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青竹大哥

[原创] 一切基于哲学或宗教的、关于《老子》的解读都是错误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9 14: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1、张无中就忽视了其灵魂的支点,不管其文字多么裹脚般地长,都是断线的风筝而已。
2、张无中不把灵魂支点放在尊重祖宗、尊崇圣人上边,而是毁师灭祖,刚愎自用,自以为圣。线断了,魂没了,妖怪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6: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9-9 16:25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9-9 14:17
推崇庄子的一些学者最乐于谈论的就是所谓的心胸问题,认为庄子思想将人的生命安放到较广大的天地中去寻找意义,使人的精神与外界宇宙无限的、自由地相联系、相结合,从人的精神从现实世界中提升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认为庄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对美学史、文学史艺术史上的影响之大,也非其它诸子能望其项背。他们好像忽略了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艺术的灵魂在哪里的问题,眼界再宽,境界再高,如果没有灵魂的支点也只能是断线的风筝而已。

这句话不像是张大仙的语气。

“艺术的灵魂在哪里”这不见得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艺术是人类的艺术就应该明白其灵魂在哪里了;
至于“灵魂的支点”也不是个问题,因为如果灵魂需要一个支点才能创造出艺术,那么创造了伟大艺术的人类灵魂就必定是有支点的;
相反,如果灵魂原本就无需任何支点,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支点,那么你的那个看似深刻的问题就是一个伪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06: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知于天而不知人有三:
一、缺失人参天地意识,成天地混沌观。
二、缺失人为主体的功能性与价值观,有物物方向感的世间变易观,成道法自然观。
三、反对妄为自然,连有为自然一并反对。不分是非对错而取消人为,成无为自然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08:04: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10 06:00
老子知于天而不知人有三:
一、缺失人参天地意识,成天地混沌观。
二、缺失人为主体的功能性与价值观,有 ...

一.不知质文先生是如何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
二、三.不知质文先生是如何理解“道无为而无不为”的?
如果说老子“缺失人为主体的功能性与价值观”的话,那么请问质文先生:老子那么费尽心机地探索“道”究竟是为了什么?觉得很好玩吗?
我倒是建议质文先生尽可能地解放思想,认真地研究一下《道德经》和老子的用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08: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9-9 16:16
这句话不像是张大仙的语气。

“艺术的灵魂在哪里”这不见得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艺术是人类的 ...

[原创批判]张无屮:高瞻远瞩批庄子
http://m.tianya.cn/bbs/art.jsp?item=666&id=10691&n=&p=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10:1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9-10 08:18
[原创批判]张无屮:高瞻远瞩批庄子
http://m.tianya.cn/bbs/art.jsp?item=666&id=10691&n=&p=

