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lhyh

[西周] 论乖伯簋的年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09: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录见簋是厉王器,师员簋也只能是厉王器,二器中出现司马井伯录见,司马井伯还出现在走簋中,是否录见,不敢保证,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在三年卫盉和五祀卫鼎中出现的司马均非井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0: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人熟了,话也就重了。不好意思,还望先生原谅。因见先生把哪数个器都作为穆王器前后器,似感不甚妥当,故有是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0: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9-10 10:18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0 09:42
师同......伯俗父......。这些人又与师奎父同时代。

毫无根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0: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名系联最大的弊端就是毫无根据的瞎联系。

人名系联本是西周铜器断代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其中会出现一些同名人物,但也是可以做为一种重要参考的断代手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0: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出示过数个相关青铜器铭文,先生何以说”毫无根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0 09:47
即簋与乖伯簋形制相同,即簋如能出现在中期后段或晚期前段,乖伯簋也不奇怪。

即簋中出现定伯,五祀卫鼎 ...

形㓡相同,不代表年代一定相同。因为形㓡本身就是跨度很大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0: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0 10:23
已出示过数个相关青铜器铭文,先生何以说”毫无根据“?

因为没有直接证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9-11 16:08 编辑



序号
器名
人物
1
师同鼎
师同
2
永盂
师同
师俗父
井伯
荣伯
师奎父
益公
谴仲
3
四祀师酉鼎
师俗
4
师密簋
师俗
5
五祀卫鼎
伯俗父
定伯
井伯
伯邑父
京伯
司马昏人邦
6
三年卫盉
定伯
伯邑父
京伯
荣伯
单伯
司马单舆
7
九年卫鼎
眉敖
8
即簋
定伯
9
乖伯簋
益公
眉敖
10
司马录见簋
司马井伯录见
11
师员簋
司马井伯录见
12
走簋
司马井伯
13
师奎父鼎
司马井伯
师奎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奎父鼎中的师奎父与永盂中的师奎父是否为一人?若是一人,年龄又相差多少?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师同。

所以,“师同......伯俗父......。这些人又与师奎父同时代”根本就是瞎联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1: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9-10 11:57 编辑
walhyh 发表于 2015-9-10 11:26
师奎父鼎中的师奎父与永盂中的师奎父是否为一人?若是 ...

把大家常用的人名系联断代法说成瞎联系,似有不妥,同理,我相信圣先生在以前的文章中同样用过此法。

先生能知道师奎父鼎中的师奎父与永盂中的师奎父年岁相差多大?也许只十来年,也许几十年?这可不好证明。

有许多学者断永盂为恭世器,这个实际上并不能定论。唐兰断为恭王,李学勤断为懿王,彭裕商先生断为夷王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1: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承认即簋不能过早,就不得不承认定伯是西周中期后段世人,那就不得不承认五祀卫鼎的时代大体相当,且逑卫四器同坑出土的27器,除此四器外,其他几乎全是西周晚期器,卫器的时代不可能过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2: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9-10 12:31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0 11:42
把大家常用的人名系联断代法说成瞎联系,似有不妥,同理,我相信圣先生在以前的文章中同样用过此法。

...

如果师同与师奎父相差几十年,能说是同时代人吗?这不是瞎联系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2: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0 11:52
只要承认即簋不能过早,就不得不承认定伯是西周中期后段世人,那就不得不承认五祀卫鼎的时代大体相当,且逑 ...


如果以即簋为中心,卫器当在中期前段至晚期前段之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0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9-11 06:01 编辑
walhyh 发表于 2015-9-10 12:27
如果师同与师奎父相差几十年,能说是同时代人吗?这不是瞎联系吗?

永盂中,既有师同,又有师圶父,说他们是同时代人,这怎么好说是瞎联系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1 00:26
永盂中,既有师同,又有师圶父,说他们是同时代人,这怎么好说是瞎联系呢?


如果师同二十,师奎父七十,这种可能性有没有?

这种情况下,能说他们是同时代人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10: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同与师奎父曾同朝共事,这样说可以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2: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1 10:49
师同与师奎父曾同朝共事,这样说可以吧?

如果师奎父鼎是其二十时作,永盂时,师奎父七十,师同二十,师同鼎为其七十所作。

师奎父鼎与师同鼎作器时间相差100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09: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walhyh 发表于 2015-9-10 12:41
如果以即簋为中心,卫器当在中期前段至晚期前段之间。

同意这个说法,我推算铜器年代,也是把铜器放在一个相对可靠的年代范围内,利用多种方法得出一个可能性较大的综合性结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09: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9-12 09:53 编辑
walhyh 发表于 2015-9-11 12:14
如果师奎父鼎是其二十时作,永盂时,师奎父七十,师同二十,师同鼎为其七十所作 ...

