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故我在

[综合讨论] 绝对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1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蒙山城 于 2016-1-1 12:34 编辑

元旦快乐


==============


但这种不理解所造成的“惑”,只是对佛家认识论的肤浅层次颇为惋惜—— 一个思想体系很难获得起码的彻底性,却很容易固步自封;
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哲学认识论已有了如此高度精微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知识分子还大多被固执在佛法识论的层次上!——借用观云客先生的“!”


就是某种无章可循的“一刹那”吗?
就佛法自身而言,世界之中又有什么不是“一刹那”呢?
如果把“一刹那”都简单地归结为无章可循,那还要哲学、还要思想干什么?
难道说我们真的准备以“无章可循”的方式抵达终点?
如果这样可以说服我们自己的话,那又何必罗列此前的有章可循?

=====================================

我看到这两段,就心中感惑而产生自己的想法。且不说,第一段,就第二段的以点盖面,让人觉得确实有道理。在下面,我就叙说下自己对是否有章可循的看法
从大道理上来讲:谈事物规律,都从必然与偶然的角度去看。一般说来,必然,是有章可循。而偶然无章可循。但我们表达偶然的存在,并不是在否定必然有章可循。
从小的方面看,就比如祖师爷偶然放个屁,逻辑者,可以根据人的内在五脏规律,外在坏境与饮食等,能逻辑出有章可循的必然性,但这个偶然的屁,可以再理论上有章可循逻辑,但在现实中,确实无章可循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20: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4 09:15 编辑

近来参研阳明心学,我的目的并不仅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谨独、立志、事上磨练等核心思想;
还特别关注王守仁领“悟”良知良能思想的精神历程;
我想以阳明心学为范例深入探讨作为中国哲学认识论核心思想之一的“悟”概念。

“悟”经常被国学人士拿来作为把握道、天理、佛性等终极性概念的精神通道;
国学人士往往将最高明的智慧赋予其中;
也正因此,似乎就从来没有人能够说清“悟”究竟是如何进行的。

而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无法说清”并没有推动进一步的探究,反倒正因此而成了东方“智慧”的一个永久高地;
这个高地高到被公认为无法解释:悟就是悟!
于是中国哲学就这样总是占据着世界思想领域的高峰——就此而言,“国学复兴”实在是一个伪命题,从来就没有谁超越过我们的“悟”智慧。

我们陶醉于如此高明的智慧,以致于一览众山小;
在我们眼里,西方哲学就不过是逻辑、是分析,并因此是片面、是非整体;
当然,在逻辑和分析方面毕竟有很多具体的比较,我们不妨让他们在这些小小的、无伤大雅的方面占些便宜;
我们只要稳居“悟”这个智慧高地就足矣!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我对这种精神状态实在是如芒在背;
我决心尝试对“悟”发起研究,并力图给出合理的解释;
只是我不得不借助于逻辑、借助于分析;
幸好,“西方”哲学还有专门克服片面性和非整体性的结构主义理论、生命关联*总体理论、历史性思想、释义学循环理论、前理解结构理论、哲学释义学理论,如此等等;
(世界的)哲学在这方面十分死心眼,它们总是打算用具体的思想方法去克服片面,去确保整体性,去力争“客观性”和有效性;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哲学还总是谦逊地期待着更为合理的思想突破;
不像我们那么智慧、那么高明、那么决绝: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想到了要整体性、想到了不片面、想到了不盲人摸象,那就必定是已经圆满了;
哪里还用得着如此劳心劳力地寻求方法?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呵呵,如果既不劳心又不劳力,那岂不是兼治他们所有!——正所谓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是也。

不过鄙人命苦,劳心劳力已然习惯;
有鲠于喉,负笀在背,我实在是缺乏超然物外的智慧;
于是在2016年元旦打算给今年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解决这个“悟”;
希望立足于东西方人类思想的现有成果,为“悟”提供一个(更可能是几个)合理的解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09: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6-1-2 09:41 编辑


你那些西哲手术刀解刨不了思想悟性的问题。
悟,源于‘戒定慧’,源于‘致虚极,守静笃’。
(另;先生怎么把"悟'归为中国哲学认识论,而不是方法*论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小屮的术语情结就是不能转化为研究、理解术语的推动力;
这种精神懒惰也就决定了他无法展开有效思考;
他虽然也常常提出质疑,但这些质疑却都是立足于几个惯有的观念;
他从来不会对这些观念本身提出质疑。

张无屮相信,“悟”源于戒定慧、源于致虚极守静笃;
但他就从来也没有尝试对这个观点本身展开考察:悟“源于”某某,这充其量算是描述了某种精神现象,但并没有确定地解释“悟”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啊!
为什么通过戒定慧、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就能得悟真理?
“悟”本身的具体条件和必要前提是什么?
“悟”的可能的精神机制是什么?
更为重要的是:“悟”这种精神现象本身说明了什么?