哈哈!你确实有点像“高瞻远瞩”一一一口架在电杆上的扩音喇叭一一除了给现代社会制造些刺耳的噪音别无用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06: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我来了:以现代人之思维,也许会认为我对老子的评说是不可思议,“老子那么费尽心机去探索‘道’,究竟是为了什么?觉得很好玩吗”?若以孔老时代人,也会觉得今来了的不可思议,同样也是不可思议。
孔老时代,若从社会的政治大局,处在地方诸侯分封,王制统领制度发生变化的春秋时代,王制力弱化,成诸侯争霸的礼崩乐坏,人心不古而思古。若从思想文化方面,《易经》的天地人同顺向于《易传》的天地人参之走向,不争的历史事实。天地人同两类文化;神道设教的人文文化,与卜筮问天意代人事的群体生产活动之文化。神道设教的人文文化为孔子承续,,转变为论理学的儒家仁学。如林安梧所说,孔子思想从未实现过。孔子没有政治地位,缺乏政治材质;孔子的的时代局限,认识有限于人际观的视域,因乎物的理性务实,却是“通于人而未合于天”,“成于事而亏于道”。春秋时代不会因孔子仁义出而改观,妄为现象严重,老子的抨击符合历史事实,因此成老子走到另一极向:无为。况且,从孔子到孟子,都没有探索宇宙自然观理论,直至荀子学,解蔽诸子学,集成诸子学,,方有真正的儒学自然观;直至《易传》,方有人参天地的本体论。这也是儒学演变顺理成章的过程。孔子承续是神道设教的人文文化,老子承续群体活动之天地人同文化,农耕方式成形,转变为论理学的道法自然观。人参天地成不争事实与走向,老子言人心复古,循天地人同之执古之道,不知开新于天地人参,成为《道德经》的逻辑概观,也是“知于天而不知人”的理论偏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经过知青务农的生活经历,也许深有感触。头顶天,脚踏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缺失农业科研,缺失创新探索精神的时代,农耕在人,收入靠天,随流自然的农耕方式,不是人法、地法、天法的道法自然吗?与荀子的“天有其时,地有其财,民有其治”,夫之能参,“精于道者兼物物”的“顺天而制天”,造就出“精于物者而物物”的社会物质文明,不是成鲜明比照?对荀子解蔽的“知于天而不知人”,深有感触。至于“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境界是保持小国寡民的民性质朴。天地混沌,无为本源,无而生有,万物化生之丰与歉,天之事。既然是无而生有,丰也罢,歉亦罢,道无为何以作为?丰与歉过去,依然农耕不息,生活不息,无不为吧!天地混沌、道法自然、无为自然一也,农耕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随流自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06: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张无屮先生:张先生提出有为与无为的界限,我想改变其提法,有为的两个极(负)向:妄为与无为。
从历史方面,汉初无为之治,从疗治战争创伤,养民生息的无为之治,到生产与生活进入正常化的社会阶段,依然延用养民生息的无为国策。我清晰记得三十多年前我看过一个历史学权威的书,他认为汉初无为以养民生息是对的,进入正常社会后依然是无为,激化社会矛盾了:加剧贫富悬殊,豪强兼并,地方富而中央穷,匈奴入侵,内外困境,成汉武“有为”的因果。汉武有为?妄为?文化方面,独尊儒术,以法家理论改变儒学,儒学变性为帝制儒学,就是最大妄为的“国策”!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与帝制儒学,道统与学统结合路由始起。
从现实方面,习、李政府决心治理环保。过去的环保事,是无为?包括人浮于事的实质性无为,才致环保问题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治理环保,是否与汉武“有为”一样,有为与妄为?有期待与信心。“义奠于位”、“义辨于事”、“义判于几”,“义判于时”,当政府下决心于有为,决策者与执行者,决定着有为与妄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08: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5-9-11 08:32 编辑

回质文先生:
1:汉初无为休养生息是与国情相符的治本之策,《道德经》讲【域中有四大,而静居其一焉】,《阴符经》讲【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无为是平带式管理,只做平台的管理者服务人员,不做演员,这个和现在的政府转变职能的目的是一样的。
至于后来国情变化了,一样有治本之策相应的平台式管理,这样的好处是重心向一线倾斜,可以更大限度的激发出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这是有为和无为的根本区别。

2:国学中“有为”和“无为”是相对的一组说法,《道德经》中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段话说明了区分“有为、无为”的界限在于“德”与“仁”,“道、德”属于“无为”的范围而“仁、义、礼”则属于“有为”的范围,因此我们说的以德治国和以仁治国的内涵是有严格区分的。
  
  为什么说“德”是“无为”而“仁”就是“有为”了呢?这要从《道德经》中“德”与“仁”内涵的细微差别来理解,区分在于对人性的尊重的彻底程度。这个关系也是千古以来学者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而“有为”是具体办事者的工作,或者将 “强为”等同于“有为”。这样的理解完全没有揭示出老子道学的睿智来。
  
