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1|回复: 0

宋代李纲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7 2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6-5-18 15:27 编辑
) a0 n5 V) b" q/ T0 N% ?" D( Z' X# k9 p. B, Q
宋代李纲锏
+ Z( d5 ~; |  N+ c7 [, g" m8 E- E. d来源:福建之窗9 F" O, p8 e; P
) s$ h- \& m3 N2 }( y/ Q
  宋代名臣李纲和他的贴身武器——锏
# w, \8 F, P) f- T; L1 H# H9 d, k  ?0 q/ E) j
  宋靖康年间李纲锏6 _7 L% B6 n9 P' f
lg0181.jpg
8 i0 n7 @- N. G lg0brief.jpg   e  f" j- r) o$ H9 y. O
lg1181.jpg * \/ s$ A1 J/ `
  李纲像
" e3 L2 L3 }. m' l% q8 ` lg2brief.jpg * d: ^, @( \. ^! b& [
  锏上的金色篆文“靖康元年李纲制”
+ f) @7 d' D! g5 _ lg1brief.jpg 2 d5 R1 K: n, ~* ?! T# B* X2 ]
  “你看,这把剑上有字,靖康元年。”“这不是剑,而是一把锏,还是宋代名臣李纲(1083-1140)造的。”7 @" P" R/ x3 e5 X5 W$ `
  李纲锏是福建博物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96号)的镇馆之宝,也是流传至今的稀世珍宝之一。
& x  O( F/ a% }! o$ I# @& Y  这件珍宝的背后,还有很多颇为周折的故事。: @' F/ _. p7 m# C
lg5brief.jpg 8 }1 O8 U; f1 M+ o& i
  历经千年光彩依旧" o) S  E4 d0 r- x( j
  锏,是古代的冷兵器,不如刀剑常见,但提到“杀手锏”一词,人们对“锏”并不陌生。中国古代使用“锏”这个武器的名人并不多,最有名的是传统年画中“门神”之一唐代名将秦叔宝。* I) I) Q# y$ w4 O
  这把“宋靖康李纲锏”,它通体散发出金属的冷峻,锏身上的花纹清晰、精美,百看不厌。
, |( L+ j" a( f- h  据介绍,锏身全长96.5厘米,内棱长74.1厘米,所配鞘长76厘米,总重约3600克。锏身呈棱状,渐往锋收。四刃每刃面宽1.6厘米,刃锋利光亮,近格处一刃面嵌金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七字。
' i- Z5 N1 T. a* O& y  仔细观察,锏格呈四瓣花形,锏把圆柱形,为花梨木,刻斜旋道纹,锏把后端有穿孔,首呈爪楞状。锏身配有清代圆形红木套鞘,鞘两面对嵌银丝、四瓣花、蝙蝠、古磬、璎珞纹等,鞘口、尾部包铜边,上刻牡丹纹。鞘尖有沁,中部包铜佩、璲二道,璲有纽,以供佩带。0 ^+ e% [# A/ x6 D6 w! C. s6 ~
  在宋《武经总要》中有具体的分类,这把锏归为鞭类。
6 p9 x9 H; ]' m% Y5 R  馆藏的“宋靖康李纲锏”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锏实物。虽然时间已过889年,但该锏保存完整,形制精美,制作工艺高超,在研究宋代政治、军事、冶金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5 N( {' A( b# z- B" @6 H2 x4 `
2 @# r6 X/ E+ u5 y
  李纲亲手造锏贴身带9 `* P6 d9 Z" H/ U7 R
  李纲锏最初主人李纲是一位人生经历丰富之人,他的文德、武功以及崇高的爱国情怀,随着宝锏的展出再次浮现在世人的眼前。
% c8 M! b, p6 h  大宋王朝是一个儒将辈出的朝代,我们耳熟能详者就有范仲淹、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南宋四名臣”之一的李纲也是其中的一位。8 Q9 N. y1 X4 n
