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乾坤客

[西周] 关于平王东迁的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1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襄公元年,不可能嫁女弟为平王妻,此时秦为周王室家臣附庸。秦杂居戎狄之间与戎狄通婚自然而然的事儿。
戎狄非一国,在西周与春秋时,戎狄也是一股政治势力,中原华夏之族也是长期与戎狄有外交往来。灭幽王的政治势力中的申、许、吕以及秦、晋的诸夏联合了戎狄,与以幽王为代表的周王室作对,并且灭了幽王。而且以后这些诸夏也是推举平王的主要政治势力。
春秋时的王子带也是联合戎狄赶跑周襄王,自立为王。灭幽王立平王,应该是戎狄势力参与的周王室内部或诸夏的政治斗争。双王挣位也是这场政治争斗的延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2: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说的对。秦襄公元年,还是幽王在位年,是以,丰王不会是平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17: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时鄂有两地。一是在河南南阳以北或南阳北部。这是周初封伯夷叔齐的申国故地,大概在南阳的南召与方城县附近。宣王时又封伯夷叔齐子孙于此地。战国期间被楚国灭亡,湖北简称鄂,大概也由此而得。参与立平王的申侯应该是叔齐的子孙,被周穆王封于咸阳以西的西申国的申伯。许、申、姜、齐这是周时的姜姓四大国,周初姜姓为戎狄,并且一直是周王室姬姓的婚配大姓部落。周初的太姜之后都处于这些戎狄部落。
另一地在山西乡宁县有鄂邑,该地在山西河东,吕梁山南端河津市北,春秋时晋国的鄂侯封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18: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鄂侯在殷商末年就闻名于世。殷纣王就是以西伯侯、九侯、鄂侯为三公。不过这鄂侯与后来成为晋国国君的鄂侯不是一回事儿。但估计其名都来自于鄂地,这就是山西乡宁县的鄂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9: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
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日不时。
胡为我作,不卿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
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孽,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7 20:28 编辑

圅(函)皇父乍(作)琱□般(周妘盘)盉□(尊)器□(簋)[一]□(具),自豕鼎降十又[一],□(簋)八,两□(罍)两□(壶),琱□(周妘)其迈(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也许这个皇父簋是幽王器。

《济源志》载,西周武王封弟原叔为原国,为苏忿生苏国之邑。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宣王封仲山甫为樊侯即樊国。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皇父孔圣作都于向为向国。这说明今河南济源市,周初武王时此地封弟原叔称原国,宣王时赐此地给仲山甫为樊国,幽王时又把此地给皇父孔圣为向国。所以,济源周时有原、樊、向之称
皇父簋.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7 20:09 编辑

家伯维宰,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是幽王的叔叔,可称为家伯,但也可能是虢石父。但此时,番姓人为司徒,郑桓公似还没有做司徒。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士父钟.jpg

士父钟

西周晚期
通高5.2cm 铣距26cm 重17.08kg
清宫旧物(原藏颐和园)
  此钟长腔封衡,有旋和干,鼓部较宽,钲、篆、枚间及周围有微突的界栏,枚作平顶两段式。纹饰也是当寸的典型风格,甫部环带纹,干卜重环纹,篆带和隧部怖有不同风格的夔龙纹。钲间和左鼓铸铭文9行68字。大意为:某某做我死去的光荣的父亲叔氏的一套编钟,用来使我死去的父亲高兴。光荣的父亲庄重的在天上。每当套编钟叮叮咚咚敲晌的时候,就会降赐给我众多无边的福气。降赐的福佑平安,广开士父之身,使其达到长寿。士父及某某万年,子孙后代水远将此神宝用在宗店祭祀中。
  士父编钟传世共四件,两件在北京故宫,另两件下落不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番生簋:丕顯皇祖考,穆穆克哲厥德,儼在上,廣啟厥孫子于下,于大服,番生不敢弗帥型皇祖考丕显元德,用申恪大命,屏王位,虔夙夜敷求不僭德,用諫四方,柔遠能邇,王命?司公族、卿事、太史寮,取徵廿鋝,錫朱韍、蔥衡、鞞璲、玉環、玉(?)、車、電軫、賁較、朱(鞹)、(靳)、虎冪、纁裏、錯衡、右厄軛、畫(革+專)、畫(车+昏)、金蹱、金豙、金簟弼、魚箙、朱旜、金枋二鈴,番生敢對天子休,用作簋,永寶。