小屮啊,这才是哲学的真正问题啊!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看到了这样那样的现象,包括各种精神现象——“悟”源于戒定慧、源于致虚极守静笃,这本身也就是一个精神现象而已;
然后试图通过这些现象去获得对自然世界、对人类自身的深入理解,这才是哲学;
你只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小屮注意,这与“现象学”无关——却得意洋洋地自以为“哲学”了;
你其实是根本就不知道哲学是何物啊。

我这些话并非说给你听的——你听不懂也就不会产生效用;
只不过借你的问题作个由头,说给那些潜在的有灵性的头脑听的;
你看过就忘了吧,以免影响你本就所剩无几的“得意洋洋”——你这样的头脑也只能在幻相中获得可怜的精神慰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1-2 09:32
你那些西哲手术刀解刨不了思想悟性的问题。
悟,源于‘戒定慧’,源于‘致虚极,守静笃’。
(另;先生 ...

(另;先生怎么把"悟'归为中国哲学认识论,而不是方法*论呢?)
··································
不妨就张无屮的这个问题多说几句。

在张无屮看来,认识论与方法*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只有区分、没有联系;
这种观点虽然主要是由于张无屮缺乏起码的哲学理论知识,但我们也由此看到了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极端扁平化和片面化;
这种头脑既无法在关系中看到差异、在差异中意识到关联,更不能在整体中区分个别、在个别中洞察普遍;
也正是因为他们处在这种幼稚的精神状态中,所以他们就很自然地把逻辑和分析的方式判定为非整体的、片面的方式;
他们无法设想,一种依赖于分析的综合和依赖于综合的分析是如何可能的——虽然这是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
他们也无法理解部分的、个别的、不同维度的考察是如何与整体性的理解在释义学循环中逐步趋于完成的。

当清王朝那些王公大臣们被洋鬼子打破家门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无奈地承认自己在“用”上毕竟是不如洋鬼子的;
但他们却不容置疑地相信自己的“体”必定是最高明智慧的。
时隔数百年,清王朝的遗老遗少们似乎都聚集在国学论坛中;
他们仍然得意洋洋,为他们的整体性思维和智慧得意洋洋;
得意洋洋之余还要为争当紫薇真人、争当中国哲学的领路人*大打出手。

呵呵,幸好这种人也只能在国学类论坛做做自己的白日梦了···········
中国哲学界已经实现了与世界哲学思想的融汇;
世界哲学也将在中国古老思想中得到资源性的补充;
我们虽然并不存在任何超越性的高明智慧,但中国古老思想必定蕴含了独到的见解和精神现象;
一种世界性的整体哲学理解不可能没有中国和中国历史的在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2: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以上(很多贴)的观点,我想提出国学领域学术讨论的一个准则:我们根本用不着去考虑东学、西学各有什么优劣,我们不妨专注所讨论的问题本身。

人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精神主体;
除非你人为地局限自己的视野,否则你完全可以毫无妨碍地接受东学、西学的所有思想积累;
它们之间以及它们内部的差别、矛盾、斗争不仅不能影响我们去理解它们的精神实质,更因为这种差别和矛盾才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精神最真实的历史资料。
逻辑和分析并不会影响一个学者进行整体性的综合考察;
毋宁说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否则就不可能达到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
如果一个学者因为逻辑和分析就失去了整体性的综合能力,那就不是思想体系本身的问题,而只是他本人没有达到应有的哲学学术素养;
如果我本人在思考和表述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也只是我个人的浅薄,请直接对我个人提出批评。

现代的思想者再也不能只是东学的,或只是西学的了;
东学、西学也只不过是“世界学”中的二个方面,而且是二个应该融合为一的方面;
不能达成这种融合,那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有任何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只是我们自己禁锢了自己的精神视野;
一种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精神状态不过是某种发展过于有限的状态;
而如果把这种有限状态作为拒绝自我扩展、也不相信有更好状态的依据,那就实在是令人无奈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1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1-2 11:39
(另;先生怎么把"悟'归为中国哲学认识论,而不是方法*论呢?)
·············· ...

