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故我在

[综合讨论] 绝对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0 01: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20 02:06 编辑

关于:
先生提及的“未得到阐明的,独断的”预设(这种现象在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中也普通存在,不只是佛家的预设--即“空性”),佛祖在诸多经*文中,对其有多种预见性阐述!
~~譬如在《金刚经》中,就有“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佛陀这种近乎自白式的宣说,实是无奈!只因“预设”难解难了!为了能让世人理解,佛祖不昔许诺各种利益(例如并“不存在”的无量福德和功德)来诱导!另,从经*文前言,佛祖乞食的描述看,这种诱导可以排除组织需要!
~~建议参阅《金刚经》,佛祖苦心,跃然纸上!
~~至于后人能读懂多少,那只有看造化了(这样说有点虚无倾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0: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准备性的问题请教观云客先生:心经、金刚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佛祖的直接思想?
我对佛教史基本无知,只是粗浅知道阿含经乃早期结集,对佛祖思想的反映较为直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2: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1 09:21 编辑

看来有必要再次重申本帖的一个贯穿始终的观点:
本帖的意图并不是要用现代哲学或自然科学的绝对真理性去否定佛法等传统形而上学思想;
而是要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根本就没有绝对真理,或者说即便存在绝对真理,人类也不可能予以把握,就此而言,对于人类来说,绝对真理充其量只是一个理念。

也就是说,我不仅反对佛法具有任何意义上的绝对真理价值;
而且反对基*督教以及任何一种本体论思想的绝对真理价值;
同样,也不认为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具有绝对真理性;
但它们之间有所不同的是:现代哲学意识到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因而也不会自承具有绝对真理性,也就不会陷入源于绝对真理理想的理性幻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13:3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20 12:07
看来有必要再次重申本帖的一个贯穿始终的观点:
本帖的意图并不是要用现代哲学或自然科学的绝对真理性去 ...

“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句话与“说谎者悖论”如出一辙!
不知故我在先生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个判断的?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13:4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逻揖悖论一再提醒我们:人类使用否定式判断一定要慎之又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3: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0 14:00 编辑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2-20 13:40
历史上的逻揖悖论一再提醒我们:人类使用否定式判断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来了 真是久违了,呵呵,欢迎归来。

把“非绝对性”运用于“非绝对论者”自身,是否就会构成自我否定或者说自相矛盾呢?
这种“逻辑悖论”至少在绝对真理这个语境中不成立;
这个问题说起来破费周折,我在本帖的讨论过程中已有阐明,此处不赘;
其中的一个关键是:与“绝对真理”对举的不是“相对真理”、更不是“谬误”,而是“有限真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4: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20 01:22
关于:
先生提及的“未得到阐明的,独断的”预设(这种现象在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中也普通存在,不只是佛家的 ...

观云客先生似乎已经对佛法的“绝对真理性”有所松动,这可算是本帖的一个巨大成就,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14:5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20 13:59
我来了 真是久违了,呵呵,欢迎归来。

把“非绝对性”运用于“非绝对论者”自身,是否就会构成自我否定 ...

呵呵,我倒是觉得先生这种对举法不够严谨。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有限真理”与“无限真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对举关系,先生其实是将“绝对真理”与“无限真理”划等号了。然而“绝对”与“无限”是否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5: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2-20 14:55
呵呵,我倒是觉得先生这种对举法不够严谨。
呵呵,我倒是觉得先生这种对举法不够严谨。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有限真理”与“无限真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对举关系,先生其实是将“绝对真理”与“无限真理”划等号了。然而“绝对”与“无限”是否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呢? ...
这倒是不妨请我来了 谈谈;
请问,在你的观念中,“绝对真理”的特征是什么?——也就是说,当你提到“绝对真理”时,你究竟指的是什么?
这也算是对此前有位总是不带眼睛的大仙对绝对真理与普遍性、唯一性关系的不理解作个回应。

这也顺便显现出另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当我们言说的时候,我们所使用的不同词汇之间往往具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对于那位大仙来说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但我希望对于我来了而言,这不构成太大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5: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0 15:19 编辑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2-20 14:55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有限真理”与“无限真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对举关系,先生其实是将“绝对真理”与“无限真理”划等号了。然而“绝对”与“无限”是否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呢?...