番生做的官太大了,司公族、卿事、太史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7 20:36 编辑

雨无正
浩浩昊天(1),不骏其德(2)。降丧饥馑,斩伐四国(3)。旻天疾威(4),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5)。若此无罪,沦胥以铺(6)。
周宗既灭(7),靡所止戾(8)。正大夫离居(9),莫知我勚(10)。三事大夫(11),莫肯夙夜。邦君诸侯(12),莫肯朝夕(13)。庶曰式臧(14),覆出为恶(15)。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16)。如彼行迈(17),则靡所臻(18)。凡百君子,各敬尔身(19)。胡不相畏(20),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21)。曾我暬御(22),憯憯日瘁(23)。凡百君子,莫肯用讯(24)。听言则答(25),谮言则退(26)。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27),维躬是瘁(28)。哿矣能言(29),巧言如流,俾躬处休(30)!
维曰予仕(31),孔棘且殆(32)。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33)。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34),无言不疾(35)。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36)?[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頍弁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岂伊异人,兄弟具来,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
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尔酒既旨,尔肴既阜。岂伊异人,兄弟甥舅,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11 12:53 编辑

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烕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慇慇。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大雅·召旻》

旻天疾威1,
天笃降丧2。
瘨我饥馑3,
民卒流*亡。
我居圉卒荒4。

天降罪罟5,
蟊贼内讧。
昏椓靡共6,
溃溃回遹7,
实靖夷我邦8。

皋皋訿訿9,
曾不知其玷。
兢兢业业,
孔填不宁10,
我位孔贬11。

如彼岁旱,
草不溃茂12,
如彼栖苴13。
我相此邦14,
无不溃止15。

维昔之富不如时16,
维今之疚不如兹17。
彼疏斯粺18,
胡不自替19?
职兄斯引20。

池之竭矣,
不云自频21。
泉之竭矣,
不云自中。
溥斯害矣22,
职兄斯弘23,
不烖我躬24。

昔先王受命25,
有如召公26,
日辟国百里,
今也日蹙国百里27。
於乎哀哉28!
维今之人,
不尚有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无罪无辜,乱如此幠。
  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
  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君子信盗,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乱是用餤。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此,福禄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此,鞞琫有珌。
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此,福禄既同。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青蝇
营营青蝇(1),止于樊(2),岂弟(3)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4),谗人罔极(5),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6),谗人罔极,构(7)我二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⑴,匪莪伊蒿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⑶。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⑷。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⑸,维罍之耻⑹。鲜民之生⑺,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⑻?无母何恃?出则衔恤⑼,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⑽。拊我畜我⑾,长我育我,顾我复我⑿,出入腹我⒀。欲报之德。昊天罔极⒁!
南山烈烈⒂,飘风发发⒃。民莫不谷⒄,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⒅,飘风弗弗⒆。民莫不谷,我独不卒⒇![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雅·甫田
倬彼甫田(1),岁取十千(2)。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3),今适南亩(4)。或耘或耔(5),黍稷薿薿(6)。攸介攸止(7),烝我髦士(8)。以我齐明(9),与我牺羊(10),以社以方(11)。我田既臧(12),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13)。以祈甘雨(14),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15)。
曾孙来止(16),以其妇子。馌彼南亩(17),田畯至喜(18)。攘其左右,尝其旨否(19)。禾易长亩(20),终善且有(21)。曾孙不怒,农夫克敏(22)。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23)。曾孙之庾(24),如坻如京(25)。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26)。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27),万寿无疆。[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雅·菀柳