侧重分析问题是认识论,侧重解决问题是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有清醒的认识,侧重分析问题的是《易学》三才分析法,侧重解决问题的是道德学说。传统哲学集分析、解决合一是中国话语的特色。

你之所以敲不开“悟性”的大门,就是因为你处在“分析”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进化到找寻“方法”的层次。而道学佛学早就有了登堂入室的法门,就是“戒定慧、致虚极,守静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4 11:36 编辑

学法  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但结果应该是同一的。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学法先生的这个观点值得回应。

“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这个判断既是显而易见地正确,又可说是显而易见地失实——虽然这么说看起来很有些自相矛盾;
说其正确,是因为论坛中各种这方面的说法不绝于耳,此处不赘;
说其失实则有些刺耳,就不得不给出依据,以免除无稽之谈的印象——虽然这种言说方式在本论坛很有些猖獗。

如果我们把“西方看问题的方式”定位在康德之前(或许再早一些至启蒙运动时期),那就实在是不能说在东西方思想家之间究竟有多大区别;
古希腊七贤人以至于康德之前的沃尔夫-莱布尼茨时代,他们都试图找出现象世界背后普遍性的、本体性的存在者,并以此作为人类行为的规范性依据;
这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直延续到黑格尔的总体主义历史辩证法。
在前康德哲学时代,东西方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东方的先贤曾经间断地表现出拥有西方还不具备的理性成熟;
这种理性成熟,是他们在康德之后才陆续达到的。

我们的先圣贤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逻辑性,虽然他们没有把逻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儒道佛,特别是道学和佛学(主要指唯识论等佛陀后时代的佛法理论)展示了高度的理性反思(分析)能力,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世界和人自身提出了终极性的理解;
反观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至于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他们都建构了宏大的整体性的世界观念;
我敢断言,古典时代的东西方先圣贤们无论在思想方法上、还是在哲学建构上,都表现出了十分可观的一致性;
因而,至少就古典时代而言,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有根据地说“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

自康德批判哲学之后,西方哲学经历了三百年的批判性循环;
他们深化了逻辑学、深化了分析反思的方法(这当然只不过是哲学思维方式一部分),并借此达到了对于自然、人类存在方式、特征的更为深入的、总体性的解释和把握;
他们不仅抵达了东方先贤早年的理性成熟,而且毫不滞懈地超越而去;
于是此时的确出现了“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这样一种情形;
但如果我们就整体来考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东西方的民众都算上——如果整体性、整体地看问题还是我们强项的话——我们就会看到:
除了具有相当哲学、科学修养的人之外,西方人*大多数也还仍然不那么擅长于逻辑和分析——即便我们不考虑科学与哲学的巨大差别;
反向来看,东方也有相当一部分具有世界哲学和科学修养的人很擅长于逻辑和分析,并且因此具有更宏大、更确切的整体性视野;
就此而言,说“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也还仍然是十分不全面的。

看来我不得不直白地说:学法先生所谓的“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是一个错误结论;
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你把“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看问题的方式不同” 错位为 “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
如果非要说“看问题的方式不同”的话,我倒是想这样说:
一方面,在人类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看问题的方式的确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理性层次的人群看问题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看问题的方式不同”完全不应该以东西方这类地域性进行区分,而毋宁以不同的理性层次予以划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3: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4 13:12 编辑

学法  地域性划分,只是拣其代表性,没有强制性,真理的标准就是求得同一,且包容差异。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学法先生的“代表性”从何而来?
能否以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东西方思想家作个比较?

你不会是拿论坛上那几个大仙作为东方思想的代表吧?
这类思想上缺乏逻辑和分析能力、以至于根本就不具备有效思想能力的人在西方普通人中也大有人在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4 14: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法 于 2016-1-4 14:34 编辑

     当然是从起过影响力的主体方面来讲。只是大致的脉络。不可能具体到大众。
     东方思想注重修为,力图通过修为消泯对立,达到与自然(包括他人)的统一(同一),其中逻辑只是为了解决修为中的疑问(烦恼结),不能脱离修为独立存在,秉持天(自然)人同一观。而西方思想企图通过逻辑思辨引出真理,但始终无法摆脱我执的困扰,从上帝到人本到绝对精神再到唯物主义,是西方逻辑思辨的路线,从纯主观的臆造-上帝(有合理成分如戒),到关注人文(人本主义),然后发展到企图调和个人与世界的绝对精神(本质是上帝和人本的混合),最后发展到我欲至上的唯物主义(摆脱了上帝的臆造,但未摆脱我执和法执,可以说更增我执和法执),未曾摆脱人我执和法执的困扰,虽然不乏合理的成分,但西方始终无法看到我执、法执与自然(因果)的同一和平等关系,所以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绝对真理,而不乏认识人本基础上的相对真理,当然就无法确证绝对真理。唯物辩证法所谓的辩证统一,也是不能摆脱我执和法执的主观意义上的统一,所以也不可能认识绝对真理。
     东、西方所谓的同一,包括道德、戒律,人文关怀,而差异则主要是指我执和法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6: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4 20:39 编辑
学法 发表于 2016-1-4 14:22
当然是从起过影响力的主体方面来讲。只是大致的脉络。不可能具体到大众。
     东方思想注重修为,力 ...