上贴的问题还是有些远,更为直接的问题是:如果“绝对”与“无限”在词义上存在差异,因而“绝对”与“有限”不能在逻辑上处于对举关系;
但是否就能因此断定它们在任何语境中都不能形成这种关系?
相反的问题是,“绝对”与“相对”在逻辑上是对举关系,但它们在任何语境中都必定是这种关系吗?

这涉及“逻辑”与“辩证”的核心——形式与语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21:5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来了 于 2015-12-21 23:17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20 15:10
这倒是不妨请我来了 谈谈;
请问,在你的观念中,“绝对真理”的特征是什么?——也就是说,当你提到“绝对 ...


既然“绝对真理”这一概念是由先生提出来的,那么其定义的义务就应该由先生来完成,你把它定义成什么样子也应该是你说了算,这可以认为是概念创立的一个原则。给“真理”一个“绝对”的限制是否符合现代理性的要求我甚至不得而知。
另外,既然先生能特意指出自己的这个“绝对真理”能与之对举的不是“相对真理”而是“有限真理”,这至少说明在先生内心已经产生了某种顾虑,而且这种顾虑是不言自明的,尽管我可能并不了解先生具体在顾虑什么。
就认识论而言,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都可以用“已知的”和“未知的”来概括,而且即便是“已知的”,也不见得真正了解多少,甚至仅仅是察觉到其存在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22:0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故我在先生好像又误会我了,摆出一种律师辩论的架式,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其实我只是一个玉匠,只想打磨出一块块温润的好玉,力图少一些瑕疵,没别的意思。
砂石遍地,能瞧上眼的,总希望有可造之质。我这种心情希望先生能够理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22:1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20 15:18
上贴的问题还是有些远,更为直接的问题是:如果“绝对”与“无限”在词义上存在差异,因而“绝对”与“有 ...

对人来说,反思非常重要,不过先生这一帖是有意义的思考,可喜可贺。所以别的话就不多说了,毕竟先生是一位智者。

海纳百川故可成其大,
行积跬步方能就其远。

赢并不标志着精彩,
输并不意味着平庸。

就此与先生共勉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23: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2-21 21:56
既然“绝对真理”这一概念是由先生提出来的,那么其定义的义务就应该由先生来完成,你把它定义成什么样子 ...

此外,作为人类,我们只能证明存在什么,而不能证明不存在什么。就此而言,“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这种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
················································
你或许应该知道有某些东西是人类在原则上就不可能认知的;
不可能认知的东西,对于认知者而言无异于“不存在”——我在183楼已经对“不存在”作出了限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23:2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21 23:16
此外,作为人类,我们只能证明存在什么,而不能证明不存在什么。就此而言,“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这种判 ...

呵呵,这个说法是有些武断了。已经删除了。
顺祝先生晚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23: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2-21 22:07
另外,故我在先生好像又误会我了,摆出一种律师辩论的架式,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其实我只是一个 ...

这种说辞了无新意;
这应该不是从现有的几个帖子得出的结论;
如果仅就这几个帖子而言,这句了无新意的说辞用在你自己身上或许更为恰当。

另外我倒是有句忠告:你距离自己的理想实在是太过遥远;
其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因为你自己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距离的存在;
还有一种更加遥远的可能性那就是自欺欺人。

“输”、“赢”二字倒是很有些自*慰的功效——谈论输赢似乎就足以抹平距离;
希望你下次能够准备得更好些;
好在“下一次”总是存在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23: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3 11:21 编辑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12-21 23:23
呵呵,这个说法是有些武断了。已经删除了。
顺祝先生晚安!

“武断”倒是 我来了 的绝技,我是领教过的;
而“武断”再加上基于“武断”的煞有介事的感叹,可就令人莞尔了——这与“玉”的品质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好在这种情形在论坛上倒也并非独有;
可算是大俗之一。

一个提醒:这类“武断”不绝于耳,表明 我来了 先生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以便提供足以辨识“武断”的敏锐度;
这原本没什么,理论敏锐是可以逐步磨砺的;
但如果把这个不足之处遗忘了,就会在“武断”中表露无遗;
希望我的尖刻有助于 我来了先生的进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5: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20 01:22
关于:
先生提及的“未得到阐明的,独断的”预设(这种现象在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中也普通存在,不只是佛家的 ...