有菀者柳⑴,不尚息焉⑵。上帝甚蹈⑶,无自昵焉⑷。俾予靖之⑸,后予极焉⑹。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⑺。上帝甚蹈,无自瘵焉⑻。俾予靖之,后予迈焉⑼。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⑽。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⑾?[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番国的青铜器青铜器的伪造、仿造与辨别
    一、番国的青铜器
    尽管在史书中关于番国较为详细、可靠的材料不多,但传世的番国青铜器数量却不少,延续的时问从西周中期一直到春秋晚期。番国青铜器为我们研究和确定番国的族源、地望、历史提供了诸多可靠的证据。
    1、番生簋
    定制青铜器西周时期的铜器,簋盖隆起,捉手作圈状。捉手内饰团鸟纹。簋盖上有铭文,共11行139字,载周王令番生“司公族、卿事、太史寮”,并赏赐他衣物、车马、器具等事,番生感恩,并誓报周王知遇之恩,因此而作簋。铭文曰:
    不显皇祖考,穆穆克哲,厥德严在上,广启厥孙子于下,于大服。番生不敢弗师型皇祖考不显元德,用绸缪大令屏王位。虔夙夜溥求不潜德,用谏四方,远能迩。王令司公族、卿事、太史寮。……番生敢对天子体,用作簋,永宝。[1]133
    郭沫若说:“其为厉世器无疑。余谓《十月》篇之‘番维司徒’即此番。”[1]133-134
    2、番匊生壶
    西周时期的铜器,壶高60.9厘米,呈圆形,高束颈,宽垂腹,通体布满了水波一样的花纹,以两只口衔细环的夔龙作为壶耳。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中国青铜器展厅之中。番铜生壶盖内铸铭文32字:
    隹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番匆生铸媵壶,用媵厥元子孟妃乖,子子孙孙永宝用。[1]134
    此壶是番铜生为其女孟妃乖出嫁所作的媵器,也是公认的目前所见最早出现“媵”字的媵器。郭沫若说:“生即番生,铜与生一字一名也。”[1]134又在《金文丛考》中说:“此与‘番生簋’乃一人之器,即厉王时之司徒番……生乃司徒番之名,铜其宝”[2]112-113
    按郭沫若观点,番生簋和番 生壶同为一人所为,其主人即《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之中的司徒番。其年代在西周后期的厉王时代。而董作宾认为它是周孝王时期的器物[3]263。张懋镕认为:“廿六年番铜生壶,虽然从形制、纹饰、铭文诸方面很难确定它的王世,但王年超过26年的周王只有厉王与宣王。如果将其置于孝世或夷世,都与文献相悖,无法解释。”[4]33从器物的风格和周王朝的王年来看,郭沫若将其定于厉王时期是正确的。但是,郭沫若认为番铜生即《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的司徒番却有待商榷。因为如果诗中的司徒番便是番铜生,那这首《十月之交》就当作于周厉王时期。但是从诗歌本身和当时的史实来看,《十月之交》当作于西周末年的周幽王时期,诗云:“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诗序》说:“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5]665 《国语·周语上》载:“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6]9这与诗意相合。陈子展先生于此诗的分析甚详:
    《十月之交》,《序》说“大夫刺幽王”之诗。刺幽王何事?按刺幽王宠艳妻、用小人,致有灾异,诗中已经表明。“三家义与毛同”。朱子《辩说》无文,《郑笺》云:“当为刺厉王。”刺幽?刺厉?学者争辩二千数百年。其间宋范氏《补传》、清阮氏《补笺》或从史事,或从古历法科学,确认刺幽。今又得现代天文历法科学家之证实。《汉书·古今人表》以皇父卿士、司徒皮、大宰家伯、膳夫中术、内史报子、趣马檗、师氏禹,并列下下,在幽王褒姒后。此当出于《齐诗》,与《毛诗》合。[5]669-670
    所以,《十月之交》的司徒番并非作簋与壶的番生(番铜生),而是番生的后人。可见,番氏一族在周厉王朝以前就深得周王朝所重用,且身居王室要职,并一直延续至西周末年。