我们的讨论是由你“东西方看问题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其中的重点是逻辑和分析是否只是西方哲学的独有思想特征;
你却把佛法的宗教实践与西方哲学的学术理论放在一起比较,然后指出它们在方式上是不同的:一个是实践修为,一个是逻辑思辨;
你这么做就相当于把“跑步”这个行为与运动学这个学科混为一谈;
我当然无须你告诉我它们之间具有什么样的不同:运动学学得再好也不等于可以在奥运会中拿金牌!
但这样的差异根本就不能用来评价“跑步”与“运动学”——它们之间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
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对任何一方构成优势或不足;
这是学法先生的第一个层面的思维谬误:试图在没有可比性的比较中占据优势。

学法先生把佛教作为宗教实践来看待,并以此寻求其对于理论思辨的“优越性”——以跑步运动员嘲弄运动学教授的方式:你运动学再高明也不如我跑得快;
却又在提及基*督教时,避而不谈基*督教的实践特征,却反而去强调它的理论思辨的方面,以此凸显基*督教对于佛教的差距;
这就再一次刻意地模糊了实践与理论思辨的区别,只不过这一次是反向而行的;
这就相当于,一个长跑运动员把另一个长跑运动员打断了双腿,然后再逼着他来一次3000米比赛!
这是学法先生的第二个层面的思维谬误:试图以强盗的方式在比较中获得优势。

学法先生的第一个层面思维谬误中的合理成分——强调宗教的实践性——原本正可以避免第二个层面的谬误;
但由于你过于强烈的目的性,以至于你可以让两个截然相悖的谬误并行不悖,因而丧失了思维上的任何正当性;
你这何止于我执、法执吗?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学法先生极端“我执”地为佛教寻求优势地位,却完全遗忘了我们讨论的主题。

正当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
1.  佛教实践与基*督教实践是否具有本质上不同的行为方式?
2.  佛教理论与基*督教哲学是否具有本质上不同的思想方式?
3.  儒道佛思想理论是否与逻辑和分析无关?
等等。

另外,从学法先生这个帖子中还产生了其他问题:
4.  我们能够合理地把佛法预设为绝对真理吗?
5.  我们能够合理地把佛法预设为绝对真理,然后再以这个预设去指责其他思想观念吗?
6.  基*督教真的比佛教更加我执、法执吗?
如此等等。

我倒想借此机会与学法先生探讨探讨东西方这两大宗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08: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法 于 2016-1-5 08:36 编辑

我只是想通过简单的对比让别人理解东方哲学的特点,没成想先生的理解和我方向想左。:)
正当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
1.  佛教实践与基*督教实践是否具有本质上不同的行为方式?
2.  佛教理论与基*督教哲学是否具有本质上不同的思想方式?
--------------------------------------------------------------------------------
佛教的实践是首先强调自作因自受果,造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得恶果,因此教人修善,教人持戒,教人解脱于因果,而基*督教对因果之理表述不清,而以上帝的命令教人持戒,耶稣教人因信得救,教人修善,但于因果依然理不透彻,所以才会有后世的人的歪曲。

3.  儒道佛思想理论是否与逻辑和分析无关?
有理论就有逻辑,不能说无关,但逻辑是为修行服务的,逻辑本身不是真理,只有逻辑依附于修行,才具有意义。离开修行单纯的谈逻辑,就必然逻辑陷入陷阱,就是逻辑怪圈,落入我和非我的矛盾。

4.  我们能够合理地把佛法预设为绝对真理吗?
预设为真理,有可行的逻辑支持,有对因果无常的认识,有对我无常的认识,有对寂灭非断灭而永恒的认识。当然寂灭的永恒更需要体悟。没体悟容易落入断灭见。

5.  我们能够合理地把佛法预设为绝对真理,然后再以这个预设去指责其他思想观念吗?
不是毫无意义的预设,而是建立在对因果和无我的认识上,对于未修行的人来说,寂灭涅槃算是预设的,但这个预设比起其他要合理的多,因为一切法趋于空,空归何处?空即是不生不灭,空无所归。
6.  基*督教真的比佛教更加我执、法执吗?
看看基*督教经典里的事迹,就知道基*督教里未认识到我执和法执。基*督教虽有戒律,但没有相应的法理支持,很多法理都是后世根据自己的认识加进去的,没有脱离我执和法执。再者,重生不是无生,重生的意思就是轮回的下一次出生,所以这里依然有我执和法执在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09: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基*督教和佛教中的净土的性质、教法最接近。
--------------------------------------------------------------------------、
耶稣的教法和净土相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0: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法 发表于 2016-1-5 08:27
我只是想通过简单的对比让别人理解东方哲学的特点,没成想先生的理解和我方向想左。:)
正当的问题应该是 ...

