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2|回复: 2

山西河曲罗圈堡长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1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12-23 10:52 编辑 ( f8 R1 T$ }9 [/ r

4 x( u' q! j9 m山西河曲罗圈堡长城) {- I! u: ~) {, c; U
来源:河曲景观0 [- f9 [* F7 h% g  D, m3 H

* c4 t+ y" |! P6 Q: \1 h  罗圈堡距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县城10公里楼子营镇河湾村附近,地处娘娘滩对岸,整座城堡建置在独立山体的高山顶上,始建于明朝初年,城堡全由青砖包砌,高3丈五尺,正南设有瓮城。东连接寨子、南有饮马泉沟,纸房沟,西有八墩台,北有边墙长城、边墙随山而建,东连石城口,西连石梯隘口,控制着整个河曲东西往来的咽喉之地。
6 l: f9 f2 x* ~6 [' C4 `  罗圈堡不但有完整的土堡、延伸进黄河的长城、还能俯览娘娘滩全貌,是拍摄的好地方。罗圈堡是当年的兵营,明朝为了防止蒙古兵突破,沿黄河修筑了百公里的长城,建了四座大型驻兵屯粮的古堡军塞,桦林堡、楼子营、罗圈堡(旧志称鲁家堡)、焦尾城,四座堡城互为犄角,前前后后共一十六座营堡绵亘牵连,除桦林堡属偏关境内,其余三座都在河曲。罗圈堡作为当年的兵营镇守着北纬37度农耕文明线的边墙,现在看来仍然保留了当年战火硝烟、风雨侵蚀的种种痕迹。( H7 V2 z! M5 \9 l% h! S% z
lqb460.jpg
8 R! `& Y: H1 f9 O* y lqb462.jpg
3 V; R8 B' m) M( Q% F+ J lqb463.jpg & T/ F/ n# P# z! j
lqb461.jpg
7 W9 f3 L: b% N$ J  罗圈堡脚下就是黄河摊上第一岛娘娘滩了。站在古堡上俯瞰娘娘滩可以看到这黄河第一岛的全貌,因此在这里拍摄娘娘滩也更容易找到好的角度。娘娘滩本来是沟通两岸的坦途,在当年却成为外族入侵的捷径,因此在两摊上下沿黄河长城一线,居然密集分布了十多座烽火台,烽火台墩遥相呼应,虎视眈眈地监视着两座岛屿对岸的动静。在这里,烽火台、古长城、古州城、古碉堡等建筑遗址随处可见。但如今古城墙被剥了皮,凿成窑洞,城砖被用来垒猪窝、修水渠,著名的罗圈堡长城事实上已经千疮百孔,真的需要好好保护了。
; U3 A3 u, ^# d: _6 N lqb466.jpg
& R( h- `3 h# Y( `- n3 k/ Y lqb464.jpg 9 U! O2 X3 T& }0 m4 ]7 Q/ \8 b' x7 T$ E
娘娘滩
. r# B" u# x' {" Q/ T  九曲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和山西省河曲县相会处,有两个河中之岛——娘娘滩和太子滩。
2 n7 E4 G% g  K$ m, M hwdz8491.jpg
9 ?  E# I- a. U5 s  娘娘滩位于山西省河曲县城北的黄河河道中,面积近13公顷,是个“凸”形小岛,为塞上有名的小绿洲。人在岛上可以听到晋、陕、内蒙古三省、区的鸡鸣。滩上风光秀美、景色诱人,夏秋之时,四周水波浩荡,滩上农舍在葱绿中忽隐忽现,别有韵味。6 S6 f, x" |; Y
lqb666.jpg
7 q" G( F/ _% k( L4 [ lqb465.jpg
1 T/ d/ l' w# [  娘娘滩地势平坦,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O米。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太子滩占地约108亩,遥而望之,似在开阔河面上的一艘巨型舰艇。两岛成为黄河河道中仅有的小岛。
1 V" S8 ^1 U' a2 q8 ?" I% O) g6 i+ K: s  相传,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约前256-前195)驾崩后,皇后吕雉(前241-前180)专横,将代王刘恒(前202-前157)与其母薄姬(?-前155)逐出京城贬谪于此。刘恒母子为避迫|害,北来偏居,见黄河小岛与世分隔,风水又好,于是就分居两岛。薄姬居住的岛后来叫做娘娘滩,刘恒住过的岛后来被称为太子滩。( M7 H! @7 y: l, `0 G, e
lblz8490.jpg
% A( z* ~5 Q. L4 }1 y7 s* t( L  专权的吕后过世后,她一手扶植的吕氏集团倒台,其后刘恒被拥为皇帝(史称汉文帝),其母后为薄太后。于滩上建娘娘庙,故名娘娘滩。黄河小岛,被尊称为“娘娘滩”、“太子滩”,代代相传,一直至今。
/ n( D7 d4 A3 f+ Z# S hwdz8490.jpg - p$ k5 R) }2 T# j0 E
lqb566.jpg 0 g8 J. t6 ?1 h) b# M7 a( {1 [
hwdz8492.jpg ) l4 t) Q: C8 I% r1 P& h0 U
  其实,刘恒母子是否旅居这两小岛,已难作考定,现代人只挖出“富贵”、“万岁”的瓦当,别无佐证。沿河一带民间,还有一种美丽的传说:  a9 I$ p7 a( p/ Z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大神深居黄河边的大山之中。他有一男一女,男的力大无穷,女的灵巧无比。男童经常在姐姐面前出口狂言,要横堵黄河,架设天桥,为民间消除百害黄河之患。一天夜里,大神在山中深宫酣睡,人称“太子”的男童跑到姐姐的绣房玩耍,见姐姐正纳鞋底,便说:“你一夜能纳出一只鞋底吗?”
- C; q2 h& k9 |( H4 f* ]8 S  “能!”姐姐不假思索地回答。
$ g! Q2 \8 F0 r& ~5 I' F  “你吹牛!”太子听了喜笑着反驳。
7 v% k# C+ k/ W+ }+ u7 ~9 k6 t  姐姐见弟弟狂妄,说:“我们打赌!”3 f3 ?' t& m/ ^3 ]+ d, y: D& L" M
  太子指着门外的小山说:“你一夜能纳出一只鞋底,我赶鸡叫时把这座小山搬到黄河中,逆水拉到龙壕,阻绝河水,架出天桥!”
; K1 r2 Q9 `6 r1 {" a  姐姐一听掩面失笑,信口说出:“以鸡叫为限!”
8 P" {. A0 Q" Z! K( X9 q. I! d  这下可惹恼了太子,他从怀中掏出早已备好的铁索,套住山头,开始拉动小山……