    3、番生鼎
    西周时期铜器,器物高29厘米,口径l9厘米,为扁圆腹,腹部饰有一圈简单朴素的花纹。内腹底部有铭文5行32字:
    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番匀生铸媵鼎,用媵厥元子孟妃乖,子子孙孙永宝用。[7]66
    此鼎收藏于北京师范大学文物博物馆,2002年出版的《北京师范大学文物博物馆藏品选》一书收入此鼎,并将其定为商代铜器[8]。周增光认为此鼎与番铜生壶同时铸造,也是厉王时期的器物:“从内容看,这段文字与上述圆鼎的铭文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一自铭为‘壶’,一自铭为‘鼎’。番铜生壶是西周贵族番铜生铸制、用来陪嫁其长女孟妃乖的媵器……该鼎应与番铜生壶是同一时间铸造的同一组青铜礼器中的一件,应命名为‘番铜生鼎’[7]66
    4、番妃鬲
    西周时期铜器,番妃鬲有铭文l2字:
    王作番妃齐鬲,其万年永宝用。[9]
    此为周王娶番国之女,并为之作器。此亦为西周之器物,是番氏一族在西周中期至后期备受周王宠信时的证明。
    5、番君鬲
    春秋早期器物,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鬲口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口沿有铭文17字:
    唯番君酝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用。[10]2.24
    束颈鬲在西周晚期逐渐消失,此鬲虽为春秋早期之器,然仍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为鬲而铭文称鼎,是因为鼎、鬲形近的原因。
    6、番子伯舍匜
    番子伯台匜为春秋早期铜器,高20.5厘米,前有长流槽,圆底下有四个夔形扁足,口沿饰S形兽体纹,腹饰瓦纹。内底铸铭文17字:
    唯番伯合自作匜,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用。[11]。
    此厘1974年春在信阳长台关乡甘岸村出土,同时出土还有1件铜盘和另一件铜匜。
    7、番哀伯鼎、盘、匜
    1979年3月在信阳县吴家店杨河发现了二鼎、一盘、一匜,为春秋早期器物,铭文分别为:
    唯番哀白(伯)者君自作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之。[12]43
    唯番哀白(伯)者君用其吉金自作旅盘,子孙永宝用之 [12]43
    唯番哀白(伯)者君自作宝匝,其万年子子孙永宝用。[12]43
    于此,《简报》认为此为“甫哀伯”,甫即为吕,当是春秋时期吕国墓[12]45。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为番国墓,如李学勤等。“番哀伯”,学术界又作“番昶伯”[11]793-794此三器风格、铭文内容相同,是春秋早期同一人所作之器物。
   8、番叔壶
    春秋早期器物,1986年在信阳县平桥西5号春秋早期墓葬出土,铜壶上有铭文日:番叔口龠,自作宝壶,其永用之。[11]794
    9、番君伯龙盘
    春秋早期器物,1979年出土于潢川县彭店乡,盘通高12厘米,浅盘折沿,双附耳,圈足下有三个兽面扁足。口沿下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内底铸铭文18字:唯番君伯龙用其吉金,其万年子孙永用之享。[l3]91
    同时出土的还有青铜鼎1件,此亦春秋早期之物,与番哀伯之器前后相距不远。当是番国在东移过程中留在潢川境内的。
    10、上郗公簋
    1979年南阳淅川下寺8号墓出土一件上都公簋,为春秋时期的器物,通高17.8厘米,重5.55公斤。直口平折沿,腹壁斜坦,方圈足沿外折,圈足上有椭圆形缺,通体饰蟠虺纹。盖与器造型、纹饰相同。有铭文37字:
    隹正月初吉丁亥,上都公择其吉金,铸叔赫、番妃媵篮,其眉寿万年无期,子子孙孙永宝用专[14]9-10
    上都公簋为叔嫁和番妃出嫁所作之媵器,叔嫁即叔芈,是楚国之女,番妃为番国之女,番女当为叔嫁之媵。都国在春秋时归于楚,与番同为楚之附庸之国,两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11、番君召簋
