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5|回复: 5

历史的存在决定思想的存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3 13: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历史存在的演变路,也要研究思想理论的演变路,研究思想演变的客观化理论与所以然理论,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原则。
在研究历史逻辑传续演变的问题上,往往停留在理论逻辑的论理,矛盾形态的相通性、差异性、差殊性、与分离性。忽视了根本点,不同的历史存在造成不同思想逻辑的根本差异。不是逻辑升华,就是逻辑退化而异变,绝不会原样加工。逻辑退化而异变,成形本质的思想差殊。对历史逻辑的真切辨识,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关注问题,存有惯性显然的逻辑通病。
王大琦的《明儒礼法学》是极好文章,对宋明理学的逻辑全过程的透彻性研究,包括观念体系及范畴涵义的透彻性理解,从而展现着宋明理学演变的思想规律性过程,这是鄙人极为欣赏和推崇的。然而,在研究孟子心性学与宋明理学心性学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上,认定“孟子心性学是宋明理学各派心性论的共同的、直接的根源”。认为荀子礼义学与董仲舒纲常伦理学之间存有逻辑的传续关系。结论的出现,避离不了时下成惯性的逻辑通病。忽视了不同历史存在造就不同思想体系的哲学原则,从而无法理清其思维差异与思想差殊。
一、故然,宋明理学将荀子学踢出儒学圣坛,上承孔孟学,定四书,建构道德内修的儒学体系。清儒章学诚说:“前之人正心诚意则为圣人,后之人正心诚意则为腐儒。”孟子正心诚意的心性学,建构道德务实,即理性务实的儒学体系;宋明理学的正心诚意,建构道德内修的儒学体系。道德务实与道德内修,已成根本性的逻辑差异,思想的本质差殊。
孟子处在诸侯分封的春秋时代,承继古圣的天民一体理念,倡导民贵说,仁政论与性善论的逻辑源根。孟子极其反对危害民本的残贼行为,“残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宋明理学处在君主专*制时代,封建礼教的纲常体系,森严的尊卑等级,其内修心性学,一是适应君主专*制的社会环境;二是维护专*制制度,稳定“大局”。这是历史逻辑成差异的理论源根。
孟子上承孔子学说,开创心性学研究。则重于心性内的主观能动方面,尽心尽性,知命知天而事天,事在人为而人能弘道。所以有君子不谓命的善养浩然之气,倡兴精神哲学。承孔子忠恕仁道而强恕,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具而尽心尽性。同时,孟子逻辑具体化了孔子“天命不可违”的客观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宋明理学心性学的研究,纳入道德内修范围,上接君主专*制历史,与魏晋南北朝的儒道佛三足鼎立成道德儒学历史的全过程,与汉儒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而成道德儒学历史之所以然。道德先验说成形的天理论,衍生“性即理”与“心即理”的逻辑命题。“天命之谓理”的心性定理论,理一分殊,各安性命。吸取了佛理“月印万川”的心性逻辑,儒佛合流而定命定性。即圣贤与愚不肖的定命逻辑,天命之性即天地本性,气质之性有善恶,成清浊不一的定性逻辑,方出现“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观念,繁杂而客观见长的程朱理学;从陆九渊到阳明的“心即理”,千百年皆是此心之理主持一切,成简易主观见长的致良知,本体工夫一体的知行合一。孟子心性学目标明确:人能弘道。宋明理学心性学目标也明确:道德内修。这就是历史逻辑的本质差殊。
孟子心性学是理性务实,“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仁义行,务实的功能与价值,依然体现孔子圣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仁义行务实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圣神境界。心统性情,以性正情,以理正欲的道德务实,“可欲之谓善”,必要启动情欲的动力源。恒心与恒产的社会分工,百姓的安居乐业,成为社会的心性基础与经济基础。宋明理学吸取道家道法自然的逻辑,产生“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的自然观,逻辑互为映照而衍生中为心体庸居常的中庸体用论;心统性情,以性正情制欲的“存天理,去人欲”;“理在气先”而定理,非实践出真知成主体的“一定之理”,而是规定人的知与行的先天定理。从自然论、体用论、心性论,非承续孟子尽心尽性而事天的理性务实,非《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人参务实。孟子心统性情的理性务实,与宋明理学心统性情的抑闭情欲之间,逻辑焉能会通?成思想的本质差殊。