- g8 H+ @6 _3 e  r/ d+ P  戏言成赌,见诸行动。姐姐无奈:顺手从河边抓起一把黄土,往河里扔,变成一座小岛。自己站立在小岛上,一边纳鞋底,一边监视弟弟使牛劲。# j7 L6 f: Z6 C- \
  弟弟拉动小山,逆流而上,湍急的河水碰壁后,倒打浪花,逆水回流。快到鸡叫时分,姐姐看见弟弟已距龙壕只有几里之远,大功即可告成,而自己的鞋底子没有纳出一半,便机灵一动,双手捂鼻。学雄鸡高叫,一下子,引动了黄河两岸雄鸡共鸣。
( D4 Y* t6 `% J0 q- y  太子听得鸡叫,气恨地摔下了铁索。姐姐心怀鬼胎,抢白说:“你认输了吧?”太子一看姐姐手中的活计,才纳出一半,说:“你不是更差?”1 s) g- W& l8 F! d! Z5 R3 r+ g" F# {
  两人争执不下时,大神一觉醒来,听得姐弟讥吵不休,一看他们乱动山河,犯了大忌,遂升天禀告玉帝。玉帝降旨:“太子童稚,责父教养不勤,姐姐奸险,降作乌龟,永驮她原先站立之岛,水涨岛升,水落岛降……
. @8 K  N" D" c1 O. e9 A4 p  从此马栅榆树湾就各有一个小岛,人们把太子所拉的岛,称作“太子滩”,把姐姐化龟背负的小岛,称作“娘娘滩”。5 s% {. J, Z  K! Z- o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12-23 10:53 编辑
1 x: f& c3 A% ?7 H
! c1 Y  }% Z. _西口古渡
3 m3 L$ T4 N- H+ f+ G  西口古渡位于河曲县,黄河东岸之上。沿岸巨石垒砌,顺河而下百余米长。彼岸右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口渡,左是陕西省府谷县之大汕渡,当为出河套之进口。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门渡口,历史上可追溯至汉。据旧志载,汉桓帝时有大贾资金行至此死,津长埋之。其子寻父至此,津长悉以金还之,帝闻之曰,君子也,遂名“君子津”。隋唐一直沿用。宋庆历间曾设榷场,直接与契丹、辽、夏进行通商贸易活动,为时所重,极为繁华。金大定间东胜州在此设宣差,总管鹰坊打捕渡河船只河道等事务。元明清以来,经济贸易更为频繁,西接宁夏陇右,北通阴山草地。清圣祖康熙特允鄂尔多斯之请,以故河保营得与蒙古交易,又淮河民垦蒙古地。其时水旱码头,丝绸之路,商贾辐辏,渡河船只云集,五方杂处,兵民繁错,万家烟火于斯盛焉。/ J% K" _# s+ _/ R/ s
xk851d.jpg
' h* a0 j5 P* R6 i& I; a9 H  中文名:西口古渡
5 ^: w9 m' @! _% |' b  地点:河曲县城水西门和内长城之外
! U9 o" z0 G, z/ P8 O+ y3 T  河面宽:约三里
+ {+ }) F/ T1 m3 [: U  人文:河曲城自古三面环水跨长城控黄河
4 \, _: Y& ]- Y5 v+ R$ @! z xk850d.jpg
# P4 F7 y6 ]6 w3 o  m8 f  概述. w0 ]2 E3 {, ~' J) a' t8 I% `
  相关历史
( o# B- m. k' T. L' ~) K  渡口有禹王庙(俗称河神庙),创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位于西口古渡之中段,坐东面河,平面布局为长方形。主体建筑正殿及抱厅,附属建筑戏台,其结构形制相仿,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
: x  ]# w( v! d8 J! W. Z  据道光十三年(1833)禹王庙重修碑记云:“河邑自建其庙宇,斯土居民饮撰久蒙其泽,黄河之水自东北而下,狂澜之发而无泛滥之忧,成胜境矣。”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祭祀日,七月十五日为古庙会日。当晚夜幕中会首棹船于河中,投放三百六十五盏河灯于水中,以求神禹一年之保佑。古会期间,禹王庙张灯结彩,香客成千上万,盛况空前。蒙陕毗邻边民一衣带水摆船而来。山门外戏楼锣鼓喧天声遏三省。凭栏临风,右挹塞外鄂尔多斯大漠之风,左盼陕北大汕之古渡,迢迢千里丝绸路,不禁发思古之幽情,缅想汉桓帝时之君子津。“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惟栏外白云悠悠,黄水滔滔,逐鹿台巍然在望,号称雄关古塞。西口古渡和禹王庙墨彩纷呈,与蒙陕隔河相望,素以鸡鸣三省而闻名遐迩,吸引来中外游人,成为塞北一大人文自然景观。
: @  F$ ^0 @# ~* l1 }% y7 ^7 z  新中国诞生后,晋、蒙、陕边地交通发展很快,从20世纪60年代起,河曲人走河套到宁夏不复徒步。然而沿河西边墙(指明长城)跋涉二千里丝绸之路的日子,毕竟成为历史,留给我们以无尽的遐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1: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12-23 11:04 编辑 3 y9 B2 Q0 A5 X/ S2 R" U
% a7 g* x( p, @" ?
河曲二人台
5 h$ s) [; k/ L  f3 q+ v' z% j; g# z& C  河曲二人台,一泻千里的黄河,几经曲折从内蒙古流入山陕峡谷,越过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寺沟,就到了位于晋、陕、蒙交界的,同属忻州市的河曲、保德二县。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素有“民歌之海”的美称。& z, \6 |, `6 a1 t
2rtff2.jpg * @# H1 m  `8 n- C$ I3 I
  中文名:河曲二人台
$ D1 g5 q9 |. }9 w" J; Y  分类:传统剧目
) {0 {4 L" a# L. @8 Z" i2 H 2rtff3.jpg + e* o8 @* \8 |$ h. |6 Q' l
  简介
! g) m- y7 ?0 Z  “二人台”这一地方小戏就植根在这块土地上,一出《走西口》更以它真实的社会内容、细腻的生活细节、精彩传神的表演、韵味浓郁的唱腔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V! f" z; ^0 Q) b* }% p4 [0 r3 x

