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0|回复: 2

[西周] 师酉和师询的关系试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2 09: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询簋:涉及人物和方国较多的重要器物
时间:2021-01-04 08:03:54  来源:文物出版社
http://news.cnwest.com/sxxw/a/2021/01/04/19410506.html


1959年6月,蓝田县城南寺坡村北沟道中陆续出土了十多件西周青铜器,文物出土后曾辗转运往西安,陕西省文管会、西安市文管会及陕西省博物馆派人收回11件。器物可分两组,一组为询簋器,一组为弭叔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询簋与弭叔簋。这批器物入藏陕西省博物馆后,博物馆专门派段绍嘉携器物简介资料请郭沫若先生鉴定,郭沫若撰《弭叔簋及询簋考释》发表于《文物》1960年第2期。

询簋又作旬簋,通高21厘米,口径24.8厘米,腹围95厘米,该器通身饰瓦纹,低体宽腹,最大径在腹中部。矮圈足外侈,盖上有圈状捉手,口沿下原有一对衔环兽首耳。器心有铭文131字,大义为周王命询适官,管理邑人,并以虎臣为前驱,以西门夷为后备,叫师苓侧新等驻成周作为后备军,走亚、戍秦人等为先驱,征服夷族。周王赐询厚赏,因铸此器以资纪念。铭文记述周王布置军旅大事,为一篇研究西周历史的宝贵资料。作器者为询,故命名为询簋。铭文所述周王命询掌管之事,与师酉簋所掌管之事大致相同,可知,询之官职与师酉相同,应是师。
询簋为青铜器研究中经常提到的一件重要器物,其价值在于铭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少数民族和方国、官职较多,与众多青铜器铭文联系紧密,相互印证,为青铜器研究和断代的重要依据。询簋与师询簋、师酉簋、师酉鼎三件青铜器联系最为紧密,诸多学者均有研究讨论。

关于询簋的年代,郭沫若认为是宣王时器,唐兰、李学勤定为恭王时器,陈梦家、黄盛璋认为是夷王时器,朱凤瀚、彭裕商认为是厉王时器,刘启益、吴镇烽先生断为懿王时器,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断为恭、懿时器。

关于询簋、师询簋、师酉簋、师酉鼎四器之间的关系,大多学者认为询簋和师询簋、师酉簋和师酉鼎均为同一人所作,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师酉和师询的关系,二是询簋和师询簋年代的先后。

师询簋最早著录于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原器已失,器形不详,铭文亦只见摹本;师酉簋目前著录所见四器,大致同形,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分别有藏品;师酉鼎本世纪初为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征集收藏。

郭沫若先生根据铭文中询所管理的夷人名称与师酉所管理的夷人名称基本相同,加上询之祖为乙伯,酉之父为乙伯,认为酉和询为父子。自郭沫若创立师酉为师询之父之说后,唐兰、陈梦家、黄盛璋、朱凤瀚先生等都支持这一观点,只是在王世的排列上有所差异。李学勤先生也曾持这一观点,但后来李学勤、刘启益等先生认为师酉簋在器物形制上要晚于询簋,师酉和师询的关系应该颠倒过来,师酉应该是师询的后裔。彭裕商先生则通过比较两器的册命内容,认为“师酉很可能不是师询之父,二人也可能并不存在亲属关系”。

询簋的纪年是十七年,师询簋纪年是元年。郭沫若、李学勤、朱凤瀚等先生认为询簋作于师询簋之后,也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询簋时代在前。

从询簋铭中可知,询因其先祖辅佐周室而成为周室重臣,周王册封询的权职很大,管理的人众如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夷、秦夷、京夷、毚夷、师苓侧新、斝[jiǎ]华夷、身夷、人、成周走亚、戍秦人、降人、服夷等多达十三四种。

“邑人”含义近同于文献所称之国人,平常务农,战时为武士,其主要成分应当是周人贵族中的最底层,多数当属于士这个阶层,总体来看,“邑人”应当为周人贵族中较疏远的旁系分支。在金文中,还见到邑人出现在师氏、膳夫前面的例子。可见其地位应当高于师氏、虎臣和膳夫。

