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首页 国学投稿 国学文章 查看内容

清華簡《尹至》、《尹誥》中“西邑”和“西邑夏”的問題

2014-1-20 22:43| 发布者: 国学复兴网| 查看: 4555| 评论: 0|原作者: 王宁|来自: 国学复兴网

摘要: 作者 王宁,笔名知北游,男,45岁,山东枣庄人,主任编辑。业余爱好上古史、古文献、古文字研究,先后有《〈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等一百多篇论文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网站上发表。

清華簡《尹至》《尹誥》中

“西邑”和“西邑夏”的問題


王宁


清華簡《尹誥》曰:“尹念天之敗西邑夏”,其中之“西邑夏”也簡稱“西邑”,清華簡《尹至》言:“湯往征弗附。摯度,摯德不僭。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1]。《禮記·緇衣》引《尹吉(告)》曰:“惟尹躬天見於西邑夏”,鄭注:“伊尹言:尹之先祖,見夏之先君臣,皆忠信以自終。今天絕桀者,以其自作孽。伊尹始仕於夏,此時就湯矣。夏之邑在亳西。見,或爲敗。邑,或爲予。”《正義》:“言伊尹告大甲云:伊尹身之先祖,見西方夏邑之君,謂禹也。夏都在亳西,故云‘西邑’也。”《緇衣》所引的這一句被僞古文《尚書》的《太甲上》採用了,作“惟尹躬先見於西邑夏”,現在根據清華簡知道,這句應當作“惟尹念天敗於西邑夏”,“躬”可能有誤。

對於“西邑夏”,古注基本上和鄭玄的解釋相似,僞《孔傳》也說“夏都在亳西”;蔡沈《集傳》曰:“夏都安邑,在亳之西,故曰西邑夏。”

關於夏代的疆域位置,目前學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西方說,一種是東方說。近代倡西方說最力的傅斯年先生,他的《夷夏東西說》[2]一文影響至巨,認為夏代之時夷人居東,夏人居西;特別是二里頭遺址發掘之後,夏居西方說已成爲學界爲主流,認爲二里頭遺址是夏都斟鄩;首倡東方說者爲王國維,他在《殷周制度論》中認爲“自上古以來,帝王之都皆在東方……夏自太康以後以迄後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見於經典者,率在東土,與商人錯處河濟間蓋數百歲。”[3]此後持此論最力者爲楊向奎先生,他有《夏民族起於東方考》[4]、《夏代地理小記》[5]、《評傅孟真〈夷夏東西說〉》[6]等文,力主夏民族起於東方、居於東方;後更有程德祺先生《夏爲東夷說略》一文,直接認爲“夏族本爲東夷族中的一支。”[7]嗣後亦有不少學者著文贊同之,但終不如西方說影響之大。

現在《尹至》出來了,該篇裏明確地說湯是“自西翦西邑,戡亓(其)又(有)夏”,是說湯自西面來翦伐西邑夏,很明顯,西邑夏應該是在湯都亳之東而非在其西。關於這一點,實際上傳世文獻中也可以找到與之相印證的內容,《呂氏春秋·慎大》裏有這麽一段內容:

“桀爲無道,暴戾頑貪,天下顫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紛紛分分,其情難得。幹辛任威,淩轢諸侯,以及兆民;賢良郁怨,殺彼龍逢,以服群凶。衆庶泯泯,皆有遠志,莫敢直言,其生若驚。大臣同患,弗周而畔。桀愈自賢, 矜過善非,主道重塞,國人*大崩。湯乃惕懼,憂天下之不寧,欲令伊尹往視曠夏,恐其不信,湯由親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報於毫,:‘桀迷惑於末嬉,好彼琬、琰,不恤其衆,衆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積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湯謂伊尹曰:‘若告我曠夏盡如詩。’湯與伊尹盟,以示必滅夏。伊尹又複往視曠夏,聽於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夢西方有日,東方有日,兩日相與鬥,西方日勝,東方日不勝。’伊尹以告湯。商涸旱,湯猶發師,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師從東方出於國西以進。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體離散,爲天下戮,不可正諫。雖後悔之,將可奈何?”

這一段裏的內容,有不少可與《尹誥》和《尹至》相印證,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末嬉所說的:“今昔天子夢西方有日,東方有日,兩日相與鬥,西方日勝,東方日不勝”,伊尹把這話告訴了湯,湯立刻就出兵了,說明當時湯在西,桀在東,湯根據桀的這個夢兆認爲自己居於西方會得勝。後面一句“故令師從東方出於國西以進”應當斷句爲“故令師從東方出,于國西以進”,其中的“國”即國都、都邑,也就是西邑夏,此二即言湯從商的東方出兵,于西邑夏之西進攻,說明商西夏東。還有一個旁證是《墨子·非攻下》云:

“遝至乎夏王桀,天有誥命,日月不時,寒暑雜至,五穀焦死,鬼呼國,鸖鳴十夕餘。天乃命湯于鑣宮,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亂,予既卒其命於天矣,往而誅之,必使汝堪之。’湯焉敢奉率其衆,是以鄉(向)有夏之境,帝乃使陰暴毀有夏之城。少少,有神來告曰:‘夏德大亂,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於天,天命融隆(降)火于夏之城間西北之隅。’湯奉桀衆以克有[],屬諸侯于薄,薦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諸侯莫敢不賓服,則此湯之所以誅桀也。”

《墨子》的這一段論述裏,說湯伐桀以向有夏之境,上帝暗中幫助他,暴毀夏人的城牆,祝融在夏城的西北隅放火爲信,很明顯,商師是從西面而來,而攻擊的是夏城的西面城牆。這也印證了《尹至》裏說的“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