这个问题还是要请教观云客先生:心经、金刚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佛祖的直接思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6: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3 22:23 编辑

近来参研阳明心学,对中国哲学术语有所体认,也由此感到传统思想在叙述方式上的确有现代化的必要。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是王阳明良知理论的筋骨所在;
但这十二字诀的理解却可以衍生出完全不同的理论方向;
甚至在基本含义上也会陷入困境:固然可以把“心外无物”作主观唯心主义理解,但“心外无事”呢?
其实就宋明新儒学传统来看,他们所强调的“万物为一”并非佛家万物缘生虚幻的主张,更不是贝克莱的“存在就是感知”;
但其“简易”的表述方式却很容易产生歧义。

在观云客先生的启发之下,我初次细读心经——以前粗略读过几遍;
首先一个感受就是对佛家“空”观念有所领悟;
但同时也对常见的那些有关“空”的表述方式颇有质疑——这与上述心学内容相关联;
这里不妨顺便聊聊。

对于“空”的一个常见表述是一种否定式的陈述:非无、非有、非非有;
这个说法看似奥妙,其实内涵十分纠缠不清,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很有些似是而非;
有些佛家人士也正是利用其中的似是而非之处遂行其“四无碍辩”,形成了佛法与其他思想体系相互交流的一个严重语言障碍——我本人此前的经历就是一个实例;
这一类潜在于语言表述中的问题,也或者是造成后世佛法思想重大分歧的一个要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4 20:40 编辑

先来看看心学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这个命题是对张载理学思想“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扩展;
张载这句话这看起来确实有点贝克莱的味道;
但其《西铭》明确地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吾民同胞,物吾与也”;
这显然是说乾坤万物与我同在,其中完全没有怀疑外在事物的实在性、没有视外在的世界万物为精神幻相或纯粹观念性对象的意思;
那么这个“三无”诀究竟何意呢?

“心外无理”是宋明理学、心学的首要立场:世界与我为一,我心之理即天理、即世界万物之理;
“心外无理”并不是要说世界万物本身就没有“天理”在其中,而是要强调世界万物之理与我心之理都是天理,因而万物之理不假外求、近取诸身即可;
于是扩展来看,“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完整命题就是:心外无物理、心外无事理、心外无天理;
与儒家处事应物的实践理性恰相呼应;
由此可见,“无物”、“无事”都不能作单纯的语言逻辑理解,而应该结合宋明新儒学的立言宗旨,在具体语境中予以把握。

近日论坛中有人攻击张横渠四句诀;
且不说此人对宋明新儒学思想没有半分了解就敢于大肆批儒的无畏精神——此人不久前还撕心裂肺地感叹“求真难”;
没有意识到语言的语境性辩证,才是其荒谬言论的根源所在;
而佛法“非无、非有、非非有”作为一种言说模式,如果撇开其表达意图,单纯以字面意思予以滥用,也会形成同样的谬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4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研究《心经》,只因先生擅长逻辑分析,如从此角度探索,会有新的理解!
至于此般若类经书和原始佛教的关系问题,先生可查阅相关史书!(核心是佛教义理的延续发展和完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4 15: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24 15:46 编辑

关于王阳明的理论,是释儒互鉴的结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6: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24 15:42
关于王阳明的理论,是释儒互鉴的结果!

虽然儒释互鉴一说几乎是后世公论,再加上心学表述方面具有佛法术语痕迹;
但我以为阳明心学具有深刻的实践理性,与佛法无关;
其内涵的哲学价值可能是王守仁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这涉及哲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直指现代哲学对人类存在方式的深刻反思。

此事重大,当专题讨论。
阳明心学在这里只是作为理论术语的一个案例,不打算深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5 20:58 编辑

把“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内涵上还原为“心外无物理、心外无事理、心外无天理”,还不能完全消除其表达的歧义性;
应该进一步给出更为确切的表述:物理、事理、天理同一,我心具足,不假外求;
且不论这个命题的真理性,如此表述至少可以避免此前的歧义,也使得思想内涵得到更为准确、充分、确定的表达。

经典文本的这一类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出于语言审美方面的考虑:简洁、对称、坚决;
由此造成的涵义模糊可以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整体性了解来克服。
不过我以为还有一类更为严重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有些思想表达本身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排,以至于远远偏离了原本的表达意图;
佛家“非无、非有、非非有”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说辞。

刚搜到一个天涯论坛的相关帖子,不妨转帖于此,也算是一个呼应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13/01/26963_18551758.shtml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5 20:59 编辑

呵呵,看了这个帖子我才意识到早先的佛法对话的确是走了不少弯路;
正如观云客先生所说的,被半瓶们浪费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口舌;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可算是在佛法世界中零零散散地作了一番游历;
虽然所得甚少,却也可说是不虚此行;
还有一点值得欣慰:我的理论直觉远比那些半瓶们更接近佛法要旨。

不过还是想在这个问题上作些探讨;
不妨遵照观云客先生的指点,与学习《心经》结合起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10: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绝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25 12:35 编辑
网谈心头 发表于 2015-12-25 10:47
何谓“绝对”?