  从李纲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文武兼备之人,因直言国事而多次遭到贬谪,锏上的金色篆文“靖康元年李纲制”,告诉世人它出现的历史时间。那么,那年宝锏和它的主人又经历了什么?. ~/ {9 ~* A; B6 y6 {& v* F
  靖康元年(1126年),又称靖康之耻。大宋王朝面对着金兵首次南下,主战派的李纲坚决反对宋廷议和割地,力主抗战,反对迁都,并上书:“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金兵进攻汴京时,李纲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击退金兵。当天夜里,金兵攻打宣泽门,李纲奋力抵御,斩获百余人,金兵败退。之后,金兵又攻打津景阳等门,李纲督战,斩首敌人数千级。2 Y5 M8 V. b) V' w  m
  宋朝的敌人几乎都是以骑兵起家,西夏、金国皆以骑兵见长。李纲自幼就跟随父亲李夔(1047-1121)过着戎马生活,而锏属于短兵器,十分适合与无装甲和轻装甲的骑兵搏斗,特别是用来击打敌兵所骑的马匹头部。可见他是一名富有战斗经验的将领,意志坚定,十分讲究战略。2 T  f. v/ {( ?% s3 K' _+ h' t
lg3brief.jpg $ p$ O  o# t* @8 ]2 G9 a
  尽管李纲忠于宋朝廷,以大宋子民的安危为虑,坚定抵抗金国的侵略,但因金国的诱降政策以及主和派的排挤,一再被贬。
% z! A0 s/ c& d, G2 E  谪居福建的李纲将御赐的所有武器、服饰赠予来看望他的韩世忠(1089-1151),独留此锏。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日病逝于福州,终年58岁。此锏一直跟随着他,但是它并没有跟着主人一同入葬,而是作为一件传世品,辗转至今。
" E  ?6 O: i  w/ z) m3 m; o! N) y lg4brief.jpg
7 e1 Y3 d6 v5 J2 J, J5 G( M6 C  珍贵文物差点被熔炼
1 r2 j- d' q1 A  ~" o  1980年,福州警备区在一次检查工作中发现了李纲锏,到金鸡山后勤修械所检查工作,在仓库角落发现宋代民族英雄李纲之传世兵器——李纲锏。锏有外套,锏上有“靖康元年李纲制”的黄金铭文(篆体字),随后他到福建省军区,向丛德之司令员报告得锏经过,并表示将送交国家博物馆收藏。
- A% M; h4 a6 u3 }0 ]  为了搞清锏的由来,捐献之后特地再向军械库了解,得知兵器是“十年浩劫”后期收缴武斗兵器送南平熔炼的遗留物。  ~- o6 ?6 n6 J3 W% q* C- i! f
  记录显示,李纲锏作为“四旧”之物,从福州林中宇家中被抄走。
& B7 R. S: b/ b0 n  李纲去世之后,这把钢锏几经流传,至晚清时为福州举人林崧祁及其子孙收藏。1884年,法国海军入侵马尾闽江口,林崧祁自发组织乡民参加抗法斗争,挥舞这支李纲留下的钢锏奋勇作战。他的儿子林之夏是辛亥革命上将,曾任闽都督府军务部部长。直至他的孙子林中宇这一代,此锏还一直被林家视为无价之宝珍藏。
1 L1 @+ l- N3 l% T' U  林中宇先生是福州农校退休教师,年龄近80岁。他说,李纲锏平时深锁囊匣,秘不示人。李纲锏下落不明的那段时间,家里人都不知道它还能再次出现。
0 }6 D5 S1 ?( B& Q( T  其实,被带走的珍贵文物,几经周折,进入了金鸡山后勤修械所的仓库中,被周迅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都在着手解决“WG查抄文物”的问题,官方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物归原主”。- v0 @& R, N- x  n; E& x
  当时的省博物馆,也本着“归还原主”的理念,将李纲锏作为“查抄文物”清退给原主,即林中宇。经过多番动员后,1985年5月29日,李纲锏再次由林先生捐献。/ K7 M: T8 k- W) F9 Y6 T+ v
  林中宇说,李纲锏是姑父萧奇斌于1926年从古董商手中购得。萧于抗战中在南京任汪伪政府典礼局局长之职,因之将李纲锏存在林中宇家中。
4 H3 v1 J# F, i. `. w
: K% H' |( L6 z- k( A7 B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