学法先生“只是想通过简单的对比让别人理解东方哲学的特点”,我相信这是诚心直言,我也并不怀疑你是在有意识地欺人;
但很显然,你的“简单的对比”却因为过于“简单”,以至在自己的强烈目的性驱动之下流于荒谬;
你以极端“偏执”代替“我执”,不惜强买强卖为你既定的“绝对真理”寻求优势;
却不幸因此恰恰暴露了你的“绝对真理”无法在合理的层面上获得辩护,而只能诉诸荒谬;
也就是说,你虽然不是有意识地欺人,但却在“教徒精神”的控制之下先行自欺,而后于无意识之中遂行欺人。

学法先生最突出的荒谬就在于:他自己先把作为人类精神现象的宗教实践与研究人类精神现象的哲学混为一谈,以突显其“绝对真理”在哲学上的(臆想的)“优越性”;
而一旦遭遇无法应对的驳斥,就转而强调其宗教的实践性,又试图在实践上为其“绝对真理”寻求(臆想的)“优越性”;
但此时却又坚决不愿意承认他的“绝对真理”已经丧失了“哲学上的优越性”;
学法先生的这种言说方式充分展示了他对于自己宗教信仰的偏执:他根本就不愿直接论证他的绝对真理,反倒是以这类混淆视听的“简单”方式自欺欺人。

我在这里要求学法先生回归学术讨论的态度:
本帖讨论“绝对真理”是否有可能存在,而不是对比哪一个自称的“绝对真理”更为优越——即便是自诩的优越性;
你可以提出你的“绝对真理”,并为其提供论证和辩护;
但请不要喋喋不休地偏执于你所谓的“绝对真理”去攻击其余;
即便你的“绝对真理”比其他“绝对真理”具有你所宣称的“优越性”,那也不能因此就能证明其真理性;
你得首先为你的“绝对真理”提供身份验证,而后才有必要论及其他;
如果你的“绝对真理”只不过是一个梦幻,就算它比其他梦幻更为逼真,那也还仍然是一个梦幻而已;
况且你的梦幻是否就在逼真度上具有任何优势,那还是非常难说的。

既然学法先生热衷于此道,我们就不妨满足你的愿望,先来谈谈你所热衷的“绝对真理”之间的比较;
就让我们来打破你对于佛法实践优越性的迷信;
我希望你不要又在走投无路之际再次作出反转:反过来又试图在思辨方面寻求稻草之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0: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5 11:05 编辑

基*督教与佛教的初步比较研究
这算是本帖的一个从属性部分,不妨设立一个小标题。

比较研究就要首先提出进行比较的课题;
这个工作(其实是一个理论权利)原本是应该由学法先生来承担的;
但考虑到他对于问题素来的云天雾罩(我尽量避免使用听起来不舒服的词汇,虽然那样会更具有准确性),我不妨越俎代庖;
我会根据学法先生此前所表现出来的最热切的趣向提出对比的课题。

有一个规则将贯穿这个比较研究始终:我们要突出学法先生此时所强调的“实践性”。

第一个比较课题是:1. 真如佛性比上帝具有更可靠的真理性吗?
【下转316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5 10:32 编辑

学法  先生不看我后面的回答?  发表于 4 分钟前
···························
我提出的那些问题是要通过不那么“简单的对比”来加以研讨的;
你那些回答不过是又一次偏执于你自己的绝对真理排斥其余的重复唠叨;
你这种行为除了一再表现自己绝对的“我执”之外,还能如何?

另外,我接下来的比较研究就是对你的认真回应——简单化只会给自欺欺人留下空间。

我再一次建议你不要用评注的方式发言,这样不方便回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5 12:29 编辑

【上接314楼】
1-1
宗教先圣都宣称自己真理的绝对性;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他们所宣称的绝对真理进行相互之间的真理性比较呢?
如果进行这样的比较,我们应该从那些途径入手呢?
很显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学法先生此时所强调的“实践性”。

基*督教宣称“上帝”最初是通过与宗教先圣摩西在何烈山的直接交流并赐予十诫而得以确立的——耶稣的事迹本质上类似;
佛教的真如佛性则是佛祖在伽耶城外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终于恍然大悟的。
请注意,我不想冒充宗教的行家,如果上述说法不实,敬请指正。