这丝毫不能否定他们同朝共事的可能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0: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2 09:49
这丝毫不能否定他们同朝共事的可能性。

师奎父鼎与师同鼎作器时间相差100年。他们同朝共事有意义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1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9-12 11:28 编辑

有没有意义,看我们要做什么了。二人同朝共过事,师同鼎的器形又是流行于晚期的器形,中期罕见这种类型,虽可能早一些,也不过中期孝夷时期,这表明二人生活的年代距师同鼎的年代不会过远。那么师俗父的时代也当在大体相当的时候,那么与之有关联的卫器和乖伯器能过早么?还有有关联的其它器学人们基本上都断为中期后段,乖伯簋再早,又怎能早到昭王时期呢?

既然与师同鼎有关联的器物都在中期后段或晚期前段,乖伯簋也是与之有关联的器物,又怎能排除它为晚期前段器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0: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2 10:46
有没有意义,看我们要做什么了。二人同朝共过事,师同鼎的时代又在中期后段或晚期前段,表明二人生活的年代 ...

师奎父鼎与师同鼎作器时间相差100年。乖伯簋是与师奎父鼎有关联的器物,不正好可在昭王时期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1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9-12 11:01 编辑

一个考古人说过,看一个铜器的早晚,不是看它是否具有早期的特征,而是看它是否具有晚期的特征。因为早期的可能于晚期复古,而晚期的特征不可能在早期器物上出现。至今,我们看不到乖伯簋一点儿早期的特征,而中期后段的特征则如此明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2 10:59
一个考古人说过,看一个铜器的早晚,不是看它是否具有早期的特征,而是看它是否具有晚期的特征。因为早期的 ...

中期后段的特征可能发端于早期后段,时间相差100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11: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乖伯簋只是某一方面反映了中期后段的特征,不能说明它的后段性,但是很多方面均体现出后段的特征,就不是偶然性的了。特别是考古人现已认识到的理念:一个铜器时代的断定,更多地要从铭文内容分析来确定,从这个角度讲,乖伯簋应当是晚一点儿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1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铭文中分析,拜手稽首,也是穆王前罕见的现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铭文分析,对扬王休中的“不囗(不不)”没有晚期的。

绅鼎02441:绅拜稽首,敢对扬皇不显天子不囗(不不)休。
师囗父鼎02476:囗父拜稽首,对扬天子不囗(不不)鲁休。
善鼎02487:譱敢拜稽首,对扬皇天子不囗(不不)休。
师遽簋盖05236:遽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囗(不不)休。
师虎簋05371:虎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不囗(不不)鲁休。
乖伯簋05385:乖白拜手稽首,天子休弗朢小裔邦,归刍敢对扬天子不囗(不不)鲁休。
虎簋盖05399:虎拜稽首,对扬天子不囗(不不)鲁休。
长甶盉14796:长甶蔑历,敢对扬天子不囗(不不)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2 1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算是一个特征,但器也都是中期甚或晚期前段的,没有一个是早期的。不不,其意不明,但与“显”显然同义。师奎父鼎和善鼎,其他学者也有断为晚期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hyh 于 2015-9-12 12:26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15-9-12 11:52
这算是一个特征,但器也都是中期甚或晚期前段的,没有一个是早期的。不不,其意不明,但与“显”显然同义。 ...

如果以上诸器中的“不갏”确实出自同一内史,则其余诸器的年代也应该是在穆王前后,不可能会延迟到西周晚期。
可以看出,在上述铭文中,师奎父鼎、善鼎、师虎簋、乖伯簋和虎簋盖都是册命铭文,而且,除了善鼎之外,其余的,周王都是到了册命现场的。
但是,乖伯簋记述的册命过程却与其余3器有所不同。
首先,除了乖伯簋之外,其余的均有“右”者,“司马丼白右师奎父”,“丼白内右师虎”,“密吊内右虎”;其次,乖伯簋中的代王宣命为“王命……”(王命中致归乖白),其余的则是“王乎……”,(王乎内史驹册令师奎父),(王乎内史吴曰:册令虎),(王乎入史曰:册令虎)。另外,在“××右……”与“王乎……”之间,师虎簋云:“即立中廷,北向”,虎簋盖曰:“即立”,师奎父鼎则无记述。
由此可见,在乖伯簋时期,册命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到了师虎簋年代,册命制度已经日臻完善,师奎父鼎和虎簋盖则处于前两者之间的过渡时期。
具体一点就是,乖伯簋在昭王九年,虎簋盖为穆王三十年,师虎簋是共王无年,师遽簋盖则是共王三年。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排金文历谱时可以发现,师虎簋的历日与大多数共王时期铜器的历日不合。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
这里有两种可能,1.师虎簋的历日有错;2. 师虎簋不在共王元年,撰写师虎簋王命文书的内史,在参考虎簋盖内容时将“对扬天子不갏鲁休”一并抄了过来。笔者以为,第2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