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57|回复: 103

[西周] 论乖伯簋的年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乖伯簋的年代

0001.jpg
0002.jpg
0003.jpg
0004.jpg
000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11: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22 19:26 编辑

1、就目前而言,这种器形见于穆世至厉世,因此,无法单纯从器形学上得出其准确年代。
2、就字体与习用语辞而言,具有西周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性质。象“用祈純祿永命,魯壽”等似罕见于早期及中期前段。
3、我是把它置于厉世的。置于厉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此器历日在易历中只有二世可容,一为穆世,一为厉世。二是归乖伯名归(逢),归似为姓氏。归(夔)國的首創者為楚君嫡嗣熊摯。该国似乎于中晚期始创,至后来,可以扩为眉国,但以归为都为氏。再者,眉敖与归乖伯或许并非同人。学界一般认为称“敖”是楚地称大“君”或小”君“的称呼,眉敖不大可能在陕西眉县一带称”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2: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字体与习用语辞而言,具有西周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性质。"

i不知亁兄有何证明?

就字体而言,文、武从王,是中期偏早的特征。

就习用语辞而言,乖伯簋与敔簋盖、师酉鼎和太师虘簋完全不同。显然早于它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1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见过从王的文武在中晚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些或哪一个器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2: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中华鉴宝网”上输入“西周 玟”和“西周 珷”搜索了一下,除了乖伯簋外,其余都是早期器。


1.jpg
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13: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13: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乖伯簋铭.JPG

这一器的字体显然有中期特点,但我们看是晚了一点还是早了一点呢?从“大、贝、尊、命、裘”上看,似晚一些。从“玟、珷”看,似早一些。但我真记不清哪一器,但绝非早期器上有加王旁的“玟、珷”字,是不是乖伯簋本器,也记不确切了。随后我再找找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14: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20 14:43 编辑

不(不不)二字,见于长由盉、师虎簋、师遽簋盖、师奎父鼎、番生簋等中期器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00: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裘字从又的写法在中期偏早就已经出现。


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8: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21 19:00 编辑

摘自《商周文獻中歷史觀念形成脈絡考》

作者:郭靜云

據銘文抄錄的內容來看,「冊」在西周後半葉開始出現較明顯的變化。上文提及西
周晚期之後的銘文均有昔、今、後三段結構,從中可以看出歷史觀念已趨成熟。實際上,
「禮冊」的內容亦出現類似的變化。如前引大克鼎銘文可知,不僅是整篇銘文,連銘文中

所記錄的王令也採用昔、今、後連續的結構。周王先說:「克,昔日我已經任命你」,
此為過去之事;次曰:「今日我再要重申這條命令」,並接著說明封賜,此為「今事」;「今
事」敘述過後,王繼續說明對未來的希望,呼籲膳夫克夙夜恭敬王事,不違抗王命,此
為「未來」的部分。這即是西周晚期銘文王令的典型結構。換言之,大克鼎所抄錄的「禮
冊」,本身即具有昔、今、後的三節結構。
若觀諸其他西周晚期的「禮冊」內容,皆可發現類似的演化。目前雖礙於西周銘文
的斷代問題,我們無法準確認每一王世的錫冊格式,但仍可大略作一些比對。

最早開始提及昔日之事的冊文,可能抄錄在乖伯簋銘文中

關於乖伯簋的年代看法不一致,郭沫若認為是西周晚期,馬承源則將之歸為恭王的禮器
。因為乖伯簋的器型較晚,銘文中的一些文句並非典型的表達方式,在確定年代實有
一定難度,但其與恭、懿王時期的銘文相較,已顯示出更為晚近的發展趨勢,可能是西
周中晚期之際或者晚期的禮器。筆者認為也不能排除是孝王、夷王時期禮器的可能性。
訇簋所抄錄的錫冊亦近似於乖伯簋,可能兩件顯示孝王、夷王時期的錫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23: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1-22 00:06 编辑