那么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对这两个“绝对真理”作出怎样的评价呢?
首先我们不能质疑宗教先圣的诚实,这是一个重要原则,否则所谓实践的证明就毫无价值可言;
但既然是一个原则,我们就不能只把它运用在某一个宗教上;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一方面不允许别人质疑自己宗教先圣的诚实,却又允许自己去质疑其他宗教先圣的诚实;
否则就是缺乏最起码的公正立场,这样的人只不过就是一个狂热教徒,就是在以侮辱他人的方式自行其辱,没有资格在论坛上发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5 14:00 编辑

1-2
宗教先圣的这些最初陈述可以概括为“原初宗教体验”;
我愿意承认这些体验的合理性——虽然它们的合理性来源可能十分特别。

我们不质疑宗教先圣所陈述的原初体验的真实性,这当然也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们的体验进行合理地解释和比较;
因此我也并不反对学法先生这样的做法;
我所反对的是:你不能对待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标准——你必须以相同的原则对待所有对象;
否则你就不是在做比较,而不过是在表演偏执——当这种偏执是在除“我执”的口号之下进行时,则犹为令人厌恶。

我们还是来贴近“实践性”来考察佛教和基*督教先圣的原初体验。

基*督教的原初体验极为确切:与“绝对真理”直接交流、直观,并继而获赐十诫;
佛教的原初体验则是对“绝对真理”的“觉悟”;
在这里无法讨论“觉悟”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但很显然,“觉悟”至少并不比“直观”具有更高的确定性。

就此而言,我们不得不说:在实践的层面上,佛教的绝对真理至少并不比基*督教的绝对真理在来源上更真切;
当然我们并不能就此给出全面的结论,这只是一个方面。
【下转323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3
佛家人士此时必定会提出如下反驳:神话般的东西任何可以成为宗教的立足点呢?
【暂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1-5 11:03
【上接314楼】
1-1
宗教先圣都宣称自己真理的绝对性;

看到故先生与学法的争鸣,本不想搀和,但看到先生辩论与众人的倾向,忍不住,在站在俗人的角度上,看看自己对故先生这贴的个人俗见。
先生的第一句是:宗教先圣都宣称自己真理的绝对性;在我看来先生的第一句开场白,其实就运用普通观点特性,来误导大家对宗教的看法。其实,不光是宗教,就是现在西方各个学说,都在认为自己是:真理的绝对性
先生的第二句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他们所宣称的绝对真理进行相互之间的真理性比较呢?假如我们按照先生这一逻辑,我们把现在学说真理进行相互绝对的比较,大家会发现什么呢?
先生的第三四句诗:如果进行这样的比较,我们应该从那些途径入手呢?很显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学法先生此时所强调的“实践性”。其实先生与学法的区别是:先生的观点是:世界可以逻辑出来的。而学法先生的实践性,借用中国一教授著名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先生的观点倾向于,理论上,真理没有唯一标准。
先生的这一段时:基*督教宣称“上帝”最初是通过与宗教先圣摩西在何烈山的直接交流并赐予十诫而得以确立的——耶稣的事迹本质上类似;
佛教的真如佛性则是佛祖在伽耶城外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终于恍然大悟的。
请注意,我不想冒充宗教的行家,如果上述说法不实,敬请指正。先生这段叙述的应该是经卷记载的,但唯一我感到疑惑的文字是:佛教的真如佛性则是佛祖在伽耶城外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终于恍然大悟的,疑惑点,我用红字标出。
先生接着说:那么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对这两个“绝对真理”作出怎样的评价呢?先生所说的绝对真理,我猜应该是上面对宗教的描述,这两个描述,只是描述,不是真理。
先生接着说:首先我们不能质疑宗教先圣的诚实,这是一个重要原则,否则所谓实践的证明就毫无价值可言;根据上面把经卷上的描述,当做真理,引起这句衍想,其实都是建立错误上的论断。

——————————————————————呵呵,时间不多,仅说到这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6-1-5 13:28 编辑

1:我觉得佛学在理解绝对真理的基础上修行,而上帝耶稣并不要求理解,只是要求照做就行。这也是基*督教容易走向偏执的原因。
我对宗教中上帝、耶稣的具体教义不懂,但我不同意【基*督教的原初体验极为确切:与“绝对真理”直接交流、直观,并继而获赐十诫;佛教的原初体验则是对“绝对真理”的“觉悟”;在这里无法讨论“觉悟”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但很显然,“觉悟”至少并不比“直观”具有更高的确定性。就此而言,我们不得不说:在实践的层面上,佛教的绝对真理至少并不比基*督教的绝对真理在来源上更真切;】这样的说法。


2:绝对真理的理解内涵,各大宗教侧重的重点也不同。佛学是无主宰也非自然的因果论,上帝是有主宰非自然有为论,耶稣是执行者?(这个定位我不知道),道学是无主宰的自然的无为论。
各大宗教在本体上都承认【有】,是形而上学抽象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1-5 13:24
1:我觉得佛学在理解绝对真理的基础上修行,而上帝耶稣并不要求理解,只是要求照做就行。这也是基*督教容易 ...