“虎臣”有学者指出其属于异族成员,“虎臣”在对外战争中,往往充当先头部队,其地位比“邑人”略低。“先虎臣”即作为先锋的虎臣。“虎臣”与“庸”相比,应当属于更早归附周人的异族,从询簋铭文“先虎臣后庸”来看,其地位应当高于庸。“后庸”即追随于虎臣后的庸徒。另外,虎臣在师酉簋铭文中也曾出现。通过询簋和师酉簋可知,询和师酉都是虎臣的首领。在询簋和师西簋铭末,询和师酉亦分别用日名来称呼其父祖,可见,询和师酉之家族也不属于姬姓周人系统。有学者认为,虎臣的长官可能主要是由夷族人担任,这可能也包含着以夷制夷的思想。

“华夷”与“西门夷”“京夷”“服夷”同列,应当作奴隶被征戍去替西周奴隶主服役的。“秦夷”“西门夷”“华夷”“京夷”等可能是周初被迫迁至京畿附近的东夷族,地位卑微,为周室统治之下的贱民。“成周走亚”为官职名。

“戍秦人”可理解为戍守秦地的人或戍守边境的秦人。从询簋铭文可知,当时周原附近居住着众多嬴秦族人,有政治地位高的,也有地位卑微的。地位高的嬴秦族,可能是早期居住在陕甘一带的嬴秦族,如犬丘大骆一族;而秦夷、京夷等可能是周初被迫迁至京畿附近的东夷族,地位卑微,如被周孝王召至汧渭之会养马的非子一族。

(原载于《陕西古代青铜器》文物出版社)

询簋

询簋

询簋铭

询簋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9: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11-12 17:28 编辑

https://www.gxfxw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795

《集成》4342《师询簋》铭文

王若曰:师询,丕显文、武,膺受天命,亦则於汝乃圣祖考,克辅佑先王,作厥肱股,用夹紹厥辟,奠大命,盩和于政,肆皇帝亡斁,临保我有周雩四方,民亡不康靖。
王曰:师询,哀哉,今日天疾威降喪,首德不克規(或尽),故亡承(亡为灾、死之义,承有延及之义)于先王,向汝彶屯恤周邦,绥立余小子,恤厥事,隹王□身厚,今余唯申就乃命,命汝惠雍我邦小大猷邦,佑潢辟,敬明乃心,率以乃友捍御王身。欲汝弗以乃辟陷于艰,锡汝秬鬯一卣、圭瓒、夷狁三百人,询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朕烈祖乙伯、同益姬宝簋,询其万斯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作州宮宝,唯元年二月既望庚寅,王格于太室,荣内右询。


学人皆论师询簋是西周中期的晚些时候或晚期器,李学勤先生有文《师询簋和<祭公>》,对簋铭和《逸周书-祭公》的行文做过比较,但在此文中没有说明二者的时段上的联系。李学勤先生曾据师询簋与毛公鼎行文的相似性论定为宣王器,后又改为恭王器。何景成先生也作了《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则认为是夷王器。 经《周易律历》检验,确认师询簋是恭王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9: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1-11-17 11:33 编辑

参阅:师酉鼎与师酉簋
https://wenku.so.com/d/c12a698aac3168ac8777f730f7d74645

论师询簋的史实和年代
https://www.docin.com/p-640975530.html


笔者的结论:

师酉的父亲是乙伯,师询的祖父是乙伯。二人有血缘关系。师酉的辈份比师询长,师酉是师询的父辈,但不一定是师询的父亲。

师酉的父亲是乙伯,母亲是宫(上宫下九)姬。师询的祖父是乙伯,祖母是同姬或称同益姬。“同”是大宗师询家族的氏称,即益姬夫家的氏称,“益”是益姬父亲的氏称,“姬”是益姬父亲的姓。益公入右询受赐,可能与此相关,益公可能是师询的舅父。

这说明,询之父与师酉是同辈,二人有共同的父亲,但母亲不一定是同一个人。师询之父可能是老大,师酉可能是老二。老大老二同父不同母的可能性大一些。
师酉是老二,由仲酉父簋可以得到证认。

师询是大宗,师酉是小宗。

大宗师询之父可能先任王室之职,询父过世时,师询作为大宗长子先掌握了宗族大权,在王室任职较高。此事发生在周恭王时期。元年师询簋和十七祀询簋都是恭王器。

到懿王世元年或孝王元年,不知什么原因,作为师询父辈的小宗师酉得到了重用,代大宗师询掌管了王室相应职务。这在元年师酉簋中有反映。这一年师墙还活着。

到孝王四年,师酉又被重用。这在四祀师酉鼎中有反映。这一年师墙早已过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