最早開始提及昔日之事的冊文,可能抄錄在乖伯簋銘文中。但是,其中没有出现佑者。

而穆、恭时期及其之后的册命过程中则已出现佑者,如牧簋、宰兽簋、逨鼎等。訇簋中也有“荣内右訇”。

由此可见,乖伯簋早于穆、恭时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1-22 10:12 编辑

提及昔日之事的冊文

西周中期 牧簋
侈口束颈,鼓腹,兽首双耳,下有垂珥,圈足下连铸方座。口下饰窃曲纹,腹和方座均饰环带纹,圈足饰大小相间的重环纹。
铭文字数,内底铸铭文,现存221字(其中重文2)。
铭文释文为隹(唯)王七年十又三月既生霸甲寅,王才(在)周,才(在)师汓父宫,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公族(絔)入右(佑)牧,立□(中)廷,王乎(呼)内史吴册令(命)牧,王若曰:牧,昔先王既令女乍(命汝作司)土,今余隹(唯)或□改,令女(命汝)辟百□(寮),有冋(炯)事包乃多□(乱),不用先王乍井(作型),亦多虐庶民,氒□(厥讯)庶右□(邻),不井(型)不□(中),乃□(侯)之□(籍),□(以)今□司匐氒(服厥)辠□故(厥辜),王曰:牧,女母□(汝毋敢)弗帅先王乍(作)明井(型)用,□(雩)乃□(讯)庶右□(邻),母□(毋敢)不明不□(中)不井(型),乃毌政事,母□(毋敢)不尹人不□(中)不井(型),今余隹□(唯申)□乃命,易女□(锡汝秬)鬯一□(卣)、金车、□□(贲较)、□□(画□)、朱虢(鞹)、□□(靳)、虎冟(幂)、熏(纁)里、旗、余(駼)马□(四)匹,取[□(□)]□寽(锊),苟□(敬夙)夕勿灋□令(废朕命),牧□□(拜稽)首,□(敢)对□(扬)王不(丕)显休,用乍□(作朕)皇文考益白(伯)宝□□(尊簋),牧□(其)万年□(寿)考,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中期后段 宰兽簋
通高37.5、口径24.5、腹深13厘米,重14.4公斤。
侈口束颈,鼓腹,一对兽首耳,下有较长的垂珥,圈足连铸方座,盖面隆起,上有圈形捉手。捉手外和和盖沿均饰云雷纹填地的变形兽体纹,盖上和腹部饰覆瓦纹,圈足和颈部饰兽目交连纹。方座四壁亦饰兽目交连纹,以云雷纹填地。
铭文字数,盖内铸铭文129字(其中重文1)
铭文释文为唯六年二月初吉甲戌,王才(在)周师彔宫,旦,王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司)土□白(荣伯)右宰□内(兽入)门立□(中)廷,北□(向)。王乎(呼)内史尹中(仲)册命宰□(兽)曰:“昔先王既命女(汝),今余唯或□(又申)□乃命,□(赓)乃且(祖)考事,□□(司)康宫王家臣妾,奠□(庸)外入(内),母(毋)敢无□□(闻知)。易女(锡汝)赤巿(韨)幽亢、□(攸)勒,用事。”□□□(兽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命,用乍□剌且(作朕烈祖)幽中(仲)益姜宝□□(簋),□□迈(兽其万)年子子孙永宝用。