    番君召笸为春秋中期器物,铭文日:
    番君召作馈簋,用享用孝,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之。”[15]10,17,4
    传世有5件番君召簋,均有铭文4行,22字,无论是格式、风格还是铭文内容都完全一致,徐少华认为:“器铭布局整齐,字体向秀隽发展,风格与传世《陈侯作王仲妫番簋》十分接近。‘王仲妫’我们认为即《左传》庄公十八年所载虢公、晋侯为周惠王所娶后妃‘陈妫’,当在公元前676年,当春秋早中之际,番君召簋亦应在此时或略晚。”[16]128-129徐少华的结论是正确的。
    12、鄱子成周编钟
    春秋后期器物,1978年在固始县侯古堆出土俐编钟9件,均有铭文,有两件铭文相同,为16字,另一件正面27字,分别为:
    唯正月初吉,丁亥,鄱子成周,择其吉金,永。[17]53-54
    唯正月初吉,丁亥,鄱子成周,余自出丞,山口口口,口父子孙,保此鼓。[17]53-54
    1978年3月,固始县城关镇南山头砖瓦厂的一名工人,在一处名为“侯古堆”的地方取土发现了青膏泥和青铜器。“固始侯古堆”古墓葬呈现在世人眼中。据专家研究,死者为宋景公的季妹、夫差的夫人,是夫差取潘之后,携带夫人占领潘地时,夫人发病致死,埋葬于此的[17]101。墓中出土的番国钢器是夫差克番之后所获得的番国战利品[18]315-316。
    13、番仲戈
    春秋战国之际的器物,2O世纪70年代初,出土于湖北当阳县金家山43号楚墓,戈援与胡部有错金的鸟书文8字(援6、胡2):
    番仲作伯皇之造戈。[19]95
    此如众多的番国器物的发现,不仅为我们研究番国的族源提供了史料,同时也为我们了解番国的历史、地望等提供了直接和问接的证据。
    从番国青铜器的制作风格、铭文来看,它体现出中原文化、淮河流域文化和楚文化融合的特征。
    在西周时代,作为朝庭重臣的番铜生(或番生)对周王朝鞠躬尽瘁,对周王毕恭毕敬,在其铜器铭文中极尽忠诚与谦逊。青铜器的风格也与西周中原铡器一致。南迁之后,在铜器的风格上承袭西周后期中原青铜器风格,如“番君酝鬲”束颈、突肩,但是,在其铜器铭文中自称“番君酝伯”、“番君伯龙”、“番君召”等。淮河上游地区的一些诸侯国的国君多自称“君”,如黄君、樊君等。番国君王自称为“君”,一方面表现出对周王室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淮河流域文化之影响。之后,由于附属于楚国,番国贵族很多人在楚国为官,番国文化自然而然地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如春秋战国之际的器物“番仲戈”,戈援与胡部都有错金的鸟书铭文。鸟书文春秋时期产生于楚国,然后沿汉水、淮河流域向东流传,最后在吴、越文化中得到发扬光大。番国的鸟书文当然源于楚文化,同时番国也是鸟书向东传播的一个中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0: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武
赫赫明明(1)。王命卿士(2),南仲大祖(3),大师皇父(4)。整我六师(5),以脩我戎(6)。既敬既戒(7),惠此南国(8)。
王谓尹氏(9),命程伯休父(10),左右陈行(11)。戒我师旅,率彼淮浦(12),省此徐土(13)。不留不处(14),三事就绪(15)。
赫赫业业(16),有严天子(17)。王舒保作(18),匪绍匪游(19)。徐方绎骚(20),震惊徐方。如雷如霆(21),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22),如震如怒。进厥虎臣(23),阚如虓虎(24)。铺敦淮濆(25),仍执丑虏(26)。截彼淮浦(27),王师之所(28)。
王旅啴啴(29),如飞如翰(30)。如江如汉,如山之苞(31)。如川之流,绵绵翼翼(32)。不测不克,濯征徐国(33)。
王犹允塞(34),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35)。徐方不回(36),王曰还归。[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1: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本纪年

