传》:“天不能自己表达意志,天意是通过以民*意为媒介来表现的。
为政者修得了天德,就可以得到民*意的支持。天意因此而发生作用。”

「允」,指用人时「公允」的原则。
《说文解字》:“允,信也。”段注:“任贤勿贰是为允。此会意字。”
「公允」的意思很显白,即其字面的意思、即得到大家的公认。

「中」指「中道」,也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允执其中」意思是说,治理国家须要公允地把持「中道」的原则。
用现代的概念来表述,公允就是“公开”,中道就是“公正、公平”的政*治原则。

建一所房子,依照符合水平、中正的设计施工法,才能建得牢固。
建设一个政权,用人时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稳固。

「四海困穷」,指当时洪水泛滥。《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是尧时四海困穷之徵,其后舜命禹亦言此。(详见刘宝楠《论语正义》)

尧王说:“喂!小舜,上天的历数都在你一人身上了,你要公开地把持公平,公正的「中道」原则!现在洪水泛滥、穷极四海,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持天禄之永存。”舜王也以同样的方式将天命传付给了大禹。

《尚书》中记载了舜王传禹的情况,兹节录原文如下:
《尚书•大禹谟》: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按照朱熹的说法,这个所传的内容是「道统」,是历代圣贤所传承的正统。
其内容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其核心就是「允执其中」。

朱熹《中庸序》:“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这个「中庸之道」,由孔子继承并传授给曾子,曾子传给孔子的孙子子思,而子思据之作《中庸》。
《中庸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倒是雅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公允就是“公开”,/quote]

这样如何得来“中道”?

现在公开的贪污,就是公允的贪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16: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天命」其实就是民*意。/quote]

哈哈。。。。意淫出来了总统=皇帝。。。。。。。
高*潮迭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2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倒是雅量。
三人行 发表于 2013-2-21 01:49


《尚书》独载尧以来,因为尧“授民以时”(颁行历法)、并创立了“禅让”制度。

孔子说:“君子不争”,“禅让”制度所体现的是一种“礼让”文化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是也。

“礼让”文化,表现在政*治制度上就是“尚贤”,
这是中国文化的“民本主义”,以民为本,与西方“民*主”概念不同。

西方民*主是“群氓崇拜”(辜鸿铭语),“选票崇拜”(明道语)、简称“拜票”。
西方民*主的实质是“从众”,中国民本的实质是“尚贤”

从众的表现为一个“争”字,尚贤的精神是一个“让”字
“争”字展开就是争端、竞争、斗争、战争;
“让”字展开就是礼让、谦让、让贤、禅让。

西方民*主是虚伪的,哪里有民众真正作主人?
西方民*主的实质是:五官统制思维,四肢支配大脑、欲*望主宰理智

有评论说:“西方民*主是一只多头怪兽”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22: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只怪兽。。。。。。看到什么都是怪兽。。。。。。。

儒家“天尊地卑”,与“民*主”相隔万里;
儒家的皇帝称“天子”,天子之意就是“天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2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民*主的实质是:五官统制思维,四肢支配大脑、欲*望主宰理智

朝千里 发表于 2013-2-21 20:27


事实恐怕恰恰相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只怪兽。。。。。。看到什么都是怪兽。。。。。。。

儒家“天尊地卑”,与“民*主”相隔万里;
儒家的皇帝称“天子”,天子之意就是“天意”。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3-2-21 22:02
1567年,让•博丹(Jean Bodin)发表其《国家六论》,
1606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在整个欧洲受到巨大欢迎。

在该书中,雅典被描述为民众国家的原型,
博丹搜罗了一大批古典引文,以揭示民众政府的罪恶

他这样开始:“如果我们相信柏拉图,我们会发现,
他已经谴责了民众等级,称其为 一个市场,那里所有东西都供出卖 。

我们也拥有亚里士多德的类似意见,
他说:借用荷马的权威说法,民众等级或贵族等级都不是好东西。

演说家马克西穆斯•提瑞乌斯(Maximus Tir ius)坚持认为,
民*主政*治是有害的,并因此谴责了雅典、叙拉古、迦太基和以弗所的人民,
因为(塞涅卡[Seneca]说)一个敬重美德的人不可能让人民高兴 。”

博丹质问道:“大众,也就是说一个多头怪兽,缺乏判断力和理性,怎么可能提供任何好的建议?
询问民众的意见(如同过去在民众共和国那里一样),就是从疯子那里寻求智慧。”

([美]珍妮弗•托尔伯特•罗伯兹《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2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浑沌道长 于 2013-2-24 22:35 编辑

“别人都是怪兽!”,批判者必然是用自己的眼光与价值观判断“怪兽”的嘴面。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对不同的意见“攘臂而扔之”,所以“怪兽”遍天下。
一套奴才学问,就是没有做主子的勇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都是怪兽!”,批判者必然是用自己的眼光与价值观判断“怪兽”的嘴面。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对不同的意见“攘臂而扔之”,所以“怪兽”遍天下。
一套奴才学问,就是没有做主子的勇气。。。。。。。。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3-2-24 22:29


外国人学中文,[嘴脸]就变成了[嘴面]。。。
瞧你的[嘴面]!{: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6 15: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外国人的角度。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迷于一字一句,失于全面考察;
迷于一门一派,失于理论根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7: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外国人的角度。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迷于一字一句,失于全面考察;
迷于一门一派,失于理论根源。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3-2-26 15:01
看客观看、故名客观,
人主观看、因名主观。

看人结婚,岂如自己结婚感觉真切?{: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0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客观看、故名客观,
人主观看、因名主观。

看人结婚,岂如自己结婚感觉真切?{:soso_e113:}
朝千里 发表于 2013-2-26 17:21


果如是,则“闭门造车”者,车成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3-2-27 19:46 编辑