西周中期后段(孝王世) 大克鼎(善夫克鼎)
通高93.1、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
口部微敛,腹略鼓,腹壁厚实,方唇宽沿,立耳,蹄足,形制厚重。颈部饰有三组变形兽面纹(窃曲纹),间隔以六道棱道,腹部饰宽大的环带纹,立耳两侧饰有相对的龙纹,三足上部饰浮雕兽面。
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290字(其中重文7、合文2)
铭文释文为克曰:穆穆(朕)文且(祖)师华父,悤(聪)□氒(厥)心,□(宇)静于猷,盄□氒(淑哲厥)德,□(肆)克龏(恭)保氒(厥)辟龏(恭)王,谏辪王家,叀(惠)于万民,□(揉)远能□(迩),□(肆)克□于皇天,□于上下,□屯(得纯)亡敃(愍),易□(锡赉)无强(疆),永念于氒(厥)孙辟天子,天子明□(哲), □(景)孝于申(神),巠(经)念氒(厥)圣保且(祖)师华父,□(□)克王□(服),出内(入)王令(命),多易(锡)宝休,不(丕)显天子,天子□(其)万年无强(疆),保辥周邦,□(畯)尹亖(四)方,王才(在)宗周,旦,王各(格)穆庙,即立(位),(申)季右譱(佑膳)夫克,入门,立中廷,北乡(向),王乎(呼)尹氏册令善(命膳)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命汝)出内令(入朕命),今余唯□(申)乃□令(命),易女(锡汝)菽巿(素韨)、参冋(絅)、□□(悤),易女(锡汝)田于埜,易女(锡汝)田于渒,易女(锡汝)□□(宇)□,田于□□氒(峻与厥)臣妾,易女(锡汝)田于□,易女(锡汝)田于匽,易女(锡汝)田于□厡(原),易女(锡汝)田于寒山,易女(锡汝)史、小臣、霝龠(灵龢)鼓钟,易女(锡汝)丼、微、□人,易女(锡汝)□人奔于□(量),敬□(夙)夜用事,勿灋□令(废朕命),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用乍□(作朕)文且(祖)师华父宝□(□)彝,克(其)万年无强(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晚期 □簋(□敦、毛伯敦)
通高5.5、腹深4、径5.9寸。
弇口鼓腹,子母口,兽首双耳,下有方形垂珥,圈足下连铸三个兽面扁足。口下饰窃曲纹,腹饰瓦纹,圈足饰雷纹。
铭文字数,盖、器同铭,各106字(其中重文2)。
铭文释文为隹(唯)二年正月初吉,王才(在)周卲(昭)宫,丁亥,王各(格)于宣射(榭),毛白内(伯入)门,立(中)廷,右(佑)祝,王乎(呼)内史册命),王曰:),昔先王既命女乍(汝作)邑,五邑祝,今余唯(申)乃命,易女(锡汝)赤巿(韨)、冋黄(絅緀衡)、(銮)旗,用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用乍(作朕)皇考□□(恭伯尊簋),□□□□其眉寿),迈(万)年无强(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

西周晚期(宣王世) □三年逨鼎甲
通高58、口径43.5、腹深25.4厘米,重44.5公斤。
窄平沿,腹较浅,口沿上一对立耳,下腹向外倾垂,三条兽体形足。口下饰变形兽体纹,腹饰环带纹,足上部饰浮雕兽面。
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307字(其中重文7)。
铭文释文为隹(唯)□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王才(在)周康宫穆宫,旦,王各(格)周庙即立(位),□(司)马□(寿)右吴逨入门立中廷,北乡(向),史淢受(授)王令(命)书。王乎(呼)尹氏册令(命)逨,王若曰:“逨,不(丕)显文武尹受大令(命),匍(敷)有□(四)方,则□隹(唯)乃先圣考,夹□(绍)先王,□堇(闻勤)大令(命),奠周邦。□余弗□(忘)圣人孙子,昔余既令女(命汝)疋□(荣)兑□□□(司四)方吴□(虞林),用宫御。今余隹坙(唯经)乃先且(祖)考,又□(有勲)于周邦,□(申)□乃令(命),女(汝)官□(司)历人,母□(毋敢)妄宁,虔□(宿)夕惠□(雍)我邦小大猷。□乃专*政事,母□(毋敢)不□不井(型),□乃讯庶人又(有)粦,母□(毋敢)不中不井(型),母(毋)□□□□,隹又(唯有)宕从(纵),乃敄鳏寡,用乍(作)余一人死不小隹(肖唯)死。”王曰:“逨,易女□(锡汝秬)鬯一卣、玄衮衣、趩舄、驹车、□□(贲较)、朱虢□、虎冟(羃)熏里、画□画□,金甬、马□(四)匹、攸(鋚)勒,敬□(夙)夕弗灋(废)朕令(命)。”逨□□(拜稽)首,受册,佩□(以)出,反入堇(纳瑾)圭。逨□(敢)对天子不(丕)显鲁休□(扬),用乍(作)朕皇考龏□(恭叔)□彝。皇考其严才(在)上,廙才(翼在)下,穆穆秉明德,丰丰□□,降康□屯右(纯佑)通彔(禄)永令(命),□□繛(眉寿绰),畯臣天子,逨万无强(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4: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22 14:58 编辑

圣兄提及的这四则铜器,以我个人看来,除毛伯簋为夷王外,余者皆为晚期器。

而佑者的形成并非只在恭世以后形成,佑者也并非西周中晚期相区别的标志,如穆世虎簋盖就有佑者。但我们似也不便以为穆世以后的册命金文都有佑者,有的有简化形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1-22 16:15 编辑