 幽王名涅。(《史記?周本紀》:「宣王崩,子幽王宮涅立。」)

  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

  晉世子仇歸于晉,殺殤叔,晉人立仇,是為文侯。(《史記?晉世家》:「殤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襲殤叔而立,是為文侯。」)

  王錫太師尹氏、皇父命。(《詩序》:「《節南山》,家父刺幽王也。」其詩曰:「尹氏太師。」「《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其詩曰:「皇父卿士。」)

  二年。(原注:辛酉,晉文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幽王二年,晉文侯仇元年。)

  涇、渭、洛竭,岐山崩。(《周語》:「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三川竭,岐山崩。」注:「三川:涇、渭、洛。」)

  初增賦。

  晉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是為鄭桓公。(《水經?洧水注》引《紀年》:「晉文侯二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為桓公。」說見《古本紀年輯校》。)

  三年,王嬖褒姒。(《史記?周本紀》:「三年,幽王嬖愛褒姒。」)   冬,大震電。(《詩?小雅》:「曄曄震電。」)

  四年,秦人伐西戎。(《史記?秦本紀》:「莊公生子三人,其長男世父。世父曰:「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遂將擊戎,讓其弟襄公。」案《年表》襄公立在次年。)   夏六月,隕霜。(《詩?小雅》:「正月繁霜。」傳「正月,夏之四月」,則周六月也。古《紀年》用夏正,而此從周正,殊為未照。)

  陳夷公薨。(《史記?陳杞世家》:「武公卒,子夷公說立。是歲,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陳夷公盡幽王三年。)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史記?周本紀》:「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后,并去太子宜咎。太子出奔申。」)

  皇父作都于向。(《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

  六年,王命伯士帥師伐六濟之戎,王師敗逋。(《後漢書?西羌傳》:「王破申戎,後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濟之戎,軍敗,伯士死焉。」注:「並見《竹書紀年》。」)

  西戎滅蓋。(《後漢書?西羌傳》:「其年,戎圍犬丘,虜秦襄公之兄伯父。」此云「滅蓋」,乃「犬丘」二字訛合為「蓋」字耳。)

  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詩?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序:「《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唐書?歷志》:「張說《日蝕議》:「《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虞○以歷推之,在幽王六年。」」)

  七年,虢人滅焦。(《水經?河水注》:「陝東城即虢邑之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   八年,王錫司徒鄭伯多父命。(《鄭語》「幽王八年而桓公為司徒。」)

  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以為太子。(《御覽》一百四十七引《紀年》:「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伯服以為太子。」《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以為太子。」)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鄭語》:「申、繒、西戎方彊。」)

  十年春,王及諸侯盟于太室。(《書鈔》二十二引《紀年》「盟于太室」四字,《左?昭四年傳》:「周幽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秋九月,桃杏實。(《御覽》九百六十八引《紀年》:「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實。」)

  王師伐申。(《鄭語》:「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

  十一年春正月,日暈。(《通鑑外紀》:「幽王之末,日暈再重。」)

  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史記?周本紀》「申侯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遂殺幽王驪山下。」《鄭世家》:「犬戎殺幽王于驪山下,并殺桓公。」)

  犬戎殺王子伯服。《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紀年》:「伯盤與幽王俱死于戲。」)

  執褒姒以歸。(《史記?周本紀》:「虜褒姒而去。」)   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攜。(原注:是為攜王,二王並立。《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紀年》:「先是申侯、魯侯、許文公立平王於申。以本太子,故稱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攜。周二王並立。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公所殺。以本非適,故稱攜王。」)武王滅殷,歲在庚寅。二十四年,歲在甲寅,定鼎洛邑,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共二百八十一年。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幽王庚午,二百九十二年。(《史記?周本紀》集解引《紀年》:「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通鑑外紀》引《汲冢紀年》:「西周二百五十七年。」此「二百八十一年」,與古《紀年》不合,乃自幽王十一年逆數,至其前二百五十七年,以此為成王定鼎之歲,以與古《紀年》之積年相調停。蓋既從《唐志》所引《紀年》,以武王伐殷之歲為庚寅,而共和以後之歲名又從《史記》,無怪其格格不入也。余疑《隋志》所引堯元年丙子,《唐志》所引武王十一年庚寅,皆歷家追名之,非《紀年》本文,蓋雖古《紀年》中亦多羼入之說也。)

  平王(原注:名宜臼。《史記》作「宜咎」。)

  自東遷以後始紀晉事,王即位皆不書。(《春秋經傳集解後序》:「《紀年》無諸國別,惟特記晉國。晉國滅,獨紀魏事。」)