   “无为”是指通过对事物客观规律之所以运转的关键要素的掌控,从而达到 对事物运转的大趋势的把握的策略。因而把 主要精力放在必要的客观条件的管理上,给具体的运作人员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的做法,称为“无为”。归纳起来说,“无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式来掌控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二是在推广这种方法时的方法或心态,“无为”暗中掌控关键要素,不露痕迹地做好“太上,下知有之”幕后管理者的工作,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的效果。因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更智慧,将积极性隐蔽起来的更老练的做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原则内最睿智的做法。
   如果用“道”的方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默默的吸引他人,属于“德”的方法。如果说“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着重“无为”取得的效果,即正因为控制了道正常运转所须要的必要条件,所以虽然不干涉具体运作,也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那么“德”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侧重执事者自身的修养心态而言的,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人知,是没有名利私心的真好事。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自己在做好事的意识,则是纯朴的心性才会有的状态,“无以为” 就是这样的心境。
  
  如果用主动推介这种效果的做法,就是“仁”,就是老子认为的“有为”了。“仁”,无论作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尤其不利于精英人才的汇聚。 如果,推广“仁”者,能让受众明白他完全是为了大家好,没有个人目的的话,意见虽然可能还会有,逆反心理会减轻一些。这就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效果。
  
  因此,“无为、有为”的区别,不在于是抓全局还是抓具体,也不在于是搞人事还是搞业务,而在于将重心尽量向相对一线人员倾斜,满足一线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对其真正的尊重,由此自然会迸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是一种觉察不到管理痕迹的管理。这个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内涵,而压责任就是下属获得信任感、成就感的渠道。德,通俗说就是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靠事实本身说话,接受不接受决定权在自己。而“仁”是主动的爱心行为,是靠宣扬事实的意义来说话,是变相劝说你接受的方式。所以,有认为你分不出好坏,才会来指教你的嫌疑,是对人性的不尊重。仁,是人治施加影响的起点,而“德”则是自我管理的基石,自我管理的“德”和“法”的强制管理共同构成,治国理念的高低两条线,是一个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3:无为,中庸,中和,中行的理解
孔子提到中庸的说法在《论语·雍也第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首先,中庸是一种品德,而不是一种方法;其次,对象是“民”,而不是“人”。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说文》:民,众萌也;《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品德是一种适度的平常心,也就是“安分”是百姓最好的品德,而不是指士大夫以上人的品德。这些人应该是“仁、智、勇”,要“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例证。

中行:《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见“中行”是一种方法,合适的方法找不到的话,可以参考“狂者”和“狷者”两种不同的做法,两者融合,既不激进,又不过分保守,则可以获得比较适中的方法。见《论语·子罕第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中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中和”是一种能力,正确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是“中和”,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
后世的《中庸》实际上是“中行”“中和”的集成,而与《论语》中的“中庸”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来源,但依然延用《中庸》这个称谓。
中庸,作为儒学的精华,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大框架,就是高低两条线:一是“孝”这个基础;二是“仁”这个追求。这个大框架,表明了儒学治国之道的本质就是“秩序”,《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儒家善于守成的实质,也是维护这个“秩序”。
从儒学的实质,可以看出“中庸”的本质。也就是说“中庸”的大前提是保证现有体制的运行,而不是打破它,最大程度只是改革完善它或者是“清君侧”。在这个前提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维持运行,是“中庸”的主旨。
而“无为”则是首先着眼于“平台”的搭建,是体制的创立者。而在具体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时,也首先会反思体制方面的漏洞。如果不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则不加以干涉,而由事物自己通过阵痛、调节来度过难关。