关于圣经,应该是:先哲们用宗教的方式记录的历史智慧,只是我们不懂,而执文字而已,就像我们现在读语言,我们看到的只是故事,而忽视寓意。
西方各位大家,看圣经,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记得几年前,我在看伊甸园的故事,就忽然发现,这其实是用独特的手法,用最美的故事记录历史。

下面,我转来以前的一看发:蒙山对话(2012版之一):伊甸园 (2012-02-05 18:13:20)[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杂谈

一日在蒙山城中问师:‘夏娃与亚当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是故事是真的吗?’
师傅答:‘伊甸园这美丽的传说,其实也是一真实的写照。只是有独特的手法,用最美的故事表达出……’
我问师傅:‘师傅你认为夏娃与亚当的美丽故事,如何是真实的写照呢,能详说吗。
师傅答:‘伊甸园的门里传说,其实是一个人类历史的一缩影,真实的描述出人类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一种转变。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流露出‘上帝’对公有制的一种期盼。’
师傅接着说:‘在人类的最早聚集的时候,没有善与恶,没有现在的羞耻概念,只有共同的努力。而后来被人的私心出现,与外界的诱*惑所改变。人类的第一家庭所出现,就是夏娃与亚当。家庭的出现,就出现了私有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与差距就出现了。因而人类的私心引起了人类的烦恼。
事后我在想:‘在这个故事中,有各种比喻手法。在比喻中,一种是人类进步阐述。一种是对过去公平公有制度的怀念。也标志着人类伦理观的转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1-5 13:24
1:我觉得佛学在理解绝对真理的基础上修行,而上帝耶稣并不要求理解,只是要求照做就行。这也是基*督教容易 ...

我觉得佛学在理解绝对真理的基础上修行,而上帝耶稣并不要求理解,只是要求照做就行。这也是基*督教容易走向偏执的原因。
·································
我们在对比两大宗教真理,你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必须给出理由。

佛学究竟是“在理解绝对真理的基础上修行”、还是“必须通过修行才能得以理解”?
这一点你还是好好向学法先生讨教清楚再说不迟;
而这里的讨论正是因为学法先生承认佛教真理必须诉诸实践才能得以领悟——你不妨看看前面的帖子。

即便我们不考虑以上问题,单就你的言论来看;
一种宗教的修行方式与其绝对真理性有任何关系吗?
一种宗教是否容易走向偏执,这与其绝对真理性也有任何关系吗?
佛教徒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唯一真理性,并以自己的偏执去排斥其他宗教,这难道说不是偏执吗?

退一步来说,你既然相信自己信仰的绝对真理性,那你又为什么不能固执自己的真理呢?
你“包容”其他绝对真理,那恐怕不是因为你具有宽广的胸怀,而不过是因为你的信仰并不坚定;
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教徒也不合格。

另外,张无屮,你所谓的“理解”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敢说你自己多半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4: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5 14:04 编辑

1-3
佛家人士此时必定会提出如下反驳:神话般的东西如何可以成为宗教的立足点呢?

我不想反问他们:佛教不也是大肆宣扬自己的佛们远比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更有法力吗?
我只是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种个人“觉悟”的绝对真理为什么就必定比另一个人所直观到的神更具有绝对真理性呢?

有人会说:一个人所直观到的神有可能是他个人的幻觉,他很有可能是把一个梦当真了——请注意,这里并没有质疑摩西的诚实;
我得承认这种说法是十分合理的;
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运用这个合理的观点去对待佛教的绝对真理?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问:佛陀的“觉悟”也有可能只是他个人的幻觉呢?

如此看来,我们不能在宗教领域诉诸客观性的标准:因为个人的特别体验不具有客观性和主体间性,因而不足为训;
也就是说,你如果用“客观性”去衡量宗教真理,那你就不过是不懂宗教为何物;
但问题在于:你如果反对用客观性标准去比照自己的绝对真理,却以此去攻击别人的绝对真理,那么你就只不过是自娱自乐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4: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幻觉只有通过行来检验了,别无他法!看看通过持戒,修定,修慧能否获得相同或近似的感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4: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6-1-5 14:49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1-5 13:46
我觉得佛学在理解绝对真理的基础上修行,而上帝耶稣并不要求理解,只是要求照做就行。这也是基*督教容易走 ...