  元年辛未,王東徙洛邑,(《史記?周本紀》:「平王立,東遷于雒邑。」)

  錫文侯命。(《尚書序》:「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晉侯會衛侯、鄭伯、秦伯,以師從王入于成周。(《史記?衛康叔世家》:「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又《秦本紀》:「襄公以兵送周平王。」)

  二年,秦作西畤。(《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元年,秦初立西畤,祠白帝。)

  魯孝公薨。(《史記?魯周公世家》:「孝公立二十七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魯孝公盡平王二年。)

  賜秦、晉以邠、岐之田。(《史記?秦本紀》:「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命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

  三年,齊人滅祝。

  王賜師徒鄭伯命。(《詩?鄭風》序:「《緇衣》,美武公也,父子並為周司徒。」)

  四年,燕頃侯卒。(《史記?燕召公世家》:「頃侯二十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二十四年,頃侯卒。」《十二諸侯年表》燕頃侯盡平王四年。)

  鄭人滅虢。(《漢書?地理志》注:「臣瓚曰:「鄭桓公寄奴與賄于虢、會之間,幽王既敗,二年而滅會,四年而滅虢。」」)   五年,秦襄公帥師伐戎,卒于師。(《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五年,秦襄公伐戎,至岐而死。)

  宋戴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三十四年,戴公卒。」《十二諸侯年表》宋戴公盡平王五年。)

  六年,燕哀侯卒。(《史記?燕召公世家》:「哀侯二年卒。」《十二諸侯年表》燕哀侯盡平王六年。)

  鄭遷于溱、洧。(《詩譜》:「幽王為犬戎所殺,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于東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左洛右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

  七年,楚子儀卒。(《史記?楚世家》:「熊咢卒,子熊儀立,是為若敖。若敖二十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二十七年,若敖卒。」《十二諸侯年表》楚若敖盡平王七年。)

  八年,鄭殺其大夫關其思。(《韓非子?說難》:「鄭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女妻胡君,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

  十年,秦遷于汧、渭。(《史記?秦本紀》:「文公三年,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渭、汧之會,即營邑之。」)   十三年,衛武公薨。(《史記?衛康叔世家》:「武公五十五年卒。」《十二諸侯年表》衛武公盡平王十三年。)

  十四年,晉人滅韓。(《詩?大雅?韓奕》序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為晉所滅。」)

  十八年,秦文公大敗戎師于岐,來歸岐東之田。(《史記?秦本紀》:「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案文公十六年當平王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晉文侯殺王子余臣于攜。(《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紀年》:「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公所殺。」)

  二十三年,宋武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武公立十八年卒。」《十二諸侯年表》宋武公盡平王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秦作陳寶祠。(《史記?秦本紀》:「文公十九年,得陳寶。」《封禪書》:「文公獲若石云,於陳倉北阪城祠之,號曰陳寶。」)   二十五年,晉文侯薨。(《史記?晉世家》:「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十二諸侯年表》晉文侯盡平王二十五年。)

  秦初用族刑。(《史記?秦本紀》:「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

  二十六年。(原注:丙申,晉昭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二十六年,晉昭侯元年。)

  晉封其弟成師于曲沃。(《左?桓二年傳》:「惠之二十四年,晉始亂,故封桓叔于曲沃。」《史記?晉世家》:「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于曲沃。」)   三十二年,晉潘父弒其君昭侯,納成師,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晉人殺潘父。(《左?桓二年傳》:「惠之三十年,潘父弒昭侯而納桓叔,不克,晉人立孝侯。」《史記?晉世家》:「七年,晉大臣潘父弒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晉人發兵攻桓叔,共立昭侯子平為君,是為孝侯,誅潘父。」)

  三十三年。(原注:癸卯,晉孝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三十三年,晉孝侯二年。案昭侯上年被殺,是年當為孝侯元年。)

  楚人侵申。(《詩?王風?揚之水》序箋:「申國在陳、鄭之南,迫近強楚,王室微弱而數見侵伐。」)