西方哲學正是閉門造車,而中國古聖賢學問則源於社會實踐…
混沌道長確實混沌,何其不明事理之甚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2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哲學正是閉門造車,而中國古聖賢學問則源於社會實踐…
混沌道長確實混沌,何其不明事理之甚也…
朝千里 发表于 2013-2-27 18:20

又见口号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哲學正是閉門造車,而中國古聖賢學問則源於社會實踐…
混沌道長確實混沌,何其不明事理之甚也…
朝千里 发表于 2013-2-27 18:20
中国文化的大树上不接“哲学”果

恩格斯有一个论断: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
奇怪的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却基本上没有谈及历史。

人们有时指谓婆罗门教或佛教为冥想。
但婆罗门教或佛教都有宗教实践,都有非凡的修行,
婆罗门教和佛教的理论都基于这种超凡入圣的修行。

而儒学则源于史学、基于政*治实践及士君子的社会道德实践。
(儒学是大智慧,其学问形态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哲学”则来源于冥想,是闭门造车、脱离社会实践。
无论古希腊哲学、还是德国古典哲学或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如此。

“哲学”概念来自古希腊文,意思是“爱智慧”。
然而,我们知道“温故”才能“知新”,
而哲学既无历史(温故)的滋润,
也脱离社会(知新)的实际,
无异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样的“哲学”与其说是“爱智慧”,不如说是小聪明。

中国文化有一个史学传统,崇尚“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精神,
有儒学、经学、理学、心学、朴学、子学,就是没有“哲学”。

中国文化的大树上本不接“哲学”果。
令人不解的是,近代以来的学人们都竞相崇洋,
争着为中国学问贴上“哲学”标签,
从而使“大智慧”沦为“小聪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话不经意间道出了一个事实真*相,即西方哲学家们的理论都来源于冥想。

而中国的《六经》不同,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来源于历史的实践。
“六经皆史”,不是“六经皆史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评判历史和政 治的准绳。
温故而知新,鉴往以知来,是未来政*治方向的指针。子曰:“虽百世可知也”是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0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的大树上不接“哲学”果

恩格斯有一个论断: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
奇怪的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却基本上没有谈及历史。

人们有时指谓婆罗门教或佛教为冥想。
但婆罗门教或佛教都有宗教实践,都 ...
朝千里 发表于 2013-3-1 10:30


朝先生不妨论证一下“天尊地卑”的历史来源。。。。。。

“闭门造车”立见真章。{: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0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就是,非常赞同楼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6: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尊地卑是系辞中的第一句,但系辞中同样有这样的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同出现在系辞,而且都是提及天尊地卑,因此它们的意思不可能差太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卑也是德的一种,也是要礼的,我们同时也知道,那个时候“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可见,这个卑,绝对不是卑贱的卑,因为它是要“以礼相待”的,对代它怎么也要比庶人要高。

为什么会出现后世会把天尊地卑中的卑等同于卑贱的卑,那是因为词性改变,有许多词性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意孤行”原本是一个褒义词,说人的意志很坚定,而现在则是贬义词;衣冠禽兽原本就是指花纹,现在就是骂人是禽兽。怡红院原本更是《红楼梦》大观园中贾宝玉的住所,现在某些古装电影里成了妓院的代名词的。

把变化了词义等同原本的词义那是相当可笑的事情。别的不说,就用红楼梦的怡红院来说,如果怡红院是妓院,那么让皇妃的行宫取个妓院的名字,整个贾府不是要满门抄斩,发配充军?

回过头来说,地的地位其实也是很高的,在许多文化上面都可见一班,即使现代人不懂怎么知道中国古文化,但这些东西都是略知一二的。。

1:我们常说社稷江山,社神就是土地神,社稷是古代农业国家的立国之本,祭祀土地也有专门的礼器;

2:秦始皇泰山封禅,祭祀八山八神,地主第二,仅次天主,比起阴祝阳主等都要前。

3:古代人很重视名字的排列:三才天地人,地也比人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2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皇者为尊,臣者为卑,皆为德。
所谓“礼”皆法于此。

儒家理论,以“礼”为基,其所依托者,乾坤定矣,尊卑位矣。
所谓“乾坤定矣,尊卑位矣”,起于立君而崩于动*乱。
因而儒家理论,适合于对官吏的教导,不适合于对领导的定立。
古代以武立君,今由如是,所以落后者,不显民*意,无视民权也。

民*意不显,则君皇独*裁,更无监督者。
无视民权,则百姓鱼肉,所谓“礼”,又有何制约哉。

所以儒家理论如帝皇衣裳,为统治者服务,又何言“以民为本”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21: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朝先生不妨论证一下“天尊地卑”的历史来源。。。。。。

“闭门造车”立见真章。{:soso_e120:}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3-3-3 09:41

世間萬物,以人為本。
天地人三才,人立於天地間,頂天立地,天在人上、地在人下,
尊者上位也,卑者下位也,天尊地卑是事實描述,不是價值判斷。

尊者上也,卑者下也,“天尊地卑”就是天上地下,有何不妥?
難道非要說成是“天在下、地在上”才合理?那豈不成了顛倒的世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2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3-3-3 21:10 编辑
皇者为尊,臣者为卑,皆为德。
所谓“礼”皆法于此。

儒家理论,以“礼”为基,其所依托者,乾坤定矣,尊卑位矣。
所谓“乾坤定矣,尊卑位矣”,起于立君而崩于动*乱。
因而儒家理论,适合于对官吏的教导,不适 ...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3-3-3 20:02
君为尊,臣為卑,說的是上下級關係。
難道你們外國不也有上下級關係嗎?

在部隊中,士兵不服從長官的命令,輕則罰禁閉,重則軍法從事。道理至為淺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