佑者的形成在穆、恭世,甚至更早。

乖伯簋早于穆、恭时期。

有简化形式请举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6: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参看:陈彦辉《周代册命礼与册命铭文的体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7: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文所述,完全不符合西周金文实际。

试问,10余例文法类型相同的铭文,是应该在同一时期,还是可能在不同时期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7: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省式册命的多少.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8: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1-22 18:15 编辑

敔簋、冬方鼎、免镈、善鼎、(走豆)簋、师才鼎、师克盨、變簋、复作父乙尊、寅盨、毛公鼎、番生簋、不寿簋都是简省佑者的形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1-23 11:46 编辑

乾兄所举之例,冬方鼎、免镈、(走豆)簋未找原文。其余则可分为三类

一、应该在早期,册命之制尚未立。

不寿簋:唯九月初吉戊辰,王在大宫。王姜赐不뚞(寿)裘。对□(扬)王休,用作宝。

复尊:匽□(燕侯)赏□冂(复冋)衣、臣妾、贝,用乍(作)父乙宝□(尊)彝,□(□、□)。

燮簋:隹(唯)八月初吉庚午,王令□□巿(命燮缁韨)、□(旗),□□(对扬)王休,用乍(作)宫中(仲)念器。

二、在夷王世,夷王有下堂见诸侯的事情,册命不用佑者和内史是完全可能的。

西周中期 敔簋盖:隹(唯)十又一月既生霸乙亥,王才(在)康宫,各(格)齐白(伯)室,召□(敔)。王易□(锡敔)貈裘。□□□(敔拜稽)首,□(敢)对□(扬)王休,用乍(作)旅即(□、簋),□□迈人□(敔其万年寿)。

西周中期 善鼎:唯十又二月,辰才(在)丁亥,王才(在)宗周,王各大(格太)师宫,王曰:譱(善),昔先王既令女左疋(汝佐胥)뽃걿(侯),今余唯肈랭(申)先王令,令女左疋(汝佐胥)(侯),监뢘(豳)师戍,易女(锡汝)乃且(祖)旗,用事。譱꽆(善敢拜稽)首,對륲(揚)皇天子不(丕丕)休,用乍(作)宗室寶(尊),唯用妥(綏)福,唬歬(號前)文人,秉德共屯(恭純),(其)用各我宗子雩(與)百生(姓),余用匃屯(純)魯雩邁(于萬)年,(其)永寶用之

三、无法根据铭文确定册命之时周王是否在场。周王不在场,册命不用佑者也是可能的。

西周中期前段(恭王世) 师□鼎:唯王八祀正月,辰才(在)丁卯。王曰:“师□!女(汝)克□(荩)乃身,臣□(朕)皇考穆穆王,用乃孔德□屯(逊纯),乃用心引正乃辟安德。□(唯)余小子肈□(淑)先王德,易女(锡汝)玄衮、□屯(□纯)、赤市(韨)、朱□(黄、衡)、□(□)□、大(太)师金□(膺)、攸(鋚)勒。用井(型)乃圣且(祖)考,□(邻)明□(令)辟歬(前)王,事余一人。” □□□(拜稽)首,休白大(伯太)师□(肩)□臣皇辟,天子亦弗□(忘)公上父□(胡)德,□□□白大(伯太)师不(丕)自乍(作),小子□(夙)夕尃由先且□(祖烈)德,用臣皇辟。白(伯)亦克□(歀)由先且(祖)□,孙子,一□皇辟□(懿)德,用保王身。□□□(敢厘)王,卑(俾)天子□(万)年,□□白大(伯太)师武,臣保天子,用氒□且(厥烈祖)介德。□□(敢)敢对王休。用妥(绥)。乍(作)公上父□(尊)于□(朕)考□(郭)季易父□宗。

西周中期 免簠:隹(唯)三月既生霸乙卯,王才(在)周,令(命)免乍(作司)土,(司郑)还(廪)、眔吴(虞)、眔牧,易戠(锡织)衣、(銮),对(扬)王休,用乍(作)旅彝,免(其)万年永宝用。