“无为”是根本方法的选择,“中庸”是方法执行中的方法。如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如果是针对金融机制 改进的,就属于“无为”的范畴;而通过平衡各方利益提出资金救援,帮助度过难关的,属于“中庸”。他可能会暂缓症状,但是会干涉市场公平竞争,也解决不了机制上的问题。中庸,实质上是一种谈判中平衡各方利益的技巧,高明与否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有发言权的人是些什么人;二是最终妥协方案是根本方法还是权宜之计。
推行任何一种政策,都有左中右不同的做法,这时走中间道路是阻力较小的一种,是一种智慧,在这方面“无为”和“中庸”的选择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无为”更侧重于“常态”而不是随时就势宽猛交替,常态是“正”,不能因为民愤大、影响恶劣、长官意识就用“重典”侵犯法制的尊严。无为也更关注环境氛围的营造,注重水到渠成的效果,强制协调、积极协调和自动协调的含义不同,也就是“孔子言为中庸、老子言不如守中、墨家言执其两端拟守其中”之间的微妙关系。
虽然,儒家也探讨过“无为”的问题,如《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泰伯第八》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但是,儒家理解的“无为”更多的是因为管理者“身正、德高”而产生的不令而行的效果,而不是主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法,即使孔子在《论语·泰伯第八》中说到了“人才”的问题,但是可惜的是只是停留在了“人才”难得的程度上,而没有能进一步上升到“人才”控制效果的高度上来。
这也许是儒家总要管理者做“大头兵”,而道家则是要管理者做“教官”的原因之一吧。

4:治国要各层理论结合才能兼顾各种情况,道德经的智慧和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可以无缝连接,要在大局上把握学术的根本,我想着也是习主*席和李*总*理对传统文化和SHZY特色文化的要求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08:5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11 06:38
回我来了:以现代人之思维,也许会认为我对老子的评说是不可思议,“老子那么费尽心机去探索‘道’,究竟是 ...

呵呵,先不谈质文先生对孔老时代社会现状的推测是否正确,毕竟那是两千多年前的情境了。
这里就我所关心的问题回复质文先生如下:
质文先生似乎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划等号了。
就内在机制而言,这样讲也没有原则上的错误,只是不够严谨,因为这样就失去了人“主动效法”(先生所谓“人参”之意)天地之道的意味,而是人与天各行其事,人事合于天则昌顺,人事违于天则受挫。人着实成了无头苍蝇乱撞了。
关于“道无为而无不为”,想不到质文先生怎会与“小国寡民”扯到一起?更有甚者,竟然将“有生于无”也扯了进来。这让我如坠五里雾中。
道的表现特征是自然而然,这种自然而然的表现就是无为的表现,但天地万物哪个不是在这种自然而然中产生和运作的?
看来质文先生真应该好好研究研究《道德经》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1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文质先生真的明白“道德经”,就不至于迷在孔儒的套论中而无法自拔了。。。。。

是不是哲学无所谓,“道德经”是易深层次的演绎,初次尝试联系自然与人的关系,提出了淡化人欲尊崇自然的道德观念。
所谓的“人参”,干脆就是强化人欲,只是这个是某人认为是“正确”的人欲罢了,哪里有所谓的“天”?什么又是所谓的“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3 06: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有个说法:赚钱多而化多,赚钱少而化少。化多化少,还不是依然做人?“道无为而无不为”的现代人说法。
老子关注是形下层次社会常态之气息,思想循旧而滞后。荀子关注是形上高层次的文明气息,如物质文明的神农尝百草,农耕方式成形与改善,畜牧业的成形与改善,等等。物质文明,以及人文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精神文明,文明气息影响着荀子的思想力,方有“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的能参“顺天而制天”,荀子道是物物与老子道是物质的本质殊异,自然观的能参有为与无为的儒道殊异。从荀子的物物道,可以得出一个哲理:高层次的文明气象,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气象,带动着社会的文明向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决定性标志。
从荀子物物道,到船山“终奏以物”的物物总体论,“终奏以物”的顺乎物则,取决的动力能与动力机制,在于“始奏以人”与“终奏以天”,以之表明:文化与制度的文明,顺乎物则之文明,给“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提供着活化心性之效应性的社会限定,方能带动着、成就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气象与前景。从船山“终奏以物”的物物总体论,得出一个哲理:文化与制度之文明的社会限定,决定着“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两门科学的文明进步,从而带动和成就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之前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决定性标志。
建议张无屮先生,学问道不要停留止步于二千多年的儒道理论上,期望二千多年前儒道文化与现代文化接壤,是不可能的事。为何船山提出会通古今通义?不能会通古今通义的文化理论,不可能成为经世致用之理性务实的文化理论,最终是一事无成!
建议我来了,专心研究荀子学与《易传》,来个儒道理论的大比照,有比较方有鉴别,探究出儒道的根本差异。
对于浑沌来说,连儒学基本概念不清,将非君主专*制时代的孔儒,与君主专*制时代的宋明理学强扭为同,尊卑定理与尊卑定位两个概念混淆不区分,如此学识,何必与之论儒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3 08: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5-9-13 08:53 编辑