+ R6 [( e  ?- H  起源5 a, V* R# N5 ~0 E! s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内容多取材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如《挂红灯》、《打金钱》等。其内容多是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等。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有些经过各种速度的变化处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此外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越来越丰富。演奏和伴奏时,主要有洋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块瓦等乐器。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 q# C5 U& R2 Q9 Z' u

; g9 D  P" o- w9 C  经典剧目* Y6 v# p& X" b) W# J/ Y  c" B% e
  《走西口》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血与泪,苦与恨,情与爱的生动写照。“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在封建社会,由于这里地瘠民贫,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盘剥,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经过山西北部的杀虎口,跨越长城,到察哈尔、绥远等地,即今河套、后山一带去垦荒。因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个通道口——一张家口的西面,故称“西口”。内地人把从杀虎口进入内蒙古地区叫“走西口”。河曲旧志记载:“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糊口养家。本境地瘠民贫,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许许多多的贫苦农民为了养家糊口,维持温饱,到“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口外去出卖劳动力,沿途要遭遇数不尽的艰难,完全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走西口》创作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反映山西大旱灾后,太春和玉莲这对新婚夫妇,为生计所迫,忍痛分离时的无限悲苦。整出戏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不是以故事诱人,而是以细节出戏,以真情感人。新婚不久的太春出去借粮,没有借上,就与伙伴相约远出西口谋生。当他不得不把动身的消息告诉妻子孙玉莲时,整出戏的情节推向了高潮,通过人物的对话,表达了夫妻情深意浓、恋恋不舍的心情。丈夫去口外谋生,妻子多方叮咛,一方语重心长、一方声声相应,对话是那样娓娓动听,情意绵长。通过人物的语言,深刻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今,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的河曲、保德已是旧貌换新颜,它以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晋、陕、蒙三省区的商业流通集市,昔日走西口的悲惨生活已成为过去,但是二人台这朵民间小戏的奇葩,将永远开放在人民的心里。
7 o- Q" M) F7 @3 {, e+ l zx80sl.jpg
2 \/ d% I; \" H5 Y! ~7 a+ V3 W0 p  发展历程
9 b( n: g, u* o$ y# K  2012年10月14日,由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的“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养基地”在河曲二人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河曲县多年来努力发展文化艺术的结果,标志着河曲民歌二人台这一艺术瑰宝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