西周中期 番生簋盖:不(丕)显皇且(祖)考,穆穆克誓氒(哲厥)德,□才(俨在)上,广□氒(启厥)孙子于□(下),□于大□(服),番生不□(敢)弗帅井(型)皇且(祖)考不(丕)□元德,用□□(申恪)大令(命),□(屏)王立(位),虔□(夙)夜,尃(溥)求不朁(潜)德,用谏□(四)方,□(柔)远能□(迩),王令(命)□□(司)公族、卿事(士)、大(太)史□(寮),取□(□)廿寽(锊),易(锡)朱巿(韨)、□黄(葱衡)、鞞□(璲)、玉睘(环)、玉□(□)、车、电轸、□□□(贲较)、朱□(鞹)、□□(靳)、虎冟(幂)、熏(纁)里、逪(错)衡、右厄(轭)、□(画)□、□□(画□)、金□(蹱)、金豙(□)、金□弼(茀)、鱼□(箙)、朱旗□(旜)、金□(□)二铃,番生□(敢)对天子休,用乍□(作簋),永宝。

西周晚期 师克盨王若曰:师克,不(丕)显文武,□(膺)受大令(命),匍(敷)有□(四)方。□(则)□隹(唯)乃先且(祖)考又□(有勋)于周邦,干害(捍御)王身,乍(作)爪牙。王曰:克,余隹巠(唯经)乃先且(祖)考,克□(令)臣先王。昔余既令女(命汝),今余隹□□(唯申京)乃令(命),令女(命汝)□(更)乃且(祖)考□□□(司左)右虎臣。易女□(赐汝秬)鬯一卣,赤巿(韨)、五黄(衡)、赤舃、牙僰、驹车、□□(贲较)、朱虢(鞹)、□□(鞃靳)、虎冟(幎)、熏(纁)裹、画□(□)、画□(□)、金甬(筩),朱旗,马□(四)匹、攸(鋚)勒,索戉(素钺)。敬□(夙)夕勿灋□令(废朕命)。克□(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用乍(作)旅□(盨)。克□迈(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晚期 毛公鼎:王若曰:父,不(丕)显文武,皇天猒氒(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闬于文武耿光,唯天(壮)集氒(厥)命,易唯先正辥氒(厥)辟,堇(勋勤)大命,(肆)皇天亡(斁),临保我有周,不巩(丕巩)先王配命,敃(旻)天疾畏(威),司余小子弗彶(及),邦뤟害(将曷)吉,(四)方大从(纵)不静(靖),乌虖(呼),余小子圂湛于(艰),永巩(巩)先王,王曰:父겖,今余唯肈巠(经)先王命,命女(汝)辥我邦我家内外,뢱(惷)于小大政,맣밿立(屏朕位),虩许上下若否빀亖(于四方,死母묂(尸毋动)余一人才立(在位),引唯乃뚪(智),余非又(庸昏),女母妄寍(汝毋敢荒宁),虔(夙)夕叀(惠)我一人,륏(雍)我邦小大猷,母(毋)折똛(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卬卲(仰昭)皇天,랭년(申恪)大命,康能亖或(四国),俗(欲)我弗乍(作)先王뻞(忧)。王曰:父겖,빀(雩)之庶出入事于外,尃(敷)命尃(敷)政,뒠(藝)小大楚(胥)賦,無唯正뭓(昏),引갈(其)唯亡뚪(智),廼唯是넗(喪)我或(國),厤(歷)自今,出入尃(敷)命于外,氒(厥)非先告父겖,父겖舍(捨)命母(毋)有꽊뢱(敢惷)尃(敷)命于外。王曰:父겖,今余唯랭(申)先王命,命女갓(汝極)一方,넯我邦、我家,母뻺(汝推)于政,勿뻐(壅)돔庶人솊,母꽊龏떽(毋敢拱苞),廼敄(侮)鰥寡,譱(善)效乃友正,毋꽆(敢)눸于酉(酒),女母꽆긅才(汝毋敢墜在)乃밺(服),년류(恪夙)夕敬念王畏(威)不睗(易),女母(汝毋)弗帥用先王乍(作)明井(型),俗女(欲汝)弗乃갢(以)乃辟圅(陷)于꾯(艱)。王曰:父겖,巳(已)曰,럽딗(抄茲)卿事댚(寮)、大(太)事댚(寮)于父即尹,命女(汝)씮랡(司)公族,빀參(與三)有랡(司)、小子、師氏、虎臣,雩밿(與朕)褻事,갢(以)乃族干냂(捍敔)王身,取붔(왣)卅寽(鋢),易女뾯(錫汝秬)鬯一걔(卣),깂(祼)圭뽶(瓚)寶,朱巿(韍)、뢟黃(蔥衡)、玉環、玉땀(딵)、金車、(賁)볈봭(較)、朱넠넯랆(靳)、虎冟(冪)、熏裏、右戹(軶)、벥(畫)뻚、벥뵄(畫봷)、金甬(桶)、逪(錯)衡、金(踵)、金豙(轙)、땸(約)、믶(盛)、金믦弼(믩茀)、魚꿀(箙)、馬亖(四)匹,攸(鋚)勒、金넔、金덗(膺)、朱旂二뺔(鈴),易女딗灷(錫汝茲賸),用歲用政(征)毛公겖對륬(揚)天子皇休,用乍깼(作尊)鼎,子子孫孫永寶用。