这是个好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已在这个帖子和此前的几个帖子里多次谈及,但再谈谈亦不算虚费。

我想还是在“绝对真理”这个语境之下谈论“绝对”——这也是意在强调语境对于词义的规定性作用。

“绝对”的首要含义是“无条件性”,一个绝对真理首先意味着本源性、无前提性,不能被还原为任何其他事物,也不存在进一步的根据;
这也是传统形而上学对“绝对真理”的主要观念,是传统哲学的首要课题。
“绝对”的现代哲学含义则首先是“普遍性”,一种普遍的特征、方式、方法就可以被称为绝对真理;
这大致可以看作是“无条件性”的一个延伸。
“绝对”的另一个含义是“唯一性”,绝对的就必定是唯一的,否则就不能被称为绝对;
这其实是无条件性或普遍性的一个内在特征,单独提出来不过是为了消除概念方面的混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09: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绝对真理”的特定语境下,“绝对”还有一个外在的规定性:必然性;
必然性是指特定的绝对真理在逻辑上是必然的,因而也是唯一的、排他的;
这其中的唯一性与上述唯一性有不同的依据。

说其是“外在的规定性”,是指这个规定性不是源于“绝对真理”概念本身,而是基于“绝对真理”的探索历史;
这个历史表明,形而上学思想可以设想出无数个绝对真理,它们都可以满足前述标准;
但很显然,这种情形本身就足以对“绝对真理”予以解构;
就此而言,绝对真理必须解决必然性和基于此的唯一性、排他性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14:4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21 23:28
这种说辞了无新意;
这应该不是从现有的几个帖子得出的结论;
如果仅就这几个帖子而言,这句了无新意的 ...

嗯,如果世上的事都像你想象的那样,也许我的理想的确有些遥远,但非常不幸的是,你的想象往往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你也只好自*慰了,至于你的自欺欺人容我随后再说。

另外,你的性格也太过怯懦和阴冷,竟然连承认自己武断的勇气都没有,却还好意思借此攻击别人,这样下去实在是不利于你的进步啊。

你知道吗?你的表现那不叫尖酸,而是昧道失德。昧道失德以至于此,你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甚至于向恶的方向发展,你已经很危险了。不过,我就不相信你这牛鼻子不由缰绳。

你总是自以为是,动辄把瞎扯当本事。哇哩哇啦,装腔作势;啰哩啰嗦,故弄玄虚。其实你那点能耐给屠夫做个翻肠子的帮手倒是很合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15:0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20 13:59
我来了 真是久违了,呵呵,欢迎归来。

把“非绝对性”运用于“非绝对论者”自身,是否就会构成自我否定 ...

其实你应该很清楚,人在说话时总会存在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就是人类作出一切判断的基石。如果没有了这个立足点,你的任何言语都会失去意义,而这个基石就是所谓的“真”一一逻辑之前提。你连最起码的可凭借依据一一“真”一一都没有了,你竟敢大言不惭地大谈什么是“假”一一你究竟凭什么说某某是“假”的?

正如你所声称的那样,你的主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也就是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和非条件性的)话题,而且你在183楼的总结更是具有根本性、普遍性、永恒性、无条件性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意味着什么你也应该很清楚。
明眼人都能看出,你的结论一一“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其同义表述一一“根本就没有绝对真理” 一一就在你的同一帖中 。其实,你的“万里长征”就是围绕这个你自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性的、普遍性的、永恒性的结论而展开的。
你动辄就拿“语境”一词煞有介事地来搪塞、敷衍,那就请你来“语境”一番你这个极其奇葩的结论吧。
也就是说,当你声称绝对真理不存在时,你却同时正在炮制着一个完全符合绝对真理特征的绝对结论。你究竟是要我接受还是要我拒绝你这个斩钉截铁的“绝对真理”呢?难道你是想让人不置可否地莞尔一下吗?

如此看来,不管你的学识如何,但你那装腔作势的功夫实在是堪称一流!
不要以为没有人揭穿你那些靠玩弄术语掩盖你诡辩的鬼把戏你就真的不可一世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