质文先生说儒佛汇通比儒道汇通有前景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07: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道佛互补,同属内修心性,适者生存于君主专*制时代的内修心性学。传统思潮的演变循序,“外则儒术,内则道佛”,引发儒学复兴之宋明理学,儒道佛,示明儒学复兴的宋明理学重之为首。现代思潮的演变循序,现代儒学四代传续,并未解决文化问题入困境,“内则道佛”的历史思潮重演,也如张先生给佛学打高分到教授级。佛道儒,示明佛理重之为首吧!也切应现时人心乱的心性形态。历史的儒道佛思潮过后,便是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思潮的船山学;现代的佛道儒思潮过后,便是深化改革需要的传统文化理论,昭明船山学,确立以船山哲学为主导成文化气候。这是我的思路,根本不存在什么儒道汇通与儒佛汇通问题。不知道张先生为何有此怪异的想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1: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1、看看这个自以为井口很大的
    张无屮  因为道学2000年来盲人摸象,真意直到我才揭示出来。船山怎么集成三家的呢?  发表于 昨天 09:16
2、 张无屮,那么多盲人都摸象了,多你一个又何妨,那么多井蛙都看天了,多你一井又何妨。
3、张无屮,道学真意肯定有,只是你不懂,又自以为懂,可怜,可怜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6: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思路,荀子解蔽诸子,集成诸子,是完善孔儒、发展孔儒。孔孟谈人文,没有宇宙自然观。荀子解蔽老庄,增补是物物顺天而制天的儒学自然观,接续《易体》增补是人参天地的本体论,成为孔儒发展系统的里程碑。船山学从儒道佛思潮走过来,复归孔儒成脉理传承,也必须对儒道佛思潮有所回应。一是对内修心性学的回应,同是抑情制欲的惉滞情,所以有“心统性情,性为情节”说,有“无欲理亦废”说。回应宋明理学道德内修,只要思考船山人、天、物总体三个模式,其中的“因乎天而不因乎物,守其常而不知变”,“执其常以为明,不协于芚愚之化”映照的就是宋明理学道德内修弊根,只知去人欲而存天理,不知天理达人欲而发展物质文明,因各正性命的“循理应乎事物”,芚愚之化而增进心性文化的文明演进。回应道家无为人生的自然心态之内修,着力于对荀子物物自然观的提升,成为物物总体论的人、天、物自然之化。回应佛学的避离人为因果论,返回到《易传》通志成务的人参本体论,正因为人参本体论,方引出阴阳、刚柔、易简、健顺、仁礼等系列矛盾范畴,船山以抽象归纳而论理:“相资以相成,相抑而相生,消息之用存乎其间”的矛盾理一。正如《中庸》论诚明同一,相资相成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船山关注明诚间的矛盾同一时,更着力于明诚差异,“非诚之离明,明之离诚矣”。又提出“明以钦为本”的理念,明诚与明钦,就是神理明道的矛盾理一。《易传》提出系列矛盾范畴,接续就是人为因果范畴,诸如险阻论,易简理得的刚柔杂居问题,刚柔相推的吉凶因果、情伪相感的利害因果,并因此而提出探赜索隐的极深研几。船山论理义利矛盾与利害因果时,认为:“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分,其相因也微”。相因处,有人道理欲之善恶,更有天道体用之神理明道所引出的是非对错,是非善恶纠缠成结。所以船山有“是非善恶,义判于几”说。船山学从儒道佛思潮走过来,与荀子学解蔽诸子学的不同之处。扬弃儒道佛内修心性说,复归孔儒成脉理传承,成儒学发展的里程碑。
张先生坚恒于老子学研究,探索精神令人钦佩。奈何的是儒道佛的文化大环境可能会造成张先生误道。现代儒学思潮的四代传人,都以宋明理学为儒家文化标杆,儒道佛互补,同属内修心性,面对人心乱的心性环境,张先生对儒道佛的打分,也有道理的。我与张先生不同处,已超越儒道佛,站着倡扬船山学,以船山哲学为主导的制高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北宋时代,儒家士大夫群不是入道,就是入佛,惟张载出入道佛后而力拒理学与心学,“为往圣继绝学”,明确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形而上理。气本论为船山一代儒者继承而造就出明清之际的实学与启蒙,前赴后继的儒学演变路。船山学距今才三百多年。我希望张先生以其探索精神的毅力与意志,效法张载,出入儒道佛后,着力研究儒学里程碑的荀子学与《易传》,张载学与船山学。也许,张先生会有另一新境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先生这番话我仔细看了几遍,我决定对船山学再次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如果真如先生所说的【船山学从儒道佛思潮走过来,与荀子学解蔽诸子学的不同之处。扬弃儒道佛内修心性说,复归孔儒成脉理传承,成儒学发展的里程碑。】,我觉得是个正确的路子,佛学虽高但不适合治国,心学吸收佛学过多对修养有利但对治国宗旨并无多少建树。