西周晚期 □盨(寅簋):又(有)进退,□(雩)邦人、正人、师氏人,又辠又故(有罪有辜),乃□□(协倗)即女(汝),乃□(繇)宕,卑□(俾复)虐逐氒(厥)君、氒(厥)师,乃乍(作)余一人咎,王曰:□,敬明乃心,用辟我一人,譱效(善教)乃友内□(入跸),勿事虣(使暴)虐从(纵)狱,爰□(夺)□行□(道),氒(厥)非正命,乃□(敢□□(讯)人,□隹(则唯)辅天降□(丧),不[盄]唯死,易女□(锡汝秬)鬯一□(卣),乃父巿(韨)、赤舄、驹车、□□(贲较)、朱虢(鞹)、□□(鞃靳)、虎冟(幎)、熏(纁)裹、□□(画□)、□□(画□)、金甬(筩),朱旗,马□(四)匹、鋚勒,敬□(夙)夕勿灋□令(废朕命)。□□□(拜稽)首,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用乍(作)宝盨,吊(叔)邦父、吊(叔)姞迈(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总之,册命之时,周王在场的情况下,除夷王世外,中晚期时基本都有佑者参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讨论,我认为我们对这个器的认识更多了一些,虽然我们还没有取得共识,但这也是目前的正常状况。

这也说明,对文法、习语、字体、器形、纹饰等方面的类型学都还不够完善,对类型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仍值得反思、探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8 17: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4-18 17:34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1-20 12:23
我好像见过从王的文武在中晚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些或哪一个器中。

找到了,是西周晚期的”应公鼎“,铭中有”珷“字。这说明这个字不能做为铜器早晚的绝对标准,它证明不了乖伯簋是中期前段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4-22 12:05 编辑

乖伯簋是早期后段器,不是”应公鼎“中有个”珷“字就能否定了的。

0001.jpg
从上图可以看出,”应公鼎“中的”珷“则结构松散,笔沑气滞。而乖伯簋等铭文中的“玟”、“珷”字均构架匀称,笔顺流畅。

这就表明,在”应公鼎“所处的时代中,“珷”已经退出了常用字的舞台,当时的人们很少施用。而乖伯簋等铭文所处的时代,“玟”、“珷”都是常用字,当时的人们经常性地施用。

这就好比让一个习惯了书写简体字的人去写繁体字,写出来的字肯定不可能是笔顺流畅的。

所以,乖伯簋是早期后段器,不是”应公鼎“中有个”珷“字就能否定了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7: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4-26 20:27 编辑