二、荀子礼义学与董仲舒天人感应学之间,不同的历史逻辑已决定了思维性质的截然不同。荀子处在诸子争鸣时代,学术“任性”,尽理性发挥,其理论对后世最具影响力之一是虚一而静谓大清明的解蔽学。荀子时代的学术具有独*立性,理论领先而适应于社会需要程度。相反,董仲舒处在独尊儒术的汉武专*制威权时代,学术“忌讳”,严重阻滞了理性的发挥。理论最错谬的是天人感应的“理论怪胎”,“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依靠天之征兆来警示君王,完全失去了学术的独*立性,开始了理论滞后社会需要的历史时代,开始了道德儒学的异化历史,这就是思想的本质差殊。如果说孟子则重于仁义的主观能动的逻辑论理,荀子则返回客观逻辑的礼义务实,避免孟子仁心主观被曲解走偏蔽而入虚空。孟子的性善论有社会条件的,荀子的性恶伪善说也是有社会条件的。这就是“天有其时、地有其财、民有其治”,“顺天而制天”的人参自然观,王制制命,礼法合治的社会观。制订和执行礼法,由君子阶层担当。君子阶层非宋儒定命定性,有真才实学的易简理得;不分出身门第,根究社会效应。董仲舒建立的纲常体系,白虎通的三纲五常逻辑予以概括。终然,董仲舒理论是异化儒学之始,对情欲的心性自然尚接纳,不似宋明理学走到极端。但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义何以偏离利?明道安可弃事功?可见,儒学传统的理性务实,在董仲舒的理论时代发生转向。董仲舒理论的失落,成形走向是魏晋南北朝儒道佛鼎足之势,接续是宋明理学时代,儒道佛互补内修心性学成形,道德儒学的客观化和所以然的理论逻辑过程。
三、历史的存在,决定了思想的存在。思想的存在,存有领先或滞后社会需求程度的两个走向。当君主专*制政治融入成社会存在,原有学术独*立性成理论领先社会存在,理性务实的儒学体系,向着理论滞后社会存在,缺失学术独*立性的道德儒学发生转向,以之成形汉儒到宋明理学的儒学异化全过程,实质性地成为孔儒的否定阶段。值汉夷王朝再度陵替的明清之际,也将是满清王朝成天命的社会时代,出现儒学脉理传承的实学与启蒙思潮,特别是船山学,避开了满清的专*制干扰,自我而设定了学术独*立环境,理论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自我任性环境,尽心力与财力,专注于艰难卓绝的学术研究。上接张载气学,“为往圣继绝学”,按照历史逻辑循序,对先儒体系及汉唐宋明的道德儒学进行理论探究,从理论方面完成了对道德儒学否定阶段的再否定,回归孔儒阶段,脉理传承成形更高复归的理论阶段。孔儒脉理传承的船山学,代表着儒学文化的最高水平,也是现代文化体系的中西会通,古今转换的文化基础。
历史的存在决定了思想的存在,思想存在必以领先于社会存在,理论满足于社会需要程度。因此,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原则,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思维的哲学原则。跨越悠久的历史时空,研究不同时代成不同逻辑,即思想家之间的文化传续与思想演绎,不可忽视的根本点:按照历史逻辑的演变循序,不同的历史时代必然成形不同的历史逻辑,成形不同的思想时代。明确这一点,方可以确切探究出时代的社会思潮,思想的文化本质,方可以探究出思想演变的客观化理论与所以然理论:洞明传统的文化历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4 13: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历史的存在决定思想的存在 ,其实说的通俗点,就是环境造就人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4 2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是可以这样说。准确而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原则,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思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5: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则,传统哲学有会通古今通义的哲理逻辑;存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传统哲学有理在气中与理在神中的逻辑。中西文化的义理实可会通。理论基础在哲学的范畴内涵及范畴体系的理解方面。须化心血和理论*功夫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5: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存在决定思想的存在。处在诸侯分封的春秋时代,非君主专*制时代的孟子心性学,与处在君主专*制衰落期的宋明理学心性学,断然是不同的历史时代,造就不同的历史逻辑,成形两种不同性质的儒家心性学。同样,处在诸子争鸣时代的荀子学,学术独*立,任理性而发挥。与处在汉武独尊儒术的威权政治时代,学术忌讳而阻滞理性发挥。不同的历史时代,成形不同的历史逻辑,成形两种不同性质的儒学。若将孟子心性学与宋明理学心性学,荀子礼义学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不作历史与逻辑的本质区分,视作逻辑相通的传续关系,无疑成逻辑之大谬。理性务实的儒学传统与道德儒学;心性内外一体而注重研究客观化理论的儒学传统,与内外分隔的道德内修,遗落客观化理论和所以然理论的理论研究,专注研究当然之理的儒学异化,长期视作同体成铁板一块,方导致儒学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捧上天与下地狱的命运轮转,莫衷一是的儒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8: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学术贵在敢言、直言而已。敢言,想透彻,反复推敲,方敢言;直言,心中不存有任何疑虑,不说不快也。希望在我的主题多发表见解,多发表论理性文章,学习进步,共同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