2:我希望儒学的发展和道学一样,应该各有特色,才有必要百花齐放,不要搞成大而全的超市。我说的【老子代言中国哲学,孔子代言中国文化】就是汲取百家精华的思路,通过大家前一段对【本体论】的讨论,我想先生也应该客观看待船山学的总体定位,在【道德学说】的道德仁义礼法兵解决问题的总方法中找到相应位置。毕竟中华文明5000年,不会从300年的船山开始说起。

3:《易传》可以谈论一下,认识论、方法*论的区别可以一并探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2: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13 06:14
现代人有个说法:赚钱多而化多,赚钱少而化少。化多化少,还不是依然做人?“道无为而无不为”的现代人说法 ...

“建议我来了,专心研究荀子学与《易传》,来个儒道理论的大比照,有比较方有鉴别,探究出儒道的根本差异。”

实话实说,我并不认为荀子是纯儒。可以说,从荀子以降,包括系辞等在内的很多思想都已经或多或少地染上了道家思想,但遗憾的是,他们对道的认识还是很模糊、很肤浅的,以至于没能使对道之探索走向科学探索的道路。
若要问儒道的根本差异,记得我以前对儒释道曾有过概括:释佛攻心,老道务本,孔儒治人,如此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6: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华秋实,百花齐放春始是,花谢蒂落秋实时。欣赏春景固然美,务实理性收获期。每年一度春花开,每年一度秋实期。循环无止,生生不已。有先秦诸子百花齐放,方有荀子解蔽、集成诸子学的收获期:完善孔儒,发展孔儒。进入君主专*制的百花凋谢期,花开花落春去矣。从汉武独尊儒术始,到第一次大动乱期,儒道佛三教始鼎足而定向,转折盛唐后的第二次大动乱期的五代十国,从汉唐王朝正常陵替走到宋后汉夷王朝陵替,一方面是君主专*制的衰落期,另一方面是专*制定向的儒道佛互补盛行期。在第二次汉夷王朝陵替的明清之际,有个短暂的思想文化收获期,实学与启蒙文化思潮之一代儒者群的船山学,总结二千数百年学术史所成就的文化收获期。现代新儒学以宋明理学为主导,一番折腾走入困境,出现第四代传人,林安梧先生以船山哲学为主导的文化理论,继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思潮的启蒙学派,倡扬船山学。我相信,林安梧的文化理论,将是现代新儒学的收获期。张先生决意系统地研究船山学,鄙欣赏其志,其探究精神,其坚持论理意向,其崇尚义理之学术精神。遇到什么疑义问题,尽管提出来,讨论切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6: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我来了:儒道佛之儒,非孔儒的本性儒,是宋明理学的变性儒。从变性儒的立场,荀子当然不是纯儒,将荀子搬离儒坛,中断了孔儒发展脉理,限定了孔儒境界为实质性的人文,缺实质性的天文;局限为治人之道德,实质性缺天文之宇宙自然观;视本体论为儒道合流,中为心体,庸以守常的中庸本体论,“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异变了荀子的物物人能弘道的孔儒本性,《易传》的人参天地的本体论;尊卑定理的理一分殊论,若如佛理的月印万川,从内修心性立场而儒佛合流,变性了儒学易简理得的尊卑定位论。宋明理学完全曲解了孔孟,提倡被他们变性了的孔孟之道;脱离了理性务实的本性儒,成为帝制儒。我来了还是站在帝制儒立场,所以其见解依然如故。孔儒是从人文文化角度走到以人文与天文结合,治人〔礼法合治〕道德与宇宙自然结合(即船山的人道理欲与天道体用的天人合道),民所共由理道与人参通志成务本体论的道体结合,显然与道家有本质区别。物物道与物质道;人参天地与道法自然的本质区别。现代社会已不是二千多年前,尚在天地人同与天地人参之间的转换期。而是人参天地而物物之有为,避离两个极向之妄为与无为,还要崇尚道法自然之道家无为,这就是中国文化极不健康处,与提倡竞争精神与协作精神成均衡理一的务实理性文化极不适应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8:2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17 06:22
回我来了:儒道佛之儒,非孔儒的本性儒,是宋明理学的变性儒。从变性儒的立场,荀子当然不是纯儒,将荀子搬 ...