1、西周晚期应公鼎“武字从王”的客观事实,否定的是“文、武从王,不是整个西周时期的特点,而是西周中期偏早以前的特点”这个观点。
2、这就表明“文、武从王,不是整个西周时期的特点,而是西周中期偏早以前的特点”这一论点,已不能做为有”珷“字的乖伯簋为西周中期偏早的论据。
3、”珷“字在整个西周时期的不同阶段,可能如其它金文一样,有过字体上的变化。
4、乖伯簋的”珷“字,其字体字形与早期近似还是与晚期近似,因晚期样本过少,似还无法定论。
5、不能只看这一两个还无法定论的字就对乖伯簋的时代下定论,还要看该文中其它具有时代特征的字以及其他类型学或断代方法来综合论断。
6、比如我提到的:语辞方面,象“用祈純祿永命,魯壽”等似罕见于早期及中期前段,其辞即师丞钟和克钟的“用匄屯嘏永命”;从“大、贝、尊、命、裘”上看,似晚一些。‘圣兄提出“裘”字在次尊中出现过,是事实,可以把这个字排除,但再看看哪个“益公”的“公”字。还有郭静云提到的:西周晚期之後的銘文的昔、今、後三段結構特点,也当在考虑之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8: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表虽然还有些问题,不那么绝对,但也是一种趋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23: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辞方面,象“王命某某馈”等罕见于晚期;

昔、今、後三段結構特点之中,乖伯簋最早,而且没有佑者;

这表明乖伯簋就是早期后段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4 11: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王命仲致归乖伯狐裘“,该如何断句,尚存争议。将”归“断为”馈“尚无足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論乖伯簋的年代及其國別

羅運環

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

节选


郭沫若、陳夢家皆謂“歸乖(或羋)伯”是楚國同姓歸子國國君,即歸子(夔子)。二家均以乖伯二字前有“歸”字,就以之聯繫到與楚同姓的夔(歸)國,加之乖伯簋銘中記有“乃祖(乖伯之祖)克弼先王(周先王),翼自他邦”,也就易於聯想到羋夔的創建者熊摯先祖——鬻熊、熊繹的“有功於周”。然而,“歸”有多義,歸亦通饋,可解作賜予、贈送,作動詞使用。《左傳》閔公二年載,齊侯使公子無虧率兵戍曹,“歸公乘馬”,又“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杜預注:“歸,遺也。”遺,意為贈與。《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鄭玄注:“今歸或為饋。”西周早期貉子卣銘:“王令士道歸貉子鹿二。”諸家均讀為饋。乖伯簋銘“王命仲致歸乖伯貔裘”的句式,與上引三例相同。于省吾、楊樹達對此“歸”字皆讀為饋,[30]文從字順,比較合理。而且,乖伯簋銘所記王曰“賜汝貔裘”,也直接說明前一“歸”字即後一“賜”字。顯而易見,將“歸”與“乖伯”連續,以“歸”為國名,確也過於牽強。

陳夢家贊成“歸”為歸子之歸,似乎也察覺到其中的紕漏。陳將“乖”釋為“羋”,讀為“歸羋伯”,以羋為其姓。如此解釋,貌似可通,結果相反。如前所述,“乖”非“羋”,以羋為其姓則錯得更遠。先秦時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約定俗成,中原如此,楚族亦然。楚國國君歷來只是稱為“熊某”,從不稱為“羋某”。因此,楚裔羋姓歸國的國君,也只能稱作“熊某”(如熊摯),不會稱作“羋某”。若以國名稱呼楚君,則無需冠以姓氏。在先秦文獻和金文中,先後有“楚子”、“楚公”、“楚王”之稱,從來就沒有國名加上姓氏、爵號連稱的“楚羋子”之類的稱謂。羋姓歸國國君也只應稱作歸子(夔子),決不會叫作“歸羋伯”。以“歸羋伯”的羋為姓並以之論證其為歸子,這既無根據,也不合乎情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4 22: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运环的这篇论文,我拜读过。

没法说。


归乖伯是何人?归逢是何人?二人是否同人?罗先生似没给出确定答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23: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歸”字讀為饋,文從字順,比較合理。而且,乖伯簋銘所記王曰“賜汝貔裘”,也直接說明前一“歸”字即後一“賜”字。

將“歸”與“乖伯”連續,以“歸”為國名,則過於牽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16: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铭文中清楚地看到:

乖伯与归(逢)是同一个人。归逢称其父考为“武乖几王”,说明乖伯既和“乖”有关,又与“归”有关。

归是族名、地名、氏名,暂时似还不能论定,但可能是其中之一。同样,“乖”是族名、地名、氏名还是称号似也不能一定,但也可能是其中之一。

眉敖与乖伯是否同一个人,也难论定。但眉敖是眉国或眉邑之君是肯定的。这个"眉"作为地名或小邦之名则也是可知的。那么,”眉“和”归“之间的关系仍值得进一步探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