  三十六年,衛莊公卒。(《史記?衛康叔世家》:「莊公二十三年卒。」《十二年諸侯年表》衛莊公盡平王三十六年。)   王人戍申。(《詩?王風》:「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四十年,齊莊公卒。(《史記?齊太公世家》:「莊公二十四年,周始徙雒。六十四年,莊公卒。」《十二諸侯年表》齊莊公盡平王四十年。)

  晉曲沃桓叔成師卒,子?立,是為莊伯。(原注:自是晉侯在翼,稱翼侯。《史記?晉世家》:「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代桓叔,是為曲沃莊伯。」)

  四十一年(原注:辛亥,莊伯元年。)春,大雨雪。(《御覽》八百七十九引《史記》:「晉莊伯元年,不雨雪。」)

  四十二年,狄人伐翼,至于晉郊。(《御覽》八百七十九引《史記》:「莊伯二年,翟人俄伐翼,至于晉郊。」)   宋宣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武公卒,子宣公力立。十九年,宣公卒。」《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二年,宣公卒。)

  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王使史角如魯諭止之。(《呂氏春秋?當染篇》:「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

  四十七年,晉曲沃莊伯入翼,弒孝侯,晉人逐之,立孝侯子郤,是為鄂侯。(《左?桓二年傳》:「惠之四十五年,曲沃莊伯伐翼,弒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七年,曲沃莊伯殺孝侯,晉人立孝侯子郤為鄂侯。)

  四十八年。(原注:戊午,晉鄂侯郤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八年,晉鄂侯郤元年。)

  無雲而雷。(《御覽》八百七十六引《史記》:「晉莊伯八年,無雲而雷。」《通鑑外紀》:「平王四十八年,晉無雲而雷。」)   魯惠公卒。(《史記?魯周公世家》:「惠公立四十六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魯惠公盡平王四十八年。)   四十九年。(原注:己未,魯隱公元年,《春秋》始此。《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息姑元年。)   魯隱公及邾莊公盟于姑蔑。(《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紀年》:「魯隱公及邾莊公盟于姑蔑。」)

  五十一年春二月乙巳,日有食之。(《春秋經?隱三年》:「春王二月乙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王陟。(《春秋經?隱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21: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7 21:06 编辑

周书·文侯之命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王若曰:「父义和(叔父姬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
「父义和!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汝多修,捍我于艰。若汝,予嘉。」
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juchang)一卣(you);彤弓一,彤矢百;卢(lu,黑)弓一,卢矢百;马四匹。
「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22: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君,能否将番生的铜器拓片弄几张叫咱看看,我想看看这“番”字金文怎么写。{: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7: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8 17:41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番生簋盖及铭文拓片
西周中期
高7、口徑22.3釐米。
蓋隆起,捉手作圈狀。捉手内飾團鳥紋,垂冠回首分尾鳥紋。
【銘文】不(丕)顯皇且(祖)考,穆穆克誓氒(哲厥)德,才(儼在)上,廣氒(啟厥)孫子于(下),于大(服),番生不(敢)弗帥井(型)皇且(祖)考不(丕)元德,用(申恪)大令(命),(屏)王立(位),虔(夙)夜,尃(溥)求不朁(潛)德,用諫亖(四)方,뻴(柔)遠能뗊(邇),王令(命)(司)公族、卿事(士)、大(太)史(寮),取廿寽(鋝),易(錫)朱巿(韍)、뢟黃(蔥衡)、鞞뻘(璲)、玉睘(環)、玉、車、電軫、걥볈봭(賁較)、朱(鞹)、(靳)、虎冟(冪)、熏(纁)裏、逪(錯)衡、右厄(軛)、(畫)、(畫봸)、金(蹱)、金豙(왎)、金믩弼(茀)、魚꿀(箙)、朱旂롪(旜)、金(꾵)二鈴,番生(敢)對天子休,用乍(作簋),永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7: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7: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22715622HT5G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8 19: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斗多的字我终于认识一升了!{:soso_e113:}
番好像像个“米田”的上下结构。番好像很厉害,但在其他资料中很少看到。
这个番,在申国的东南,就是现在的信阳固始,更远离周王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番氏家族曾与周王联姻,诗十月之交在BC776年,当时番氏为司徒,可确证郑桓公是年尚未做司徒。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