自《老子》问世以来,道便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老道穷天地万物(包括人)之道,孔儒言仁礼治人(“天何言哉”是对老道的最佳认识,但其心思不在天道)之道,释佛主攻世人心性(如然性空之论既贴近老道又有别于老道)之道,三家之眼光境界清晰可见。
既然你我各持己见,我们还是搁置讨论吧,毕竟楼主的大楼已被我们歪得岌岌可危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16: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歪,倒是被你们弄歪;岌岌可危?风物长宜放眼看吧!看顺天应人的理势必然!同意搁置讨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5-9-23 13:25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9-14 07:37
儒道佛互补,同属内修心性,适者生存于君主专*制时代的内修心性学。传统思潮的演变循序,“外则儒术,内则道 ...
儒道佛互补,同属内修心性,适者生存于君主专*制时代的内修心性学。传统思潮的演变循序,“外则儒术,内则道佛”

明白真正的儒、道、佛原旨者是不會妄談什麼“儒道佛互补”、“外则儒术,内则道佛”的,因爲三者(特別是道、佛與儒)根本沒有任何的交集與調和的餘地。
用僞道(儒之道)、僞佛(儒之佛)與僞儒(草創、胡謅出天理之儒)搞所謂的互補,這只是後世假儒者自欺欺人的把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3 17: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道佛三教鼎立在第一次大动乱期的南北朝,儒道佛互补盛行期是第二次大动乱期的五代十国时代。汉武是独尊儒术,唐末到宋初,是外则儒术,内则道佛。经过二次大动乱期后,儒家道德式微,士大夫群不是入道,就是入佛。所以出现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的宋明理学。改变内则道佛现状,复兴儒学内修位置。宋明理学是道德的心性内修,融入道家自然,“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成形中为心体,庸守常的中庸本体论。尊卑定理的性即理,理一分殊的天命之谓理,从内修心性角度,与月映万川的佛理暗合。儒通道佛,道佛何不通儒?治世道德通行该是儒,乱世为自保,道之无为人生成自然心态的与世浮沉;佛门禅定悟性,避离因果,了却尘缘。治乱世循环,不是适者生存于君主专*制时代的儒道佛互补?宋明理学之儒,不同于原旨之孔儒。非君主专*制时代的孔儒,与君主专*制时代的宋明理学,本质不一样的儒学。宋明理学删定四书,儒学者必学必修;另外,将荀子学搬离儒学圣坛,中断了孔儒理论的逻辑次序和历史的发生次序,原旨儒学的完整性被弄到支离破碎。正是这个支离破碎,被后世惯性认定为道德儒学,心性儒学,与荀子能参的物物道,顺天而制天的宇宙自然观全无瓜葛,与《易传》的易简理得的尊卑定位,人参天地通志成务本体论背道而驰,实质扭曲了孔孟的心性文化,理性务实的心性文化,转为道德内修,才与道佛暗合成儒道佛互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04: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华秋实,没有读懂先秦诸子的百花齐放,就不可能读懂荀子学。荀子解蔽而集成诸子学,归宗而完善、发展孔儒,有民所共由之物物道,顺天而制天的儒家自然观。《易传》有人参天地通志成务的儒家本体论。同样,不读懂儒道佛历史的发生次序、理论的逻辑次序、以及实践的学习次序,就不可能读懂船山学。也就不清楚三个次序的转续,更高复归孔儒成理论的逻辑次序。当进入船山学昭明期,该清晰也就清晰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22: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志成 于 2016-4-15 22:24 编辑