看来你所谓的探求真理其实只是搜寻对你的支持的观点证据而已,对真理本身的理解一点都没有进步。
佛学学习有两个根本志:一是见自性,二是依自性起修。六组说过“不见自性学法无益”。佛学修学三要素:见地、行愿、修证相辅相成螺旋上升。
一种宗教是否容易走向偏执,这与其绝对真理性也有任何关系吗?不理解就容易教条化、本本化,就会极端化。和宣传传播的方法途径有关系,包容就是在看透教义实质的基础上包容不同教法。各大宗教的教义实质就是“善是上天梯”,教法就是梯子不同,上法不同但顶点是一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4: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6-1-5 16:21 编辑
学法 发表于 2016-1-5 14:04
是不是幻觉只有通过行来检验了,别无他法!看看通过持戒,修定,修慧能否获得相同或近似的感受!:)

1-4——顺便回复学法先生的上述观点。

学法先生远比那几个大仙、特别是比那个半文盲具有更高的理论素养:一眼就看出了1-3的关键问题所在;
但这并不足以反驳1-3,因为在那里我们所说的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层次;
即便学法先生不提出324楼的观点,我也会讨论到的——这是另一个层次。

不错,学法先生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次第达到对空性的领悟——且不说顿悟等其他方式;
我得承认,我虽然没有遂行戒定慧,但我的确可以领会诸法皆空的精神意境;
我也承认,空性意境的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我对于自己人生意义的焦虑;
就此而言,我一贯地重申自己对于宗教信仰的有限真理性的立场;
也就是说,佛教的空性境界绝非幻觉。

但如果要使学法先生的这个观点具有证明力,那就不能到此为止;
依据我们的正当性原则,我们还必须以同样的标准去考察基*督教;
相对适当的问题是:我们通过某种形式的“修行”是否也有可能产生对于“上帝”某种感受呢?
【下转33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4: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1-5 14:00
1-3
佛家人士此时必定会提出如下反驳:神话般的东西如何可以成为宗教的立足点呢?[/backcolor ...

佛祖也好,基*督耶稣也好,最初不是因为他们是佛祖基*督,大家才相信他皈依他的,而是众多的修行者在自己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认可和接受他的思想而推举为佛祖的。
再后来的才是因为名气皈依的。
我喜欢佛学,是在质疑的基础上相信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4: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法 于 2016-1-5 14:58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6-1-5 14:25
1-4——顺便回复学法先生的上述观点。

学法先生远比那几个大仙、特别是比那个半文盲具有更高的理论素养 ...

如果上帝不是那个易于发怒,容易降灾的万能神,不是那个处处自我矛盾,一会儿显大能,一会儿又无奈的矛盾结合体,或许会使人生起更多的信,但这些矛盾的言论,使人无法生信,或者是生起疑问,这正是后来人本论,唯物论的发端根源。而佛不会降灾,佛自诉对因果是无奈的,唯有依法修行能脱苦海,他人不能代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4: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屮 发表于 2016-1-5 14:18
看来你所谓的探求真理其实只是搜寻对你的支持的观点证据而已,对真理本身的理解一点都没有进步。
佛学学 ...

和宣传传播的方法途径有关系,包容就是在看透教义实质的基础上包容不同教法。各大宗教的教义实质就是“善是上天梯”,教法就是梯子不同,上法不同但顶点是一个。
·····································
我们来看看张无屮是如何理解真理的。

张无屮所谓理解真理大概意思就是上述观点:宗教具体观点不同、修行方式各异,但其实质唯一,都不过是教人从善;
我们用不着去计较其各自具体的说法,只要把握了从善这个本质,也就领会了宗教的真理;
就此而言,信奉哪一派宗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善,并借此得以抵达不朽的天堂福地。

我说张无屮啊,你这个说法能够说服学法吗?
你究竟看没看这个帖子的前因后果?
你到底是否知道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你这个帖子应该写给学法先生看啊——你不妨看看309楼;
学法他们是如何一再以佛法排斥基*督教、排斥儒道的,你难道说不清楚?
说到底,你还是不理解“绝对真理”究竟意味着什么;
而其实我要做的倒是与你颇有些相似之处:消除宗教对自己的绝对真理偏执,以达到相互包容的现代宗教意识。

另外,你真的断定佛法告诉你“善是上天梯”吗?
你从“诸法皆空”这个大原则之中能够导出“善”?
你这个说法六祖会怎么说?
呵呵,你真的“质疑”过佛法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