青竹大哥楼主帖指出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非但是对道德经,对周易,对儒学经典,对国学中先秦的所有典籍的研究,都应该注意大哥所提出的问题。

在先秦时代,中国没有一个正统的宗教教团,也没有正统的宗教经典。
在先秦时代,中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没有一个正式的哲学家。

先秦诸子,包括孔子,都不是任何一个教团的教主,也不是任何一家哲学派别的创始人。他们的文章都不是宗教的,或哲学的专著。他们用文字所表述的只是他们在那个时代认识到了的知识的展示。他们只是做了些,他们想要告诉别人他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后来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数学家,及宗教界人士等等,从各自的需要出发,找到了先秦典籍中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便给它们贴上了科学的,哲学的,数学的,宗教的等等的标签,为自己所用。把先秦典籍成为宣传自己思想,自己的认识的聚宝盆。

我不反对用先秦典籍的文字为自己的学说增其功效,古为今用。

先秦典籍是历史的存在,作者所表述的知识成果,需要后人来认识,学习,继承,或批判扬弃;但首先,要弄清那些作者,在那个时代说的是什么。不能以自己的思想来打扮先秦典籍。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5 + 20 谢谢认可与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7 08: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人解读道德经,首先要知道道德经的作者说是什么?他主张什么?反的什么?那些是他的发明,发前人所未发的,那些是他承先人所说,在先人所说的基础上他作了什么改动,有改动则是他的思想,照本宣科则是人重复支持先人所说(相当于史书的功能)。然后再用现代的语言文字将他的东西翻译过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2: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见:
治学的两条路线:史学和理学!(或说“考古”和“思哲”)
治学的目的:古为今用!
治学的态度:拿来主义!(本人推荐)
——强论是非优劣,有失偏颇。(如存其它目的,则另当别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0 1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1.《老子》中充斥着哲学思想。不了解这一点,就如同“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老子》中的哲学是为更深刻地阐述其政治主张服务的。把《老子》当成单纯的哲学著作也是错误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0 15: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gz64 发表于 2018-8-20 11:20
1.《老子》中充斥着哲学思想。不了解这一点,就如同“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老子 ...

老子道家的优点是符合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要求,以自然规律指导人来社会管理是长治久安的大道,为无为无不为的平台管理、规划先行的大局意识,以低姿态占据舆论制高点的智慧,是治国理正理论的顶层设计。

老子《道德经》对道学有三项划时代的贡献:一是道德的本体论认识,揭示了中华传统哲学的自然哲学性质,道本体属于第一哲学,是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德现象属于第二哲学,和朴素唯物主义相通。二是具备了道德学说方法*论的雏形,为道德仁义礼法兵系统管理方法的提炼打好了基础,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SHZY文化的坚强基础。三是“无为”要素管理法和以制度建设为主,以人才培养为辅的“三弃三绝”法治观念,二者结合,彰显了传统哲学科学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